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載體嗎?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載體嗎?

法律是道德的載體。沒有法律,道德就是空洞的,無法實施。這主要體現在:

1.法律通過立法,將社會中的道德觀念、信仰、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法律化、制度化、規範化,賦予社會的道德價值觀以法律的強制力,進壹步強化、維護和實現道德規範。壹個社會的制度和秩序是多種多樣的,它的道德、價值觀以及基本原則和要求是極其重要的。沒有道德和價值觀,社會必將陷入虛無和無政府狀態。法律和法制建設,就是通過立法的方式和手段,把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基本信條、基本原則、基本要求轉化和提升為法律,在規範化、制度化、法律化方面形成更加明確的、具有普遍性的行為模式和準則,並借助自身的強制性和強制力加以實施。法律的強制性和強制力遠比道德的強大。它能有效地督促和迫使人們自覺遵守道德信仰、原則、信條和要求,從而維護社會秩序,在更大範圍內促進、維護和保障人們的正義生活。通過這種道德法律化的形式和途徑,社會規範摒棄了道德的自律和法律的他律,真正實現了自律和他律的結合。

2.法律是道德的載體,它繼承和發展了壹定社會的道德觀念、信條和原則,促進了社會道德的更新和變革。在社會中,很多法律規定、法律規範、法律原則都是最低的基本道德要求,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不應該從自己的不當行為中獲益”、“遵守法律是壹種義務”、“誠實信用原則”,這些都是平等、合法、義務、誠信在道德中的表現和升華。這些道德信仰和要求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前提。法律通過將道德觀念、原則、信條和要求具體化,將社會中的道德規範、義務和要求確定為法律規範、義務和要求,使人們更加明確自己的道德義務,更加積極地認同和接受道德約束。這是法律的重要社會使命和價值。在法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法律通過自身獨特的制度機制,壹方面處理人們的違法犯罪行為,甚至予以懲罰,糾正人們的不公正和不當行為,另壹方面鼓勵、獎勵和保護人們的正當行為,使人們更加自覺地認同和遵守符合法律價值取向的道德理念、道德原則和道德要求,使人們積極地弘揚、發展和更新符合法律精神的道德理論和學說。因此,在弘揚、發展和完善社會道德價值體系,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方面,法律發揮了其他社會規範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3.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觀、新的精神文明、改造和完善人性的強大力量。“法律是我們道德生活的見證和外在沈澱”(用霍姆斯的話說),社會精神文明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既有賴於道德,也有賴於法制。壹個社會、壹個國家,通過法律的形式,把符合社會生活需要的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規範化,使之成為法律規範,實際上是建立和形成了壹種法律的基本道德制度和標準。這種法律道德豐富了社會非主流道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從而凈化和提高了社會的精神文明,促進和改善了社會的精神面貌。此外,由於法律本身具有規範性、普遍性、明確性、開放性和嚴格性等極其顯著的特征,人們可以通過法律的實施清楚地了解法律本身的價值取向,了解它所提倡、反對和禁止的內容,從而更直接地感受道德教育,更理性地履行自己的法律和道德責任。這為改善和提高人和人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法律的現實意義應該是促進整個國家的人民進入正義和善良的永久體系。“人因為有向善的野心而有所成就,成為了最好的動物。如果他不註重禮儀,違背正義,他就會墮落成最壞的動物。”顯然,通過自身特殊的制度機制來促進道德的更新進步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從而改造人、改造人性、改造社會,是法律積極的社會使命和功能。

  • 上一篇:法律材料分析
  • 下一篇:法人的歷史發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