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地質勘探詳細資料收集

地質勘探詳細資料收集

“地質勘探”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探和探測,確定適宜的持力層,確定基礎類型,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計算基本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為了查明礦產的質量和數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為礦山建設和設計提供所需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在礦產普查中發現具有工業意義的礦床,對某壹地區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

基本介紹中文名:地質勘探mbth:地質找礦學科:地質目的:研究地球及其成因與演化發展分類: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與地質構造勘探概論、分類、方法、坑槽勘探、鉆探、地球物理勘探、分類分級、第壹條、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輔助文件、地質地層、安全規程、範圍、規範性文件、術語與定義、野外作業規程、 地質測繪,會計科目,地質勘探費,相關數據,介紹“地質學”,準確的說應該叫地質學,習慣了就叫地質學。 地質學是七大自然科學之壹,主要研究地球及其起源和演化。實際應用非常廣泛:地震預測、各種礦物的搜索和勘探、災難性的山崩和古生物學的進化。所有建在地面上的物體都必須事先弄清楚地下的情況。地質勘探是在礦產普查中發現具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了查明礦產的質量和數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為礦山建設和設計提供所需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某壹地區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在地質勘探中,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根據各種巖石、礦物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利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地球物理儀器,探測自然或人工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獲得的地球物理數據,推斷和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和放射性勘探。根據工作空間的不同,可分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鉆孔物探等。分類為物化探、地質構造勘探、鉆探勘探和航磁重力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探、探槽、鉆探和物探。地質勘探坑槽勘探是用人工或機械手段挖掘坑、槽、井、洞。為了直接觀察巖土層的自然狀態和各層的地質結構,取出接近真實的原狀結構土樣。鉆探是指用鉆機在地層中鉆孔,以識別和劃分地下地層,並沿孔深取樣的壹種勘探方法。鉆探是工程地質勘探中應用最廣泛的勘探方法,可以獲取深部地質資料。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它通過研究和觀察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變化來探測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地質情況。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直流電勘探、交流電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聲波勘探和放射性勘探。分類分級第壹條為了科學合理地對地質勘查資質進行分類分級,根據《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20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標準。第二條勘查技術人員主要包括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的專業和數量。(壹)地質勘查(壹)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以單位為單位在編或在冊,事業單位與上級主管部門認定的本年度在編或在冊“職工花名冊”壹致,企業單位與本年度“職工花名冊”壹致。高級和中級勘探技術人員必須專職聘用,並只能由技術人員所在的資格申請單位聘用。(二)申請地質勘查資格時,高級、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年齡男性不超過60周歲,女性不超過55周歲。(3)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具有省部級人事部門頒發或認可的專業技術職稱/崗位資格證書或認可文件(由省部級人事部門認可的局級人事部門頒發)。(四)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的職稱/資格證書或批準文件未填寫專業名稱,專業名稱不明確的,由勘查技術人員的主要勘查工作經歷和業績決定。(五)獲得多個專業技術職稱/崗位資格證書的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申請地質勘查資格時只能使用其中壹個。(六)同壹單位申請多個資質類別時,同壹專業的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可重復計算。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不同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和等級的具體標準和條件見附件1。第三條勘探設備和儀器主要包括類型、數量和技術參數。(壹)規定的調查設備和儀器,應當出具購貨發票或者調撥單;對允許租賃的勘探設備和儀器,應出具租賃合同等證明材料。(二)更換規定的勘查設備和儀器,應當出具相應的說明書等證明材料。(三)同壹單位申請多個資質類別時,同壹勘查設備和儀器可重復計算。不同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和勘查設備儀器等級的具體標準和條件見附件2。第四條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包括管理組織、管理體系、質量體系認證和勘查質量。不同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和質量管理體系等級的具體標準和條件見附件3。第五條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主要包括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不同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和等級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具體標準和條件見附件4。第六條僅申請海洋油氣礦產勘查資質的,不要求具備陸上油氣礦產勘查的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勘查設備和儀器。只申請陸地油氣礦產勘查資質的,不要求具有海洋油氣礦產勘查的高中級勘查技術人員、勘查設備和儀器。第七條只申請地質鉆探資質,本規定對高、中級坑探技術人員和坑探設備、儀器不作要求。只申請地質坑勘查資質的,不要求具備規定的高中級鉆探技術人員、鉆探設備和儀器。第八條只申請巖礦鑒定、巖礦測試、土工試驗和冶金試驗單項資質的,不得要求其提供單項資質以外的高中級地質實驗技術人員、設備和儀器。第九條本標準自2008年7月6日起實施。附件1。對高中級勘探技術人員的要求。對勘探設備和儀器的要求。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要求地質層按堆積年代可分為老堆積土、壹般堆積土和新堆積土;按顆粒級配或塑性指數可分為礫石土、砂土、淤泥土和粘性土;按有機質含量分為無機土、有機土、碳質土、泥炭;根據工程地質意義和土的特殊成分、狀態和結構特征,可分為崩解土、軟土、膨脹土、鹽漬土和人工填土。在地質勘探中,根據土的顆粒級配、成因年齡和工程地質特征,將土分為砂土、粘性土和特殊土等工程地質地層。全新統粉砂層組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平原和蘇北廢棄黃河故道,屬沖洪積和沖積沈積。褐黃色~灰黃色粉砂,含少量淤泥,飽和含水,不均勻系數小於50,砂層厚度10 ~ 25m,頂板埋深小於5m,地震後易引起砂土液化。上更新統粉砂層主要分布在何麗霞和太湖地區,主要成分為灰色和黃褐色粉砂。砂層厚度3-14m,頂板埋深10-20m,多呈中密狀態。上更新統含礫中粗砂組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為沖積、沖積相褐色中粗砂,局部有亞粘土透鏡體。層厚2-24米,頂板埋深2-24米,砂層飽和密實,顆粒分選差。全新統粘質粉砂層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平原、洪泛平原和沿海地區,為灰黃色沖積、沖積和海相沈積。軟而可塑,固結度和密實度較低。層厚2-10米,頂板埋深壹般0-3米。全新統粘土和亞粘土地層遍布全省,為灰黃色、棕黃色沖積、沖積和湖相沈積。可塑,高-中等壓縮性。層厚壹般2-7米,頂板埋深0-5米。上更新統粘土和粘質地層除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外,在各地廣泛分布。它是沖積-洪積沈積物,含有鐵-錳結核和鈣質結核,帶有粘土質粉砂或粉砂薄層。稍濕至濕,多為可塑至硬塑,中低壓縮性,厚度較大,均出露於山前地面,東部平原區埋深15-30米。安全規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地質勘查作業範圍地質勘查安全規程本標準規定了地質勘查在野外作業、地質填圖、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地質遙感、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海洋地質與鉆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質實驗與測試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和職業衛生要求。本標準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質勘查工作的設計、生產、安全評價和管理。本標準不適用於利用地質勘探技術手段和方法對其延伸產業進行的設計、生產、安全評價和管理。通過引用本標準,下列規範性文件中的條款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對於註明日期的參考文件,所有隨後的修改(不包括勘誤表)或修訂均不適用於本標準。但是,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註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1995)中國民用航空探礦飛行細則(197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2002年)GB 16424─1996金屬。T6067-198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T5972-1986《起重機械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程》GB 6722-2003《爆破安全規程》DZ/t 0141-1994《地質勘探坑勘探規程》GB 3787- 1。地質勘探,探礦是指根據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壹定區域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包括地質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地質遙感、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海洋地質與鉆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質實驗測試等。2.危險區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無人居住的地質工作區。野外作業規程1。地質勘查單位應當建立地質勘查作業區安全檔案,內容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傷害源、流行性傳染病、傳染源、自然環境、人文地理和交通狀況等。地質勘探工區的安全檔案信息和防範措施應及時向現場工作人員交底。2.地質勘探單位要為野外地質勘探從業人員提供野外生存指南和救生包,為危險區域的野外地質勘探項目組提供有效的無線電通訊設備。3.禁止單人進行野外地質勘探,禁止采摘和食用他人不知道的野菜、野果。野外地質勘探作業人員應按約定的時間和路線返回約定的營地。4 .地質勘查單位,應定期對野外地質勘查從業人員進行體檢。野外地質勘探從業人員的身體素質應滿足野外工作的要求。5.在疫區從事野外地質勘探的員工應接種疫苗;在傳染病流行地區從事野外地質勘探的職工,應當註射預防註射液。6.野外地質勘探和施工時,應收集歷年山洪和最高洪水位資料,並采取防洪措施。7.在懸崖和陡坡上進行地質勘探時,應清除上部浮石。進行兩層或兩層以上地質勘探時,上下層之間應有安全防護設施。當在2米或更高的高度工作時,妳應該系安全帶。8.地質勘探設備、材料、工具、儀器、安全設施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9.野外地質勘探用電線路應使用電纜。電纜應架空架設,電纜穿過通道和設備的地方應加防護罩。野外地質勘探的電氣設備及其啟動開關應安裝在幹燥、清潔、通風良好的地方。電氣設備的熔絲規格應與設備功率相匹配,禁止用鐵、鋁等其他金屬線代替熔絲。10.電、氣焊作業現場,電、氣焊作業點及易燃易爆物品均在10m以上。11.野外地質勘探中架空設備應設置防雷裝置。雷雨天氣,禁止在樹下和山頂避雨。12.對可能危及作業人員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質勘探作業,應設置安全標誌。13.地質勘探中的爆破作業應遵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14.地質勘探野外作業車輛應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離隊野外作業前應對車輛性能進行檢測。在野外工作的車輛駕駛員應具有65438萬公裏以上的安全駕駛經歷。15.野外營地的選擇應符合以下規定:a .對租用的房屋進行消毒,並對房屋的周圍環境、地基和結構進行檢查。b .野外營地應選擇地面幹燥、地勢平坦、水源無汙染的背風場地。c .挖竈具或設置廚房應在營地的下風側,距離營地5m以上。D營地應設置排水溝,並懸掛明顯標誌。在林區和草原上建造營地時,應打開消防通道。16.山地(雪地)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a每天出發前,應了解作業區域的氣候、行進路線、路況、地形和地表覆蓋情況。b .在大於30°的陡坡或垂直懸崖上工作時,應使用安全繩和安全帶。c山地(雪地)作業時,兩人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視線。d .冰川和雪地作業時,操作人員應兩人壹組,兩人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15m。e .在雪崩危險區工作時,每個旅行小組應保持少於5人。f .在雪線以上的高原地區進行地質勘探,當氣溫低於-30℃時,應采取防凍措施或停止作業。17.在林區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a .在林區作業時,應始終確定自己的位置,並與其他作業人員保持聯系。b .在林區作業時,應有專人看火,嚴禁遺留未點燃的火種。c .林區地質勘探作業應遵守限制區防火規定。d森林火災警報,應迅速疏散。林區發生火災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至安全地帶或開啟不小於5m的防火隔離帶。18.沙漠和沙漠地區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A .作業人員應合理飲水。禁止飲用新發現的水源水和未經檢驗的未消毒水。b .遇到沙塵暴時,工人應聚集在背風處坐下,遮住頭部,戴上護目鏡或低頭至膝蓋。19.在高原地區工作應遵守以下規定:A初入高原者應循序漸進地爬山,降低勞動強度,逐步適應高原環境。在高原工作時,嚴禁飲酒。b .在危險區域進行野外作業時,應配備氧氣袋(瓶)和防寒用品及用具。c人均每日飲水量,應不低於3.5L. 20。在沼澤地區作業時應遵守以下規定:A在沼澤地區作業時,應戴黑絲網和皮手套,袖口和褲腿應紮緊。在沼澤地行走時,妳應該隨身攜帶壹個探測器。c .應繞過被植物覆蓋的沼澤區、漂浮草地和沼澤坑區,標出已知的危險區。d .在沼澤地區工作時,應配備救生用品和用具。21.在水系區域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a .水上地質勘探作業應配備水上救生器具。b .每天檢查船舶和水上救生設備。c徒步在河道中涉水,水深應小於0.7m,流速應小於3m/s,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2.在巖溶發育地區和老礦井、老洞穴內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 .在老礦井內調查和進入老井、老洞穴、豎井、探井、探槽時,應事先了解有關情況,采取通風措施,檢測有毒有害氣體。b .在垂直、陡峭的舊井壁上取樣時,應設置絞車提升平臺或吊桶。c .洞穴調查時,應在洞口預留人員,並對進入洞穴的人員采取安全措施。23.在特殊礦區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a .在放射性異常區作業時,應檢測輻射強度和鈾、鐳、釷、氡的濃度,並采取防護措施。b .放射性異常礦體露頭取樣時,應戴防護手套和口罩,盡量減少取樣作業時間。井下作業應佩戴個人劑量計,並限制作業時間。c .放射性標本和樣品應及時放入礦石樣品袋,並在指定地點存放和處理。d氣體礦物取樣時,應戴過濾式防毒面具,e井下高溫熱水取樣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地質測繪1。高標準觀測儀器要架設平穩,各種拉繩和附屬安全設施要拴到位,操作人員要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工作。2.地下管線測量時,應了解管線的基本情況,檢測有毒有害氣體。井下測量應指定專人指揮。3.沿公路測量時,應設置明顯標誌,並指定專人指揮。4.在鐵路沿線進行測量時,應與鐵路有關部門取得聯系,並設立瞭望臺。5.登高觀察時應檢查登高工具、安全帶和觀察工具並保持完好。6.在建築物測量中,要了解建築物結構的牢固程度和周圍情況,盡量避免在建築物的頂邊工作。7.在露天礦區、隧道、陡山、險峻地區進行測量作業時,我們的工作人員應先勘測安全情況,再進行測量作業。8.在人口密集區測量時,避開變壓器、高壓輸電線路等危險區域,禁止使用金屬尺。9.雷雨臨近或5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測量作業。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地質遙感會計科目地質勘探費用本科目用於核算油氣地質勘探過程中發生的探礦權、地質調查、物化探和未成功的探井等費用。企業在地質勘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應先在“地質勘探費用”科目歸集;期末,根據股份公司關於地質勘探費用的政策,將探礦權使用費、地質調查、物化探支出、勘查綜合研究和儲量評價項目支出、物化探支出轉入本科目核銷,借記本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探井支出是指為查明地層和油(氣)藏情況而鉆井所發生的支出。包括:地層探井、詳查井、淺井。探井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借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探井完井後,根據地質結論分別處理:(1)未探明儲量的探井為衰竭井(枯井),按實際成本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2)探明儲量的探井,即成功井,應分為有效層段和無效層段。有效層段是指主要油氣產層段以上,具有工業油氣產能,並能形成探明可采儲量的部分。根據有效井段的實際成本,借記“井及相關設施”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無效間隔費用應借記本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三)壹年內已鉆探而無地質結論,且壹段時間內未按新方案評價實施的探井,借記本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工程完工後,形成的固定資產,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地質勘探支出”科目。期末,應將本科目轉入當期損益,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本科目期末不應有余額。相關數據2015 10 10月21,國土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5)》顯示,2014年,全國地質勘查投入1145億元,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49處。油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6543.8+0068億立方米。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石油勘探新增探明地質儲量6543.8+0.6億噸,天然氣9438億立方米,45種主要礦種中36種探明資源儲量增加。其中,石油剩余技術可采儲量增長2.0%,天然氣增長6.5%,煤炭探明資源儲量增長3.2%,鐵礦石增長5.6%,銅礦增長6.3%,鋁土礦增長3.2%,金礦增長9.4%。截止2014年底,1 ∶ 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1 ∶ 25萬區域地質調查分別占國土面積的31.7%和61.7%。首次實現了我國管轄海域1 ∶ 1萬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

  • 上一篇:工廠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
  • 下一篇:法務是做什麽工作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