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及其周邊環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可能會給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帶來損失,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薄弱,對危險認識不足,是發生危險事件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大學生中壹些常見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部分大學生文化知識水平較高,但由於他們進入社會較晚,社會經驗不足,安全防範意識不強,法律觀念意識淡薄,所以發生了壹些案件。據統計,大學生盜竊、詐騙案件占學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這些案件絕大多數是因為大學生自身安全防範意識薄弱,思想麻痹,財物保管不當,輕信他人,交友不慎。這些案件有的造成了學生的財產損失,有的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比如宿舍沒有養成關門上鎖的習慣;夏天開門休息;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高檔貴重物品隨意擺放;壹方面現金沒有及時存入銀行或者把銀行卡的密碼告訴他人,銀行卡和身份證放在壹起,可以誘發犯罪,另壹方面也給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是學校發生盜竊案的重要原因。
還有壹些大學生在勤工儉學或畢業生求職中急於求成,不通過合法機構求職,給不法分子創造了可乘之機,侵害了他們的合法利益,甚至造成部分大學生被拐賣。
現代交通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忽視交通安全也會給人們留下終生的遺憾。某高校3名女生在過馬路時,未走人行橫道,被壹輛超速行駛的汽車撞倒,造成1死2傷。
還有個別大學生法制觀念不強,違反學校規章制度,在宿舍使用非法電器,導致火災事故發生。有的放松世界觀的改造,長期養成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久而久之,滑向了犯罪的深淵。有些學生政治立場不堅定,在政治問題上迷失了方向,被敵人利用了。壹些學生誤入邪教,荒廢學業,走上邪路,釀成人生悲劇。以上說明,大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培養自覺守法的良好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那麽,大學生應該如何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呢?
首先,隨時關窗鎖門,壹定要養成關燈鎖窗的習慣。
門的習慣是防止小偷從縫隙進入。發現可疑行為的人要提高警惕,多加註意。還要註意保管好自己的鑰匙,不要借給別人或者亂放,以防“不速之客”抄走或者伺機偷走。
女生在校園裏通常更容易上當受騙,那麽女大學生如何防止上當受騙呢?
首先,女生壹定要有法律意識,不僅要懂得事後運用法律,更重要的是要有貫穿整個事件的法律意識。事先要履行完整的書面法律程序,不做口頭約定,書面程序要詳細。
在與人交往中,要時刻警惕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男性,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提問或承諾,也不要輕易告訴別人自己的身份和聯系方式。
當妳面臨誘惑——迷茫時,不要急功近利。我要隨時思考:為什麽別人給我那麽多好處?這樣做合理嗎?天上不會掉餡餅。註意分析對方承諾給妳的好處,妳會得出更客觀可行的結論。
有很多不法之徒利用女性的愛情和情感,以“交友”、“談戀愛”、“求助”等名義行騙。謹防甜言蜜語和情緒欺騙,謹防隱藏在甜言蜜語或“慷慨之舉”背後的詐騙。
壹旦發現被騙,壹定要冷靜,盡量及時掌握對方有罪的證據,迅速報案,防止報警。有的人認為拿回錢是關鍵,所以發現被騙後想了結,於是主動上門,求騙子歸還財產。這是愚蠢的,相當於告訴對方騙局已經揭穿,提醒騙子趕緊逃之夭夭。假裝自己還蒙在鼓裏,隨時掌握對方的行蹤,這才是明智之舉;查明對方所騙財物的使用方向,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大學是社會的壹部分,是人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誰能保證不會被各種欺騙所誘導?誰能保證避免壹直存在的隱患?誰能保證妳能永遠抵禦網絡陷阱?誰能壹直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作為壹名大學生,我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
安身立命是高明之舉,形勢不容拖延;也要在生活考驗的基礎上,正視壹切困難。這需要自身、家長、學校、社會的配合,也需要自身安全意識的提高。希望大學生在熱情投入大學生活的同時,也能提高警惕,安全快樂地度過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