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罰金的規定,所以有些小夥伴會有疑惑。法律中的單處或合並罰款是什麽意思?這和選擇罰款有什麽區別?其實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法律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不同的規定有不同的含義。今天就為大家梳理壹下關於單罰和並罰的問題。
壹、單人或罰款。
單處罰金是指只判處罰金,不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是指既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又被判處罰金。對於某些犯罪,刑法規定必須並處罰金,可以並處罰金,不另處罰款,也可以同時並處其他處罰款。
比如《刑法》第三百壹十二條:明知是隱匿的、轉移的、收購的、代為銷售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選擇罰款。
眾所周知,打了就不罰,罰了就不打。
根據刑法,有些罪行可以判處罰金或其他刑罰。根據犯罪情節,法官可以選擇判處罰金或者其他刑罰。選擇其他刑罰的,不能再判處罰金,被判處罰金的,不能同時判處其他刑罰。
比如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的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刑法》第三百零九條:擾亂法庭秩序罪:聚眾鬧事、沖擊法庭、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第三,選擇罰款。
俗稱罰不罰,必須打。
有些罪需要剝奪人身自由,是否需要罰金要看具體情況。
比如《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多次聚眾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第四,處以罰款。
俗稱打罵。
對於因貪欲而謀取非法利益的盜竊、詐騙、搶劫等犯罪,必須剝奪其人身自由,同時給予財產刑。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九個罪名都是以營利為目的。這九個罪必須同時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使其不能繼續經營。
這九個罪名分別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偽劣藥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合格醫療器械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種子、化肥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動詞 (verb的縮寫)罰款和沒收
沒收不是壹種懲罰。沒收的是違法所得,本不應該屬於被告。如果是詐騙所得,沒收贓款,沒收贓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的財物應當物歸原主,不能返還的,上繳國庫。此外,還應沒收犯罪工具和犯罪產品,如印制假發票、私章的機器、走私貨物、運輸途中的毒品、印制的假鈔、盜版光盤、有毒有害食品等。,哪些是被告不應該有的,哪些是應該銷毀的。
罰金是被告的合法財產。妳不能用沒收的錢或贓物來抵消罰款。也不能因為返還贓物而減少或者取消罰金。
以上是法律中關於單處罰金或並處罰金含義的壹些規定,不僅是關於單處罰金和並處罰金的區別和聯系,還有選擇兩者的區別,還有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區別。有需要的夥伴在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要註意區別,法律對於這些規定是不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