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為了不必要的追求?
選擇“校園貸”?
小靜給妳看看套路。
教妳如何勒緊錢包。
視頻中的例子
只是眾多套路之壹。
而真實的案例
往往比這殘酷得多。
……
高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不超過24%,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利率為24%-36%的,不給予強制保護。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36%的,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2065438+2007年3月,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廣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息滾動的情況下,背上了近20萬元的債務。
案例分析:月息“0.99%”的校園貸分期,容易造成“利息低”的假象,加上平臺服務費和滯納金,36%以上成為非法高利貸。
安全提示:了解高利貸的判斷標準,關註利率、還款期限、逾期後果等信息,綜合評估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堅決抵制高息貸款或高利貸平臺,落入陷阱及時報警。
多頭貸款
主要是指壹種因多個校園貸平臺貸款而產生的“以貸抵債”式多頭貸款。
典型案例:2065438+2006年3月,某大學生在諾諾鎊客、名校貸等10多個校園理財平臺借款近60萬元,後因借款過多跳樓身亡。
案例分析:“多頭貸”的問題不僅在於校園貸平臺是否正規,還在於多個校園貸平臺的貸款直接造成的還款壓力。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多頭貸款”帶來的巨大還款壓力。大學生在增強對“不良校園貸”抵抗力的同時,應盡量向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平臺借款。
刷貸款
主要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理,以貸款購物為名獲取提成的壹種新型詐騙方式。
典型案例:2016上半年,某大學生被“刷單”誘惑買手機。沒想到,成功分期購買手機後,實際用戶拒絕分期付款,消失了。
案例分析:手機實際使用者在“刷單”購買手機時,拒絕分期付款。這種詐騙和之前的兼職詐騙如出壹轍。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典型的“貸款購物”兼職騙局。求職時壹定要選擇正規有信譽的單位,謹防“好人”主動介紹自己的工作行為。
裸貸
非法放貸者脅迫借款人拍攝裸照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的證據。
典型案例:某大學生通過網絡聯系向他人借款3000元,月息270元。對方要求該大學生提供裸照、視頻、身份證和家人電話號碼,作為貸款的抵押和擔保。大學生按要求提供後,對方以照片和視頻不是同壹個人為由拒絕借錢,並向大學生及其家人勒索1000元,否則將裸照發布到網上。這名大學生心理壓力很大,被迫退學。
案例分析:“裸貸”往往會對借款人造成心理壓力,使其難以承受,采取極端手段。
安全提示:壹旦陷入赤裸裸的陷阱,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借貸信息,及時報警。
培訓貸款
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培訓貸”其實是“校園貸”的新變種,專門用來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典型案例:2065438+2007年4月,廣州某教育機構以“培訓班費用”為由,誘騙大學生辦理“立即分期”貸款,導致270名學生被騙。
案例分析:這種校園貸詐騙,其實就是通過虛假宣傳,誘騙學生參與還貸的詐騙行為。
安全提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連續貸款
主要是指在貸款平臺借款,還不起貸款的學生,在其他貸款平臺借款還款,形成連環貸。
典型案例:某大學生通過“51短貸”網貸平臺向陳某借款2000元,周利率30%,收到借款後壹周內還清,本息共計2600元。由於沒有錢償還到期貸款,非法校園貸放貸人通過“現在借”等平臺,要求該大學生借錢還債。兩個月內,該大學生從“51短貸”、“今日貸”、“快貸”等平臺貸款本息高達11萬元。
案例分析:利用學生的虛榮心和不願告訴親朋好友的心理,誘導其進行連環貸款。
安全提示:壹旦無法還款,不要串聯借款放大債務。
風險貸款
以創業組織的名義,讓學生分發校園貸宣傳單,成為校園貸代理人,發展下線,尋找目標,抽取股份。
典型案例:大二學生鄭向同校同學王借2000元。王以創業為名,遊說鄭做他的代理人,每發展壹個同學可以拿到1000元的提成。此後兩個月,鄭發展下線20余人,下線繼續發展下線,層層獲利5萬余元。後來被公安機關以詐騙罪刑事拘留。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借助“校園貸”平臺,利用傳銷手段壹步步斂財,涉案學生也是受害者。
安全提示:大學生應加強自身風險意識,對貸款未還的嚴重後果有清醒認識,發現疑似傳銷行為及時報警。
借壹筆貸款
對於緊急借款的學生,以需要還款擔保為由,誘騙其出具遠超借款金額的借條。
典型案例:某大學生借款5萬元,對方要求扣除2000元上門費和8000元中介費,實際拿到4萬元,按對方要求貸款9萬元。對方告訴我,如果按時還款,就不用按照貸款來還了。後來因為壹次次借新還舊,最終負債654.38+0萬余元。
案例分析:利用學生對資金需求的緊迫性和法律意識的缺乏,被騙開出遠遠超過其實際借款金額的借條。
安全提示:借條是借錢的重要憑證,要堅決抵制簽署與實際借款金額不符的借條。在借錢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保存相關證據,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逾期貸款
壹些不法放貸人為了收取逾期費,會故意讓借款人違約,比如還貸的時候會找借口去外地,讓借款人聯系不上。或者設置苛刻的違約條款,比如“逾期還款”的期限是以小時甚至分鐘計算的。壹旦逾期,借款人的債務會翻倍上漲。
典型案例:某大壹新生向借貸平臺借款2000元,約定通過平臺APP還款。逾期的話,每天要支付本金千分之五的違約金。但其在APP內還款時,往往會出現無法登錄、無法充值等問題,最終導致除本金外,還有三個月的逾期費6000元。
案例分析:這類案件壹般借款金額小,期限短,學生壹般不會太敏感,但會規定較高的違約金,並采用各種手段使借款人違約。
安全提示:在規定期限內及時還款。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及時聯系貸款人,保留自願還款的證據。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看完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
想必大家也在哭。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
不要害怕冷靜處理。
畢竟壹直有小靜在。
守護在妳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