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電子商務環境的政策環境

電子商務環境的政策環境

政府對壹個新興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往往體現在政府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制定的政策確實對壹個行業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了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持續發展,我國政府應該制定壹系列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政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投資主體應該從政府轉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因為他們的靈活性和積極性往往高於大企業。對於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小企業更能優勝劣汰。我國過去十年的經驗也顯示了中小企業獨特的生命力。政府要為中小企業創造便利投資的資本市場和環境,包括融資環境。

政府的國家資金壹般應作為引導資金、啟動資金或配套資金註入,以體現政策對那些經濟社會效益好或社會需求大的行業和產業的支持。政府投資的大小反映了其重要性或項目的難易程度。原則上,大型工程項目不能像以前那樣完全由國家投資,否則,投資壹個大型項目可能會對壹個國家形成重大負擔或債務。政府應該把有限的資金集中在科學技術研究和教育上。

對於電子商務這樣壹個系統性的大型項目,國家應該做好宣傳、知識普及和投資政策制定。比如國家投資在通信網絡中可以占很大比重;國家對計算機網絡建設的投資應該很少;對於信息資源網,要根據行業的信息酌情給予投入;對於電子商務增值網,主要是給予法律法規指導,幫助企業解決新問題。原則上不宜進行大額投資。這部分應該促進企業的市場行為,為這類項目的投資創造市場。典型示範項目投資應是國家投資的主要領域。這種項目成本小,但對社會影響大,示範作用明顯。這是政府站在市場最前沿,在投資領域大有作為的地方。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參與社會生產再分配,無償獲取財政收入的手段。政府制定的扶持壹個行業或產業的稅收政策起著直接的作用。因此,如何制定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是影響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國際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1)美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美國作為電子商務應用最廣、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對電子商務制定了明確的稅收政策。這壹政策的出臺,不僅對自身電商發展有影響,對全球貿易也有影響。

1996下半年,美國財政部發布了《全球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含義精選》白皮書,指出為了鼓勵這壹新興技術的應用,各國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遵循中性原則,即不建議對電子商務征收任何新稅。美國財政部認為,沒有必要從根本上修改國際稅收原則,但有必要形成國際共識,以確保建立對電子商務發展至關重要的統壹性。1997年7月1日,克林頓代表美國政府發布了《全球電子商務大綱》,其中更明確地指出,應將互聯網宣布為免稅區,所有在線交易,如計算機軟件和在線服務等,都應免稅;在互聯網上達成的有形商品交易應以常規方式處理,不應單獨征稅。

(2)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

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是稅務領域的主要國際組織,在制定國際稅務規範方面具有長期的專業經驗。65438-0997年,OECD受國際社會委托,制定了電子商務稅收框架條件,並提出了《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框架條件》報告。該報告闡述了電子商務中使用的稅收原則:中立、高效、清晰、簡單、有效、公平和靈活;本文總結了稅收政策框架的認可條件,包括納稅人服務機會、身份確認、信息需求、稅收和稅收管理、消費稅和國際稅收安排與合作。

2.中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探討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制定應遵循幾個國際公認的電子商務稅收基本原則,即:為促進新興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交易的稅率應至少低於實物商品交易的稅率;

網上稅務程序應當簡單,便於稅務機關管理和征收;網上征稅應該有很高的透明度,有利於網民的了解和查詢。對在互聯網上進行的電子商務征稅應符合國際稅收的基本原則,避免稅收管轄權不壹致和重復征稅。

另外,電子商務稅收的壹些優惠政策也要根據我國國情來制定。包括:具有高新技術產業特點的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和使用應享受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特殊稅收優惠政策,而這不應僅限於高新技術產業區的企業。因為電子商務不能局限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大部分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不能在開發區開展活動。管理部門要轉變觀念,改變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方法。

特殊稅收優惠政策應另行制定。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起初需要壹定的投入,但對於廣大的商品流通企業和生產企業來說,在投入初期往往收益並不明顯。按照通常的規則,購買電商工具必須繳納增值稅,並計入國家固定資產折舊。這種投資活動既征稅又貶值,必然對企業的投資熱情產生負面影響,不利於利用先進的工具和技術武裝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因此,對購買電子商務工具應采取稅收優惠。為了使電子商務在中國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商務管理、商務活動、商務理論和現代電子工具的有機結合,無論是從事電子商務管理還是電子商務活動的人,都必須是掌握商務理論和實踐以及電子工具應用的復合型人才。沒有這樣的人才,就無法實現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目前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來促進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發展。

1.制定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劃。

壹方面,教育部要根據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增設電子商務專業,確定必要的知識類別;另壹方面,各大行業管理部門可以根據自身部門和行業的發展需要,制定在職人員的電子商務培訓計劃。其次,各地區要因地制宜,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納入當地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努力做到前瞻性、超前性、主動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設計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總體方案。

2.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

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是作為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主陣地。高校重點培養高層次電子商務決策、管理和應用型人才;包括職業高中在內的中專可以培養大量的電子商務實用型人才。

3.在職人員電子商務技能培訓

可以制定政策,規定所有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都要對相關人員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針對不同崗位的人,培訓可以有所區別。電子商務培訓證書可以由國家頒發,並逐步實現將培訓證書作為應聘崗位的條件之壹。在職電子商務培訓也是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重要途徑。

  • 上一篇:迪拜喜歡什麽顏色?
  • 下一篇:頒布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什麽意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