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資格
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服務機構,經法人登記或者非公民登記後,運營滿半年以上的。
第二,對社會養老機構的補貼
養老機構普通床位建設補貼
補貼對象
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
補貼條件:
養老機構投入運營半年以上的,可以申請普通床位建設補貼,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取得養老機構設立相關許可;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
食品經營許可證;
老年人房間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使用面積分別不小於18平方米、14平方米、18平方米。壹間多室最多6張床位,老年室床位平均使用面積不小於6平方米;
每張床位建築面積不少於25平方米;
設置床位數必須達到10張床位以上;
無窗、窗面積小於80平方厘米的房間作為老人客廳,其床位不納入補貼範圍。
補貼標準
民辦非企業單位註冊,自建產權房舉辦的新型社會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每張床位5000元的壹次性建設補助;利用租賃房屋對養老機構等現有設施進行改擴建的,對租賃期限在5年以上的社會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每張床位2500元的壹次性建設補助。
工商註冊,自建產權房的養老機構,每張床位壹次性建設補助2500元;利用租賃場所興辦或者利用養老機構等現有設施進行改擴建的,社會辦營利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給予壹次性建設補助1250元。
養老機構護理床建設補貼
補貼對象
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
補貼條件
滿足普通床位的要求;
租賃期限在5年以上的新建自建產權房和新建租賃房;
連續6個月,老年人實際入住率達到50%以上;
具備醫療護理床位,且達到或超過總床位的50%;
有必要的醫療、護理和康復服務設備;
可提供全天候護理服務;
醫護人員與老年居民的比例不低於1:5;
具有衛生計生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醫療機構設立的養老機構應當是醫療保險或長期護理保險的定點服務機構。
補貼標準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對符合護理型養老機構條件的新建自建產權房,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的壹次性建設補助;對新設立的出租房屋5年以上的養老機構,符合護理型養老機構條件的,每張護理型床位給予壹次性建設補助5000元。
工商註冊,自建產權房的養老機構,每張床位壹次性建設補助5000元;租賃場所興辦或者對養老機構等現有設施進行改擴建,社會辦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每張床位給予2500元壹次性建設補助。
護理床數量的確定
取得養老院資質,護理床位數為養老機構核定床位數的100%;
取得護理站資質,養老機構核定床位數的90%核定為護理床位數;
取得醫務室資質的,養老機構核定床位數的80%核定為護理床位數;
設有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核定床位的70%核定為護理床位。
補貼方法
未享受普通床位建設補貼的養老機構,按照核定的護理床位數給予壹次性護理床位建設補貼,其余部分按照普通床位壹次性補貼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金額=核定護理床位數*護理床位補貼標準+*普通床位補貼標準。
已享受普通床位建設補貼的養老機構,按照核定的護理床位數壹次性支付護理床位建設補貼。
補貼金額=批準的護理床位數*
養老機構綜合運營補貼
補貼條件
綜合運營補貼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取得養老機構設立的相關證明;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
該機構已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
查壹下老年人檔案。包括入住服務合同、老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復印件、緊急聯系人或擔保人身份證及聯系方式復印件、個人基本健康信息及體檢報告等。;
從與老人簽訂入住服務合同的入住日起計算,入住壹個月後按月計算。不算的話,不到壹個月。
年內未發生消防安全、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
補貼標準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社會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根據養老機構自理、助養、養老的數量,按照每人每月80元、100元、120元的標準計算基準運營補貼,工商登記的社會營利性養老機構按照基準運營補貼標準的50%給予補貼。
評定為壹至五級的養老機構,在養老機構等級有效期內,分別享受基準運營補貼的1.1倍、1.2倍、1.3倍、1.4倍和1.5倍的運營補貼。
對公辦養老機構,按評估等級給予壹次性獎勵,第三、四、五類機構分別獎勵65438+萬元、20萬元、30萬元。
對在本市居住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符合居家養老服務標準要求的,給予居家養老床位運營補貼,中介救助和護理的床位分別為每人每月每床180元和標準補貼240元。
醫療機構設置的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同等享受養老機構運營補貼。
對產權出售、使用權轉讓、押金租賃等養老建設項目,不享受社會養老機構補貼政策。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補貼
補貼範圍
社會力量新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補貼標準
對2021後新建或改建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投入運行半年以上,驗收評價符合3A、4A、5A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資質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的壹次性獎勵;經驗收評估達到“常州街道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給予壹次性獎勵30萬元。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常州市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意見》中的A類對象提供居家救助服務,即無子女需要照顧的低收入老人、無子女需要照顧的60歲以上勞動模範、70歲以上歸僑、孤寡老人、有照顧和照料的離休幹部、90歲以上老人。根據這項服務,每戶每年將獲得200元的運營補貼。
四、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補貼
養老護理員崗位補貼
補貼對象
在常州養老服務機構從事護理工作2年以上的在職護理人員,簽訂規範的聘用合同,繳納社會保險。
補貼標準
取得五、四、三、二、壹等五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護士,分別給予壹次性崗位補貼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取得不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壹次性補貼實行就高享受的原則,不得重復補貼。取得較高證書時,實行差額補貼。
從事養老護理工作者崗位準入獎
補貼對象
持有高等院校、高等職業學校或者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證書,在常州市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養老護理員工作滿五年並繼續從事養老護理員工作,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協議繳納社會保險。
補貼標準
高等院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分別給予壹次性補貼4萬元、3萬元、2萬元。
對同時符合養老護理員崗位補貼和入職獎金政策的,按照高優先的原則給予壹次性補貼,不再重復發放。
五、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補貼
補貼對象
自願參加本市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的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
補貼標準
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包括養老機構責任險和養老機構綜合財產險。養老機構責任險保費以上壹年度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數量為基準,養老機構綜合財產險保費以實際投保的養老機構數量為基準。補貼標準按照政府采購中標金額的2/3進行補貼。
承保機構的確定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招標的方式,確定承擔養老機構綜合保險的保險機構。
不及物動詞財務擔保
養老機構的壹次性建設補貼、運營補貼、從業人員補貼,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由市區財政承擔,其他各市自行承擔。公辦養老機構給予壹次性獎金。除溧陽市外,其他所轄市區由市財政承擔,統籌建設上級養老服務體系。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給予壹次性獎勵,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由市、區財政承擔,其他市自行承擔。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費由市財政、市福利基金和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養老機構自籌資金按政府采購中標金額承擔,其他市自行承擔。
七。申報過程
01申請。
養老機構普通床位建設補貼、護理床位建設補貼和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補貼,每年8月底前向所在地市級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各類補貼需提供詳細申請材料。養老機構綜合運營補貼由養老機構根據實際服務情況每月網上申報,經第三方評估機構審核合格後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需提供機構登記證或批準證書、機構簡介、規章制度、功能設施、服務記錄清單等材料。
02驗收和批準。
主城區民政部門收到規範完整的申報材料後,對申報機構的基本情況進行審核,並進行現場受理。符合條件的,簽署意見,經區級財政審核後報市民政部門,由市民政部門會同區民政部門共同審批。其他市轄區由各地自行審批。
八。懲罰
01申請補貼和接受核查時,申請人和個人必須提供真實、有效、完整的數據、資料和憑證。對弄虛作假、騙取補貼的,壹經查實,壹律追回。
擅自改變養老服務機構使用性質,或者利用養老服務機構不動產從事核準服務範圍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的,應當酌情收回已撥付的補貼,並終止其補貼資格;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養老服務機構不得克扣員工補貼。壹經查實,收回已撥付的補貼資金,暫停發放運營補貼。
違反上述規則的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納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並向社會公布。
本通知自2022年6月65438+10月1日起執行,《關於完善常州市養老服務補貼的通知》同時廢止。溧陽市、金壇區、武進區和常州經濟開發區可參照本通知制定本地補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