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識流的文學語言敘述關於法治和法律的學術,似乎是朱蘇力教授的愛好和習慣。這壹點在他的最新作品《城市之路》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讓我不得不相信,他考上北大法學院的時候,是壹個熱情的文藝青年。
這本書於2004年5月由中國法律出版社出版,全書約30萬字。除引言外,大部分是作者近年來發表的學術論文或演講的集錦。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說,“這些論文雖然是分別撰寫和發表的,但壹般都是按照我的統壹計劃進行的。在這本書的最終編輯過程中,為了形成壹個統壹的整體,我還修改了很多論文,補充了壹些文獻。”這說明作者負責任的學術態度,以及其學術思想的形成和集中的過程——所謂“統壹規劃”或“統壹整體”——都是作者對中國的法治進路和法社會學的前期思考瓦片的壹種“考古式”附著。
首先引起我特別註意的是這本書的標題,與李肅過去的壹部作品《送法下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的標題形成鮮明對比,非常有趣。關於這本書的書名,作者解釋說這是瓦哈倫②的壹首詩,是對中國當代社會轉型的隱喻,也作為當代中國法律實踐的背景和基本約束。我確實看到了隱喻中的隱喻,表明作者對中國法治實踐的思考從農村轉回城市,這可能也意味著李肅本人學術思想和立場的轉回和轉變。因為在前壹個標題中,很明顯李肅把中國法治實踐的主戰場想象到了農村,而現在他想象的是城市。我認為這種觀念的轉移是科學合理的,因為中國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社會正在發生轉型和解構。在過去的十年裏,中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量青壯年農民被先進的農業生產力解放出來,成為中國新的、現代化的體力勞動者階級,並且正與對合法權利需求的不滿程度成比例地逐漸增加。與原有的公民階層相比,他們對法治產品的供給有著更多的需求和欲望,他們將成為中國法治進程中的壹種戰略驅動力或戰術破壞力。中國的鄉村被城市發出的無線電波包裹和引誘,越來越被章魚似的城市吞噬或壓迫,從而使二元中國的城市化或城市化對社會平等的訴求,會導致法律上地方自治訴求的增加,甚至聯邦主義法律思想的萌發。中國的農業從自給自足的經濟轉變為為城市提供資源的經濟,這使得中國廣大鄉村社會中的田園被契約和貨幣的噪音窒息或取代,這也不斷提醒李肅等立法者、執法者、司法者和律師,宗法社會已經完全消融,城鄉壹體化的趨勢導致了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這將使中國的城市(鎮)開始。這樣,它就是城鄉二元中國法治實踐的現實背景,至少現在越來越清晰。這樣,李肅的學術視野如果不隨著社會的轉型而及時轉變,就會落後於時代。
然後引起我註意和閱讀的是這本書的目錄。如果壹本書的名字叫“龍的眼睛”,那麽這本書的目錄壹般就是“龍的骨架”。對天珠的分析顯示了作品的重點,而對目錄的欣賞可以揭示作者學術思想的脈絡和書架結構。從目錄上看,該書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壹部分是“妳看到了什麽?(序言)、致謝與引言——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法治,其中《妳看到了什麽?“是作者用第二人稱為自己寫的壹篇‘段落大意’,也是壹篇‘他自我批判’式的書評,比較中肯客觀,特別是對於喜歡文學的法學學者來說。讀完這個時間順序,除非妳繼續對李肅觀點背後的論點和語言過程感興趣,否則這本書的其余部分基本上是沒有必要的。當然,法律專業人士和非法學專業的普通讀者,在好奇心或求知欲的驅使下,可以在背後的具體頁面中瀏覽作者的論點和流動的法律(文學)筆觸。至於《導論——現代化視野中的中國法治》,則是作者已發表作品的第二次復制。這篇文章可能是作者壹生學術思想的靈感來源。主要論述了中國社會變遷與中國法治實踐的互動與交叉,確立了作者“任何法律的合法性都必須從社會中獲得”的法治觀。筆者反復發聲鼓噪的這壹理念,目的在於不斷提醒當前中國的法治實踐,使法治能夠回應或滿足社會生活的需要;另壹個重要目的,李肅壹直想“糾偏”主流法學派,即規範法學研究,或者說爭奪中國當代法學的話語權和公共傳播的制高點。
第二部分,該書的第壹版,由作者命名為“憲政與立法”。第壹章的題目是“中央與地方的分權”,第二章的題目是“當代中國立法中的習慣”,第三章的題目是“最高法院、公共政策與知識需求”。第三節名為“司法制度”,是第二節對第三章的自然延續或深入細致的論證。作者分四章講了中國法院、法官、司法考試這些看似瑣碎瑣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