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黨的政策與法律的關系。

黨的政策與法律的關系。

政策,尤其是執政黨的政策,與法律密切相關。任何執政黨都必須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實施自己的政策,包括使用法律手段。任何法律的產生都有壹定的政策背景,並受到執政黨政策的影響。可以說,執政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法規的核心內容。德國比較法學家茲格威特?在討論了社會主義國家政策對法律的影響之後,卡茨指出:“這絕不是說西方法律體系中的法律不受政策的影響。相反,即使在西方國家,每壹項法律規則都有明確或模糊的政策背景,否則幾乎無法理解法律是如何產生的,或者在實踐中是如何適用的。事實上,許多制定的法律有意尋求促進某些經濟或社會政策,以重建社會生活。”(1)在中國,黨的政策和法律本質上是壹致的。這種壹致性主要表現在:它們都生產和服務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意誌和要求;他們的基本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是壹致的,所追求的社會目標也是基本壹致的。所以,維護法律的權威,就是維護黨的政策的權威。黨的政策在國家治理中壹直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治理國家首先要依靠黨的正確政策。"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和靈魂."作為執政黨,從法律淵源的角度,在貫徹“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現實環境中,要學會充分運用法律來貫徹和實現黨的政策。

雖然政策與法律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並能在社會生活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政策作為壹種社會調節措施,也有壹定的局限性。第壹,政策調整往往缺乏明確性和系統性。政策規範的內容趨於原則和抽象,權利義務的規定不明確具體。相比之下,法律往往是明確的、具體的、有保障的,要求有嚴格的邏輯結構和統壹的體系。第二,政策缺乏法律規範的普遍性和國家強制性,不能像法律那樣直接由國家強制性來保障。第三,政策缺乏法律規範的穩定性。政策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而改變。與修改法律相比,政策文化受到的限制和約束要少得多。

執政黨的政策與法律之間的本質壹致性和形式差異決定了兩者之間的關系。第壹,黨的政策是法律的核心內容。黨提出的理念和措施,從根本上體現了人民的認同和利益。該黨通過將自己的政策上升為法律並使其政策合法化來實現其政治領導。第二,法律是通過國家權力在社會生活中實施Xi政策的光榮手段。黨的政策已經制定為法律,上升為國家意誌,並能有效保證實施。政策的法律化通過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使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第三。黨的政策能夠促進法律的實現,樹立法治的權威。此外,由於法律和黨的政策在價值取向上是壹致的,國家立法、司法和執法機關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理解法律的精神,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實現法律。第四,正確認識黨的政策和法律的關系,既不割裂也不對立,更不簡單等同。在提倡法治的條件下,把政策和法律對立起來,認為政策是法治的障礙,實際上是矯枉過正了過去認為政策代替法律的觀點,沒有認識到或否定黨的政策在法治進程中的指導作用。把兩者等同起來的觀點是“黨的政策就是法律,是我們最好的法律”,其最有可能的後果是以政策代替法律,否定法律的作用。用黨的政策代替法律是非常有害的。第壹,如果以黨的政策代替法律,就會為“以言代法”大開方便之門,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使黨的政策得不到有效執行。第二,以黨的政策代替法律不利於發揚民主。社會主義法律應該是人民意誌的體現。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法律通過人民參與和民主程序產生,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的統壹。用黨的政策代替法律有使黨脫離群眾的危險。第三,以黨的政策代替法律,使黨的領導受困於國家事務的具體管理,不利於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真正落實。正確認識政策與法律的關系,就是要看到兩者的壹致性和差異性,從而看到兩者的互補性和互補性。

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必須理順執政黨與國家立法機關的關系。就政治體制而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憲法規定的人民代表大會權力至上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體現。黨對人大的領導,是在充分尊重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通過法定程序產生的國家權力機關來實現的。具體來說,黨通過法律程序將其思想即政策上升為法律。成為國家的意誌。

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必須理順執政黨與國家司法機關的關系。黨依照憲法和法律領導司法工作,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在政治路線和思想上,司法機關必須接受黨的領導,認真領會黨的政策精神,更好地理解法律,嚴格依法辦案。

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必須理順執政黨與國家行政機關的關系。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將其政策法律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從而實現黨的領導。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不能無視法律,隨意制定公共政策,甚至與法律對抗。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黨的執政方式和當前中國法制改革的影響。中國的滅亡必將促進法治,法律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 上一篇:車主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相應的賠償責任”是壹種怎樣的責任?責任的性質和方式是什麽?
  • 下一篇:法律服務頻道頻道欄目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