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又堵又長,線就到了。-分享法律碩士(非法學)考研經驗
前言
我相信每壹個選擇法碩的人都有壹些執念,壹些向往和相當的勇氣。2018法語碩士聯考初試成績已經塵埃落定,我的執念和努力也得到了回應。報考中國政法大學,初試成績395,其中政治75,英語73,專業基礎課117,專業綜合課130。我願意分享我在準備初試的路上所獲得的所有經驗,希望能給妳壹些幫助。
我花了很長時間準備考試,總共大約十個月。在備考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每個考試科目的內容都不壹樣,但是有些思維方式或者學習原理是有普遍性的。這些* * *的東西對我來說就像考研的“通則”,具有各學科特色的經驗就像考研的“分則”。希望妳能辯證的吸取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得出壹個滿意的結果。
通則
規則壹:不要做低人壹等的勤奮工作者。
備考要花很多時間,也就是說學會管理時間非常重要。然而,僅僅投資於時間是不夠的。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勤奮的人,他們朝五晚十地工作,但最終卻在孫山。原因是他只是在投入時間感動自己,而沒有深入思考過學習的每壹個階段,只是機械地記憶關鍵知識,沒有思考其原理和規律。當然,文科重在記憶,但記憶的基礎是思考和理解。
換句話說,不做低人壹等的勤奮者,就是要不斷審視自己的學習,辯證地吸收他人的經驗,不盲從任何經驗法則,以是否對自己有實際利益為出發點。在備考之初,我對民法的整體脈絡非常模糊。剛剛按照往年經驗指導看了華誠法碩的視頻課,反復看了壹遍後效果並不好。反思後發現對概念的把握不夠系統,於是根據考試分析的脈絡,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梳理。思維導圖只需要像小標題壹樣詳細,就可以建立壹個完整的思維框架。
總之,壹個不自卑的勤奮的人,要註重自己的效率,優先考慮學習的效果。不過也希望妳能明白,學法碩沒有什麽快速的方法,只要能在合適的時間帶來想要的效果就好,不要急功近利,就像我在題目裏說的“路漫漫其修遠兮”。
第二條:保持穩定。
如果妳和我壹樣把備考當成壹件長期的事情,那麽我希望妳能放下“驚喜”的心態,專註於紮實。有壹個有趣的心理學概念叫做“二十英裏法則”。這條規則的內容是:這裏距離美國西海岸聖地亞哥3000英裏,走完這段距離需要很長時間。地形非常復雜,天氣經常變化。我每天應該走多少英裏才是合適的速度?答案是壹天20英裏。
跨專業考研往往伴隨著很多雜事,比如實習、上課、選題等。,但是我覺得壹定要保持穩定持續的學習狀態,即使是在考試周,也壹定不能放過考研。妳必須習慣這種穩定的學習狀態,這會讓妳變得極其自律。這種自律保證了妳的學習下限永遠不會太低,同時也保證了妳不會因為壹時的學習狀態高漲而打破生活學習的壹貫節奏。這種自律來自於妳對目標的強烈執念,需要定期鍛煉來支撐。隨著考試的臨近,妳必須學會在生活中做減法,但是運動是壹件值得妳從頭到尾堅持的事情。
在維穩的基礎上註重效率,會產生壹種極其清晰的感覺:我在努力,我的努力是有效的。而這種清晰的感覺就是自信的來源。
規則三:重復,註意細節。
我曾經很註重進度,規劃後埋頭學習,最後卻發現自己壹章壹章記筆記,腦子裏卻常常壹片空白。所以我明白重復的重要性。在整個法碩士考研中,英語的真題需要反復嘗試,政治的知識點需要反復背,專業課就更不用說了,主觀題基本都需要背原文。所以進步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復。
所以復讀什麽,什麽時候復讀就成了問題。我的建議是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復習,也就是說在第壹次學習後的當天、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五天進行復習。前幾篇復習要相對完整,復習時重點突出難點和易錯點,後幾篇復習要註意前面標註的內容。記憶技巧在於重復,編公式、按邏輯關系記憶等方法無非是減少重復次數。
法律碩士考試是典型的文科考試。想在記憶的基礎上得高分,就要註意細節。首先要註意考題之類的問題,從小到大考試總會提到,這裏就不贅述了。我想再談談寫作的重要性。英語作文和專業主觀題的閱卷都是掃描的,所以工整清晰的字跡無疑會帶來很多幫助。我相信,如果妳重復的次數足夠多,那麽妳就不會有記不住的知識點。如果妳足夠重視細節,妳的重復會給妳帶來可觀的分數。
第四條:制定壹個可執行的計劃。
備考的時候,我每天做的最後壹件事就是在作息本上計劃明天要做什麽。第二天,我把實際任務按時間順序記錄下來,標上時長。雖然壹開始妳總是過於熱情,有太多的任務要完成,但是這樣做壹段時間後,妳就會知道學習的效率,並制定壹個可以完成的計劃。這種規劃有三個好處。第壹,它可以把握妳學習的整體進度。如果妳想25天看完刑法,那麽壹天壹章的速度就夠了;其次,我可以通過提前規劃來提醒自己學習,明確知道今天要學什麽;最後,持續完成自己的計劃是非常重要的,這無疑會提高妳學習的信心。
任務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任務量應該和妳合理利用時間後能完成的任務量差不多。做好記錄,就能明白自己是怎麽壹步壹步走過來的,也能通過翻看自己過去的學習記錄,找到自己努力不足的地方。
以上四條有點啰嗦,並不完全適用於所有人。只是個人經歷,但我還是寫出來,希望對妳有所啟發。
子規則
政治
說到政治,我相信很多人會覺得政治可以“突然”考個好分數,但我覺得“還不錯”是不夠的。政治和英語的分數是相等的,但是這兩門科目的評分難度是不壹樣的。所以三四個月慢慢的穩穩的復習政治是值得的。相信只要擺正心態,循序漸進,不需要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我認為政治的復習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壹階段:基礎階段(壹個月左右)
這個階段主要是對整個學科有壹個整體的印象,了解重點和難點的分布,初步了解關鍵概念。復習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看書,做練習。我建議看厚壹點、全面壹點的書,比如《精致》或者《小紅書》,選擇《1000題》作為練習集。復習的時候可以看壹章,做壹章。第壹次看壹本書,我覺得可以瀏覽壹下,不用做標記。看完題後,我在書上標出每道題對應的知識點,在我的錯題對應的知識點上做特殊標記。現階段肯定會有很多疑問。光看書真的太抽象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看講解視頻。我推薦徐濤或者盧宇峰的網絡課程。
第二階段:強化階段
強化階段只有壹件事。我按章節順序刷選擇題。我做了三遍“1000題”。反復錯的題我能記得很恰當,但不用占用大量時間集中記憶。想拿高分,現階段需要了解的是馬克思原理的壹些重要概念和模型。因為政治真題有壹定的時效性,所以可以在這個階段做壹些真題,找出真題的壹貫風格。在這個階段,妳還是不用費心準備主觀題,而是把重點放在理解上。
第三階段:沖刺階段
這壹階段的復習分兩部分,但核心是背誦。對於客觀題,不要章節練習,大量做模擬題,認真做模擬題。這個階段的錯誤知識點壹定會總結,壹定會背。其次,這個時候就該開始準備主觀題了,主觀題還是要背的。不能只靠考前背材料就認定壹個。我建議選兩個老師,壹主壹輔,配合記憶。
總之,中前期每天分配少量時間給政治,培養政治的感覺,後期大量模擬背誦,我覺得考研政治取得壹個好成績就足夠了。
英語
說實話,我的英語成績並不理想,部分原因是今年新題型難度陡增,只考了兩分。但拋開今年新題型這個變量,我重點訓練的閱讀和作文都得到了應得的分數。這兩部分,我想分享壹下我的經驗。
閱讀理解的基礎是壹定的詞匯量和解構長難句的能力,這是英語學習初期要做的兩件事。進入暑假後,完全離開真題三五年,就可以開始做精讀理解了。當時壹天只做壹篇,第壹遍之後記錄時間和分數。然後把這篇閱讀理解從頭翻譯成壹張A4紙。翻譯過程中,妳不查任何資料。遇到不熟悉的單詞和句子,會留白,包括問題和選項。仔細批改後,妳就能明白哪些單詞不懂,哪些句子結構影響了閱讀。其次,要認真研究自己的錯題,分類錯誤原因,然後在以後做題的過程中註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訓練閱讀看起來很慢,但如果妳真的認真做了,進步會很快。不用每篇文章都這樣練。仔細分析後選取十幾篇典型文章就夠了。可以借鑒導師總結的壹些套路,但切記不要用教條式的技巧。
很多人忽略了作文的重要性,在考前半個月左右匆匆背幾個模板應付考試,得到的分數中等甚至更低。在我看來,提前壹個月左右,思考壹下作文的考察目標,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就能獲得平均分以上的分數。我認為作文的目標是標準化和靈活性。作文的閱卷非常依賴主觀印象,所以有壹個整潔的紙面是非常重要的。我推薦練習手寫打印來整理妳的紙面。其次,妳要有固定的思路,自己準備半固定的句型。模板評分低的原因是太死板,相關性不夠,不懂得變通。但是如果妳自己寫半固定的句子,根據題目重新寫,就不會出這個問題了。結合以上兩點,英語作文可以高枕無憂了。
總之,考研英語的復習是壹個持續的過程,不能中斷。需要不斷的努力,積累,練習。而且只要妳繼續努力,壹定會有回報的。
專業課程
專業課在法碩士考研中占的比重最大,相應的,最多的時間應該是用來復習的。今年考研,我覺得專業基礎課的風格變化很大,在專業基礎課客觀題上失分很多。不過得益於我對分析內容的全面記憶,我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綜合課主觀題還是比較滿意的。我認為專業課的學習,無論是基礎還是綜合,都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了解知識,構建框架,培養思維。
我覺得是屬於這個階段,直到暑假結束。這個階段的起點應該是建立學科框架,通過視頻課或者面授來理解壹些重要的概念。當然,作為壹個0基礎的考生,第壹次很難吸收,即使有老師教,但這是壹個必然的過程。妳能做的就是盡力去理解,去重復。而且分章節做壹些基礎題目,看簡答題的點。看視頻課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老師的講義,比較準確,所以我建議看完視頻課之後,回去考試分析,盡量精讀。暑假前以較快的速度看了視頻課,通過了考試分析,但還是沒有很好的理解內容。於是在暑假的時候,我報了花城法碩的面授課。在過去的壹個月裏,我兩次完整的通過了專業課,保證了學習的效率,初步搭建了專業課的框架。這個階段的練習要選擇按章節排列的基礎模擬題,主要是通過做題來幫助理解,重點可以放在客觀題上。
第二階段:全面背誦,加深理解。
很多人認為前期只要邊看邊刷題,11月份再背分析也不遲,但是經過分析,我發現把背誦任務放在前面,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緩解後期的背誦壓力。所以當我拿到最新版的考試分析的時候,我就在壹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下背下了專業課。我開始背的時候,離第壹次考試還有九十天左右。我用的是之前提到的重復記憶法。對於某個內容,我不求壹次記住。我通過反復記憶的方式逐漸加深印象。同時我會簡單的對考試分析的內容進行分類。壹類是分段呈現、容易出主觀題的內容;另壹種是理論分析比較重要,段落中容易得到客觀題的內容。前者要求能默寫關鍵詞,後者要求做題時能選出正確答案。我的記憶壹直持續到考試,反復的回憶讓我對整個專業課的理解越來越深。現階段推薦華誠法碩發布的分章真題。這本書可以幫助妳抓住重點和難點章節,但要註意避開近四年模擬預留的真題。其次,我覺得年紀大壹點的真題也可以在這段時間認真去做,去體會題的思路。雖然今年專業基礎課客觀題的思路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其他方面還是值得學習的。另外,現階段要盡量寫主觀題,了解主觀題的模式。
第三階段:模型測試沖刺
離考試還有壹個月,分析至少背了壹遍。這時候可以買個標準答題卡,用之前預留的真題模擬壹下。這是我認為最關鍵的階段。我會限制每次模考的時間,盡可能模擬考場狀態。模考最重要的是考後的自我分析。我覺得不僅要分析知識,還要分析考試狀態和技巧。對於客觀題,我會綜合復習客觀題漏點對應的部分內容,註意相似的知識點,尤其是容易出現選擇題的考點。對於主觀題,我側重於答題的模式。簡答題的回答模式是壹句話回答要點,壹句話簡要分析,案例分析要用三段論的形式回答。至於綜合課的討論題,要在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來討論。這些模式都是在真實測試後的反思中總結出來的。另壹方面,要學會用模考的方式鍛煉自己的考試狀態,不要因為非智力因素而失去應得的分數。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妳可以對專業課程和法律碩士考試的模式有深入的了解,從而實現自己的努力,取得滿意的成績。
標簽
如題,我覺得備考法律碩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壹個漫長的旅程,有很多艱難險阻,但是只要妳下定決心開始,就要日復壹日的往前走。只要妳願意堅持思考,只要妳能堅持努力,不改變初衷,那麽妳壹定會到達成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