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城市學院法學專業簡介
點擊查看:廣東統招視頻課程。
點擊查看:廣東統招高考題。
專業方向:
法律是法律的科學。它是研究規律、法律現象及其規律性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範,其直接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通過秩序的構建和維護實現社會正義。法理學作為法學的研究對象,其核心在於秩序與正義的研究,也就是秩序與正義的研究。
培訓目標:
法學專業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落實以德育人的總體要求,立足東莞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需要,註重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和方法,具有紮實的法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基礎知識,具有依法治國、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優質高效法律服務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職業素養和人文素質,畢業後能夠勝任法檢系統、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司的法律實務及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制4年,實行學年學分制。學生畢業時應獲得最低總學分170;符合本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刑法等法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法律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管理事務、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從事法律工作的基本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1.思想道德素質
熱愛祖國,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勞動意識和敬業精神。
2.綜合素質和能力
具有查閱文獻和綜合手段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夠用外語工具進行交流和表達;具有良好的創新和創業能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環境壓力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3.專業知識
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憲法知識、法制史知識、社會工作和公共管理基礎知識。掌握民商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和非訴訟程序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4.綜合知識
了解和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有較好的哲學、社會學、文史、心理學知識基礎。了解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英語知識,掌握社會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夠獨立開展社會調查,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
5.專業能力
具備獨立獲取和更新本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具備整合所學專業理論和知識並在專業實踐中靈活、綜合運用的基本技能。
6.專業素質
掌握法學專業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
7.職業道德
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職業人格、強烈的法律職業認同感,有服務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程體系: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素質培養三部分。理論教學方面,通識教育必修課39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10學分,學科基礎課25學分,專業必修課31學分,專業發展選修課22學分。實踐教學中(不含課內實踐),獨立實驗(實踐)課程19學分,集中實踐教學環節14學分;綜合素質擴大了10學分。
本專業核心課程:* *法治概論、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資源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
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法律診所壹、法律診所二、民法案例研究與培訓、刑法案例研究與培訓、商法案例研究與培訓、行政法案例研究與培訓、知識產權法案例研究與培訓、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案例研究與培訓、民事訴訟模擬審判、刑事訴訟模擬審判、行政訴訟法模擬審判、綜合模擬審判培訓。
教員:
教師28人,15“雙師型”教師。職稱方面,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18人,助教1人。從學歷結構來看,現有博士8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19人,基本形成了壹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這個教研室的老師們學習嚴謹,責任心強,專業理論基礎紮實,專業技能過硬,教學深受學生好評。
教學條件:
為滿足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法學院擁有較為完善的校內外實訓設施。學校在模擬審判方面有自己的專業實踐場所,校外專業實踐基地10余個。東莞市第壹人民法院和東莞市律師協會是法學院的戰略合作夥伴。東莞市第壹人民法院是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的“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職業特征
法學專業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以課程建設為重點,以培養“德法兼備”的法律人才為目標,依托校內高水平教師和校外實踐精英,註重個性化培養,強調因材施教,拓展人才培養維度,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法學專業結合社會發展和大灣區發展需要,對接學科建設前沿,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對法學人才培養的挑戰,立誌打造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法律人才。
東莞城市學院專業介紹:法學專業已公布。更多關於廣東大學的信息,請關註廣東大學的專欄頁面。
如果妳對專升本有疑問,不知道專升本考點內容如何總結,不知道專升本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