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北京乃至全國,很多網友的朋友圈都被北京“中關村第二小學事件”刷屏了。壹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友,我要陪他壹起對校園欺淩說不》的文章,再次引發對校園暴力相關話題的關註。
“中關村二小事件”的發酵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創建於1971。目前擁有中關村校區、華清校區、百旺校區三個校區。曾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小學”。然而,最近的“校園欺淩”事件給學校蒙上了壹層陰影。
壹名學生家長稱,自己10歲的孩子長期被同學欺負,甚至被同學“扣上廁所垃圾筐”。此後,由於學校處理不當,孩子出現失眠、煩躁、害怕上學等癥狀,被診斷為急性應急反應。
由於事態的擴大,形成了輿論壓力。65438+2月10日,中關村第二小學發布聲明稱:“鑒於近期網絡上出現的有關我校及相關事件的不實言論,我校將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學生及學校名譽,追究相關主體責任的權利。”
然而,聲明的形式化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反響。雖然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應該利用輿論向學校施壓,但大部分網友還是繼續質疑事件的真實性,並對學校的處理方式表示遺憾。
國外如何治理校園欺淩
校園欺淩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頑疾。各國相關部門和學校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校園欺淩的方法,並取得了壹定的成效。這壹經驗值得借鑒。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壹直面臨著嚴重的校園欺淩問題。聯邦政府與教育部等部門組成了“聯邦欺淩預防委員會”,督促學校預防校園欺淩的發生,指導各州制定反校園欺淩的法律或政策。如果學校未能履行保護學生權利的義務,司法部或相關教育部門將共同努力保護學生權利的實現。
目前,美國已有40多個州制定了反欺淩法,主要針對校園欺淩,將欺淩與其他騷擾區分開來。在今天的校園槍擊案中,這些法律要求學校工作人員在看到欺淩行為時立即報告並幹預,調查並懲罰肇事者,通知家長,並提供心理咨詢援助,以防止欺淩行為升級為槍擊事件。
美國政府有專門的反欺淩網站,還有各種預防和研究欺淩的機構,很多非營利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目的是建立完善的防控體系。此外,近年來,美國還向壹些州的學校派駐了警察。除了維持學校秩序,警察還負責監督學校。
日本
日本學校的欺淩現象出現的早,問題也多。為應對頻發的校園欺淩事件,日本國會於2013年通過了《校園欺淩預防措施推進法》,規定當學生因欺淩行為受到傷害或長時間缺課時,學校有義務調查相關事實並告知學生監護人。該法律還規定,當確定欺淩行為可能對學生的身體或財產造成重大損害時,學校有義務向警方報告。
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學校工作人員接受相關培訓,還將處理校園欺淩的業績納入教師評價體系。文科部還將組織學生會、兒童會開展德育交流活動,為監護人舉辦科普講座。
日本很多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都設立了“校園欺淩對策委員會”等第三方機構。當學校因校園欺淩發生自殺等嚴重事件時,機構有權力進行自我調查,對校園欺淩進行調查,防止學校或教育部門犧牲學生的利益。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當地學校的欺淩現象也很嚴重。2003年,澳大利亞政府相關部門根據校園欺淩、暴力、騷擾等常見問題,制定了《國家安全學校框架》(NSSF)。這是澳洲乃至全球首個國家級的平安學校建設指導性政策。它既以法律為前提,又強調政府、學校、社會組織和民眾的參與和全方位配合,提供評價標準和關鍵措施及實施策略,幫助解決平安學校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學生群體、教師群體、學校管理、校本政策、校園文化、校本課程等九個方面制定了平安校園建設的核心標準。
韓國
面臨彈劾危機的韓國總統樸槿惠誓言要在任期內鏟除這個危害韓國社會的毒瘤。2012、2013和連續,韓國政府出臺了防治校園暴力的對策,開通了24小時電話熱線117舉報校園暴力。
65438+年2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振興人性教育法》,正式規定人性教育成為韓國幼兒園、中小學的必修課,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實行強制性人性教育的國家。根據該法案,各級政府和學校將為人性教育單獨設立預算並制定相關教學計劃,所有教師也必須參加人性教育和培訓,以確保實施強制性人性教育。
執行法律法規是學校的重大責任。
65438+2月11,海澱區教委發布聲明稱,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將高度重視有關孩子的心理疏導和從壹切的角度對全體學生的教育引導,確保不再發生校園傷害事件。
海澱區教委提到的《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淩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是由教育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於2011聯合發布的,旨在有效防控學生欺淩和暴力。
學校作為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基本執行者,責任尤為重大。培養教師意識,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從源頭上杜絕學生欺淩和暴力的根本要求。遇到相關事件後,學校不應壹味逃避責任,壓制處理,而應正視問題,積極改進。君子三代。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除了優異的成績,更應該努力培養每壹個孩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