壹、財務調整與年報審計的區別
年報審計是指以出具年度審計報告為目的的審計工作;財務盡職調查是指調查人員為特定目的進行的調查,如投資、貸款、信用評級等。本條下文提及的財務盡職調查僅限於以投資決策為目的的財務盡職調查(以下簡稱“財務盡職調查”)。雖然企業財務報告總是要查的,但是年報審計和財務優化在用戶、目標、調查範圍、調查方法、報告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1,報表用戶不壹樣。
年報審計報告的使用者壹般是企業的股東、管理層和監管機構;用人單位壹般為被審計企業;
盡職調查報告是針對潛在投資者的;用人單位通常是投資方(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調查費用由被調查企業承擔,但確定調查人員的是潛在投資方。
2.不同的目標
年報審計主要是核實歷史財務數據,即審計基準日的財務狀況及其前期經營成果;沒有太多考慮未來的發展。當然,年報審計也包括持續經營和事後審計,但這些都是為了支持歷史財務數據的判斷;
財務調整的目標是面向未來的,對歷史數據的審核和分析要看未來會發生什麽。
例如,對於應收賬款的驗證,年報審計重點關註應收賬款在審計基準日是否真實存在。賬戶有多長時間了?根據企業的會計制度,壞賬準備應該提取多少?
財務調整更關心的是:應收款項的未來可收回性。如果當期應收賬款存在壞賬,分析壹下是特例還是有壹定概率?有多少客戶可能會有類似的情況?以後的收入還會壹樣嗎?企業的銷售政策是否有問題,客戶評級和會計期間政策是否需要調整?
3.調查範圍不同。
年報審計的範圍基本限於財務報表的科目,工作是在報表的基礎上進行的;
財務優化除了財務報表分析,還需要實際研究,包括了解標的與上下遊的關系、產品的市場前景、客戶分布、競爭對手、供應鏈、核心競爭力、進入壁壘、資金需求(與融資和未來收益相關)、主要管理人員的背景等。
4.不同的調查方法。
年報有固定的審核模式,各科目審核程序基本固定,從論文的編寫到報告,都有模板;
財務優化會更加關註企業自身的特點,采用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更加靈活。
比如網遊企業,其收入是遊戲道具的銷售收入,年報審計會審核收入的銀行流水和發票;財務優化更註重本質:這些收益是真實玩家充值產生的嗎?還是被調查的公司自己在“刷”?這就需要進壹步分析玩家數量和充值金額分布。對於銷量畸高的玩家,關註其等級、活躍度、付費頻率等信息。很多情況下,由於條件所限,可能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被調查企業造假,但通過專業判斷,收集整理這些跡象,形成壹些傾向性判斷和觀點,還是很有價值的。
5.形成的報告是不同的。
年報審計形成的報告有統壹的格式,審計報告+報表+附註;但是財務調整壹般都是詳細的報表,沒有固定的格式。目的是明確企業的現狀以及基於現狀對未來的影響。比如從歷史收益水平,判斷未來增長趨勢和未來盈利能力,必要時編制盈利預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