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黨員中的中心戶是什麽?

黨員中的中心戶是什麽?

黨員中的中心戶,是指在基層黨組織管轄範圍內,通過黨員自薦和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遴選出若幹黨性強、有熱情、有奉獻精神的黨員家庭,負責聯系黨員、服務群眾等日常工作。

黨員中心戶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黨性意識強,綜合素質高,有壹定的威信和號召力;

2.周邊黨員相對集中,可以靈活利用各種時間就近組織活動;

3.有能容納壹定數量黨員活動的固定場所。

黨員中心戶主要有以下責任:

壹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定期組織聯系本地區黨員群眾到家裏學習討論。

第二,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黨組織反饋,定期匯報工作。

第三,認真組織本地區黨員參加誌願公益活動,主動為群眾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

四是當好廉政監督員,監督黨員遵紀守法和參與基層黨建。

擴展數據:

立足於地廣人稀、黨員集中學習難、邊境線點多線長面廣的實際,阿拉善盟在農牧區積極創建“黨員中心戶”,充分發揮黨員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的作用,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創新設置,延伸觸角,打通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按照“相鄰而居、工作相近、便於集中、便於管理”的原則,設定服務“黨員中心戶”的服務半徑,科學劃分網格,以10-30戶為壹個網格,采取黨員自薦、群眾推薦、嘎查黨支部研究公示、蘇木鎮黨委審批的方式;

重點在嘎查後備幹部、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負責人、致富帶頭人中選拔“黨員中心戶”,由旗組織統壹命名掛牌。截至目前,全盟已遴選“黨員中心戶”149戶,延伸了黨在農牧區的服務領域,解決了農牧區黨員為民服務“最後壹公裏”問題。

加強培育,科學管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完善舉報機制、規範活動機制、矛盾化解機制、創新創富示範機制,深化便民服務機制、星級管理機制“六大機制”,規範“黨員中心戶”管理模式。

各旗區按照規範化建設的目標,采取多方集資的方式,因地制宜,為“黨員中心戶”統壹配備了蒙古包,購置了桌椅、書籍等必要的日常學習設施。

將“黨員中心戶”納入黨員教育培訓計劃,通過參加“場課”學習、召開現場觀摩會、“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不斷提高“黨員中心戶”服務黨員群眾的能力,努力增強凝聚力和吸引力。

引領帶動,強化輻射,推動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積極發揮聚集作用,在黨員、農牧民中開展帶頭執行政策、美化環境、履行義務、為民辦事、遵紀守法的“五帶頭”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家庭、影響社會,進壹步增強嘎查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年來,全盟“黨員中心戶”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近千次,幫助農牧民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600余件,代辦事項千余件,提供科技致富信息1000余條,進壹步密切了黨群關系,編織了服務張為民的“經緯網”,進壹步鞏固了黨在農牧區的執政基礎。

發揮優勢,匯聚力量,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充分發揮“黨員中心戶”作為基層力量的“凝聚器”、脫貧攻堅的“助推器”、全面決勝小康的“排頭兵”的作用,組織“黨員中心戶”開展黨員討論、民情座談會、家有長談。

大力開展“找根源、找差距、找對策、定措施”活動,積極協助嘎查查找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幫助農牧民深挖致貧返貧根源,引導農牧民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努力培育和拓寬農牧民致富增收渠道。

人民網-內蒙古阿拉善:加強黨員中心戶建設創新黨建促發展

  • 上一篇:春節期間城市管理保障工作方案
  • 下一篇:民事再審案件調解難問題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