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從“法外狂徒”到“法治之光”,羅翔為何不可模仿?

從“法外狂徒”到“法治之光”,羅翔為何不可模仿?

羅翔有個好朋友叫張三,除了人事什麽都做。走過南,沖過北廁所,喝過水,打過仗殺過人,住過大號。在長期瘋狂探索法律底線的過程中,張三九久病後從醫,逐漸摸索出壹套棱角分明的對齊技巧。在壹名失足婦女發生不可告人的事件後,張三合用冥幣支付是否違法?答案是不違法。張三寂寞,找了個男的小三。他犯了重婚罪嗎?答案是不構成重婚。張三把壹瓶葡萄塞到直腸裏,發酵成酒,開車撞人。是酒駕嗎?大家不要笑。生活其實遠比戲劇荒誕和沈重。

羅翔的幽默伴隨著沈重的現實無奈。羅翔第壹次看到自己內心的張三是在2003年的冬天。他在雙安商場看到壹個衣衫襤褸的老太太在問路,沒有人願意和她說話。羅翔表示願意幫忙。聽說老人從北京西站壹路走到雙安商場。羅翔被同情心所感動,想帶她乘出租車。出租車上的老人講述了他的困境。羅翔猶豫了幾次,沒有說出他律師的身份。他擔心會惹上麻煩。

到了救助中心,老人讓他趕緊離開,免得影響前途。這種鼓勵在羅翔心中回響了許多年。多年後,他成為無數網友的人生導師。當他說起這段往事時,仍然羞愧難當。他痛恨自己的自私和懦弱,眉宇間的懊惱和沮喪清晰可見。為了彌補自己的良心,他決定做壹個老實人,壹輩子提防自己的虛榮心。

羅翔和其他人的區別。學起來不難,但大多數人都不想學。20年9月,羅翔照常發表讀書筆記《珍惜美德,但不要做榮譽的奴隸,因為前者是永恒的,後者很快就會消失》。恰好鐘南山院士獲得了* * *和國家勛章,所以這條微博被別有用心的人懷疑。無數鍵盤手沖進羅翔的評論區,諷刺他懂了。“另壹個知識分子向後跳。”“妳要說壹個天天拍時事視頻的人沒看表彰會。”“妳家裏有喜事,我就用大喇叭吹哀樂,妳別想太多。”

在鋪天蓋地的罵聲中,壹向和善的羅翔憤怒了,宣布退出微博。直到現在,羅翔的表現和普通人沒有什麽不同。他背了黑鍋,被網絡暴怒。他離開平臺去尋找另壹個幹凈的地方。但羅翔第二天就想通了,不經勸說就贏得了世人的贊譽,世人也不愛上它,視內外之分,爭榮辱之境界。兩千多年後,羅翔的心態成為莊子警示格言的美麗註解,他壹直在自省。

從5438年6月到20年10月,壹篇臥底名人團的文章傳遍網絡。作者曝光了這些名人爭搶高端酒店和下午茶的現象,引發全網嘲諷。當每個人都在踩壹只腳取樂時,羅翔在名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本質上,這些假名人和朋友圈裏那些炫富、炫德的人有什麽區別?誰沒有過這樣的時刻?見賢思齊,不見不賢而自省。羅翔沒有要求每個人都成為聖人。他只是想讓我們在指責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道德要嚴於律己。即使我們做不了智者,也請不要做被傲慢和優越感支配的傻子。

我發現了羅翔成為頂尖高手的秘密,但這很難模仿。比起為自己設套鞏固人氣,成名後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撕了。縱觀《十三邀》《青銅時代》等壹系列推心置腹的采訪,他幾乎都在做點評。

首先是性格的還原,他毫不猶豫地描述自己的“卑鄙”。他小時候經常請乞丐到家裏吃飯,弄得家裏臭氣熏天。父母為了保護自己的善良,只能微笑著迎接兒子。羅翔為自己感動,為自己驕傲,長大後才幡然醒悟。這個責任是別人做的善意是虛偽,他只是享受其中的快感。

年輕時,羅翔孤傲自大。他從政法大學考入北京大學,後赴美留學。閃亮的簡歷確實給了他驕傲,但在壹個農民面前,壹切都土崩瓦解了。他讀研的時候,壹個農民來政法大學申請法律援助。他們收留了他,給了他宿舍住。幾天後,農民們不好意思再打擾他們,獨自搬到了地下通道。那壹刻,羅翔很慚愧。他總是誇誇其談,以替所有人主持正義為己任,卻無法幫助壹個真正的人脫離困境。抽象的整體在具體的個體面前失去了意義,從那壹刻起他決定去愛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這些年不斷的要求自己,也讓他對別人越來越寬容。他有壹個好朋友,但是在14歲的時候,因為幫人放哨被抓了。當羅翔提到這件事時,他沒有借此機會表明他的清醒,並給予他道德上的譴責。正因為見過人間太多苦難,所以更有同情心。正是因為看到了太多人性中的黑暗,才更加渴望光明。張三常有,羅翔常有,生命有限,世界無限,學會敬畏和慎獨克己,就像羅翔寫給自己每壹個學生的寄語:做法治之光。

  • 上一篇:創意書店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免費的大學電子書百科,是妳看到就賺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