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男,出生於1957,本名,本名新華,本名。他在江西景德鎮長大,就讀於廈門大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壹、十二、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曾在中南政法學院任教;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常州大學世良法學院院長、中葡法學院院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曹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57
職業:教師
畢業學校:廈門大學
代表作:《流浪的思想:現代性視野中的法律與教育》。
個人介紹
曹,生長在江西景德鎮,就讀於廈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壹、十二、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曾在中南政法學院任教;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常州大學世良法學院院長,中葡法學院院長,法學教育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教育研究》執行主編,《比較法學研究》編委,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學會副會長,NLD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NLD北京市法制委員會副主任,NLD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特邀監察員,NLD中央委員。
2065438+2008年3月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
任免信息
2018 3月15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哲學、法理學和法律教育學。
主要研究成果
在《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法律結構及其意義和問題》、《哲學法學論》等論文20余篇。主編《法學教育理論》、《高等學校教學管理通論》。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組織2個國際科研項目;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參與1市政項目。獲得四項省部級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校級教學科研成果五等獎。
人物作品
1,論法學教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版,主編。
2.中南政法大學史稿,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版,參與編纂。
3.《高等學校教學管理通論》,法律出版社編輯,1997。
4.《中國法學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徘徊的思緒:現代性視野中的法律與教育》,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6月5438+10月出版。
6.《法理學基礎》(主編或教材),南海出版公司,2007-12-01版。
7.中國法學教育三十年大事記(1978-2008),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01版。參加
8.中國法學教育三十年大事記(1949-1978),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06-01。
9.中國法學教育三十年大事記(1919-1949),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版,附參考文獻。
10,中國法學教育研究執行主編。
11,中國政法大學教育文選執行主編。
12,《中國法學教育》執行主編。
發表的論文
1,《教育科學的概念、對象與構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1997增刊,自己寫的。
2.《關於教育本質的各種觀點利用其悖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9。
3.《論現代啟發式教學法》,《南方冶金學院學報》第5期,1999,自己寫的。
4.《法學教育學的性質、對象和體系》,《中國監獄學刊》2000年第1期,自己寫的。
5.《論教育目的的性質和層次》,《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第1期,自己寫的。
6.《柏拉圖治國人才教育論》,《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2期,自己寫的。
7.《教育的理想形態與人的全面發展》,《政法高等教育》(內部出版),第1期,2000,自己寫的。
8.《論教學管理的特征與概念》,《中國法學教育研究》(內部出版),2002年第1-2期,自己寫的。
9.《論教育的性質、本質和規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內部出版),2005年第3期,本人。
10曹:柏拉圖的治國理論,載《比較法學研究》2005年第2期。
曹:亞裏士多德論公民教育,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65438期。
12柏拉圖《人才治國教育論》,載《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文選》2006年第三集。175,法律職業教育的比較與探索——以美德日為例,發表於《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3北京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研究,載《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14費希特論大學學者的使命,載《比較法研究》2006年第2期。
15法治視野下的中國法學教育,載《法治與和諧社會》,2007年3月-01。
16法治視野下的中國法學教育,載《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17《法治視野下的中國法學教育》,載《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與法制史》2008年第6期。
18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正義觀之辨析,載《哲學動態》2008年第10期。
19《在李長興學習——讀康有為》,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20《中國法學教育三十年:成就、問題與出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21《孔子法度與群書案——讀康有為先生》,載《比較法研究》2009年第5期。
22《我國法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改革研究》,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11期。
23《論全面質量管理在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發表於《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
24 .《中國高等法學教育需要轉變觀念》,載《法學》2009年第11期。參加
25 .《加強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對策研究》,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6期。
26《中國當代物權習慣法——廣西金秀柳巷瑤族“打毛表”調查報告》,載《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27《甘季華與中國政法大學(二)》,載《中國政法大學》,2010-09-07。
28《當代中國物權習慣法》,發表於《政法論壇》,第1期,2010。
項目
1,良法善治視角下的法治與德治關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15)
2.國家防災法律保障的法律研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項目,2013)
3.中國法律教育現狀(省部級,2006年)
4.學院二級管理體制研究(學校教育改革項目,2006)
5.中國統壹司法考試規範化研究(省部級,2007)
6.法理學基礎研究(省部級,十壹五國際教材項目,2007年)
7.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研究(國家重大公共關系項目,2011)
8.西方自然法史研究(2012)
獲獎記錄
1,“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項目”獲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壹等獎。
2.《中國法學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獲2005年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壹等獎。
3.《中國法學教育現狀》2007年6月5438+2月獲“首屆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