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法律專業問題

法律專業問題

法官職業道德建設與司法公正

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法院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法官素質、塑造法官形象的有效手段。正因為如此,全國法院高度重視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相繼制定了壹系列規範、約束和監督法官職業行為的法規、規章和措施,以培養和強化法官的職業道德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0今年6月8日,最高法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這是指導人民法院工作作風和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但從總體上看,我國法官職業道德建設還比較薄弱,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和解決。本文擬就法官職業道德建設與司法公正的關系談壹點個人看法。

首先,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證。

中國最高法院院長肖揚指出:“人民法官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於確保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義。”將法官職業道德與司法公正聯系起來,可以看出當前司法改革過程中加強法官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這個問題之所以被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我認為是由法官職業道德建設與司法公正實現之間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的雙向作用所決定的。壹方面,法官職業道德建設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另壹方面,司法公正對法官的職業道德和品行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作為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含義是,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效手段,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對實現司法公正具有決定性作用。

1,法官職業道德本身具有保證司法公正的功能。

“德”字在中國古籍中存在已久,如《論語》中的“以道為旨,以德為靠”,孟子中的“尊德重道”,都是講道德的。所謂“道”,是指人所走的路,引申為人們必須遵循的社會行為準則、規則和規範:“德”就是人們認識並遵循“道”,那就是“德”。“道”具有很強的客觀性,主要指外在的規範性要求;“德”偏向於主觀方面,主要指人內在的精神方面的東西。古今中外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道德的作用,把道德作為鞏固權力的手段,認為“治國就是治官”。治官,必須從“德”入手。孔子說“以德治國”,“是正直而不命令;他的身體不對,雖然他不服從。”這些重德思想對維護封建統治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社會主義道德與封建統治階級的道德有著本質的區別,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江總書記指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壹不可,不可偏廢。”在慶祝中國* * *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江總書記又號召全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人民思想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江總書記關於“以德治國”的重要論述,是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對治國方略的創新和完善,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價值和作用。

職業道德與人們的職業活動密切相關。恩格斯曾指出:“事實上,每個階級,甚至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道德。”這裏說的每壹個行業的道德都是職業道德。法官作為特定職業的從業者,不僅要遵循普通人應該遵循的壹般道德規範。還應遵循法官職業所要求的特殊道德標準。正是這些規範體現了法官職業最本質的特征。法官職業道德是司法職業道德的壹種,是指從事司法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法官職業道德不僅規範法官的個體行為,而且對人民法院的整體行為具有約束和規範作用。群體職業道德的提高比個體職業道德的提高更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官以外的法院工作人員雖然不屬於法官的範疇,但其行為應當納入法官職業道德體系,統壹管理和監督。

法官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官職業道德具有比壹般社會道德更嚴格的責任性、強制性和自律性。這是因為法官的職業道德是從屬於政治權力的,法官職務範圍內的壹切職業活動都與權力的運行密切相關。法院作為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壹道防線,在教育、行政、經濟手段無法使用的情況下,不得不將社會中的許多矛盾拿到法院去解決。因此,法官承擔著維護社會正義的重大責任,對法官職業道德的要求應該高於其他職業道德。當前,我國司法不公和司法腐敗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法官整體素質和道德修養低下也是重要原因之壹,成為公正司法的壹大障礙。如果我們的法官不具備應有的道德品質,不能做到忠於法律、清正廉潔、廉潔自律、修身養性、為民服務,就很難實現司法公正的目標。

2.法官隊伍中存在各種不良職業道德,有損法院和法官形象,影響司法公正的實現。

司法公正不僅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還包括形象公正。形象正義是司法正義的外在表現。就像去醫院壹樣。如果我們遇到壹個醫生,他的舉止和言語都不恰當,我們很容易懷疑他的醫術。其實也許醫生的醫術沒問題,甚至醫術相當高明,但也許正是因為形象不好,才失去了患者的信任。中國唐代名醫孫思邈曾對醫德作過精辟的論述。他認為,如果有人來看病,無論“貧富老少,關愛朋友,聰明愚蠢”,都應該壹視同仁。在診療中,雖然“再續前緣無處不在”、“絲竹近耳”、“山珍海味盡送”,但這是“治病救人”的基本醫德。同樣的道理,壹個語氣生硬、態度冷漠、作風散漫的法官,也不可能得到當事人的尊重和信服。解決個別法官行為不端、形象不佳的問題,必須從其內在的思想道德素質入手,固本培元。法官的職業道德應該用來約束和規範其職務行為。

法官職業道德不良的主要表現是:有的法官思想素質低,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人生缺乏目標;有的道德修養差,不珍惜法官榮譽,行為不檢點,影響法官形象。有的無知,有事業心,貪圖享樂,沈迷歌廳,打麻將,甚至夜不歸宿。上班的時候,心情抑郁,沒有意願;有的驕橫跋扈,特權思想嚴重,對當事人頤指氣使,把手中的司法權當籌碼,吃拿卡要,等等;有的人不註意自己的公眾形象,在公共場合談論具體案件,社會影響惡劣;有的甚至違反保密規定,泄露合議庭的意見,甚至審判委員會對案件的討論和法院對當事人的內部回函,造成了案件審理的被動;有的與律師、委托人串通,捏造“事實”,混淆是非,或者鉆法律的空子,錯誤適用法律;有的利用在法院工作的便利,充當訴訟經紀人,幹擾法院正常工作;有的工作嚴重不負責任、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決,群眾意見很大;有的人懶散,紀律松懈,上班遲到早退,中間“溜號”,自由主義嚴重。這些都暴露出我國法官職業道德建設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人民群眾對法院意見較大,司法社會公信力下降,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實現。

3.法官缺乏職業道德,自律不嚴,也容易成為司法腐敗的溫床。

法院隊伍中的壹些冤假錯案,甚至個別人員的司法腐敗,往往是其道德水準低下,忽視自身行為,逐漸發展演變的結果。壹些引起公眾強烈不滿的案件,往往是法官職業道德不良造成的。從表面上看,道德問題似乎不是什麽大問題,批評教育就夠了。從法院內部管理來說,容易疏忽和麻痹,但有些問題往往發生在“小節”上,從量變到質變,釀成大錯。從近年來法院系統壹些幹警違法違紀的案例來看,大部分幹警的職業道德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恰恰是這些不容易被註意到的缺陷,為腐敗提供了土壤。如果能及時發現,認真教育,迅速糾正,還是可以挽回的。因此,要對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從不良現象入手,從小事做起,防止進展緩慢,徹底鏟除腐敗的土壤。

第二,司法公正對法官職業道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和最終目標,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和法院改革都要圍繞這個核心目標來進行。因此,要把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法院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適應司法公正總體目標的要求。從根本上說,法官的職業道德是由法官的職業使命決定的,法官的職業使命是全力維護司法公正。最高法院頒布的《規範》從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約束課外活動等六個方面對法官職業道德提出了嚴格明確的要求,構成了我國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法官的獨立和公正是司法職能正常發揮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求。如果沒有獨立和公正,法官職業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廉潔的要求使法官排除了不當利益對公正司法的影響;遵守司法禮儀是法官職業活動的基本程序,有利於維護司法尊嚴,體現司法活動的文明和公信力,為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創造條件和環境;加強法官自身素質是法官永恒的職業道德義務;對於樹立司法公正的形象,維護司法尊嚴,約束法官職務外的活動也非常重要。

該守則還規範法官的官方和非官方言論、行為和活動,主要包括:

1.在司法公正方面,法官在審判活動中除遵守法官回避制度外,如果認為公眾在審理案件時可能對案件的公正判決產生合理懷疑,應當提出案件不予審理的要求;庭審期間,不得私下會見壹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不要因為他們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任何歧視;應避免主觀偏見、濫用權力和忽視法律,以確保司法公正。此外,為保證審判的獨立性,法官應當尊重其他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除非履行審判職責,經過正當程序,不得就二審案件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個人建議和意見;不得查詢其他法官承辦案件的審理情況及相關信息;避免被輿論不當影響。

2.在司法效率方面,法官應當全心全意地履行職責,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限,科學、合理、有效地安排和控制審判,盡可能縮短訴訟周期。法官不得因個人事務、日程安排或其他行為影響正常履行職責;要註意節省當事人的時間。

3.在嚴格自律方面,法官有抵制不正當利益的義務和廉潔的態度,不得直接或間接利用職務和地位謀取任何不正當利益。包括不接受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招待、財物和其他好處,不為獲得特殊照顧而故意公開法官身份,不利用法官身份獲取不正當利益。此外,法官應當如實申報財產,法官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應當與其職務和收入相符。

4.在規範法官司法職責以外的活動方面,法官應當謹慎出入社交場合、交友,不得從事不適當的社交活動,不得披露或者使用以法官身份獲得的非公開信息,不得參加營利性組織;法官退休後,應繼續維護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出現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懷疑的不當言行。上述規定,壹言以蔽之,是司法公正的要求,也體現了黨和人民、國家和社會對法官的期望和要求。

三、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建設壹支公正的法官隊伍。

法院隊伍建設的關鍵是提高法官素質,加強法官職業道德教育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效手段。法官職業道德建設是人民法院的壹項長期戰略任務。建設的重點應該是法官職業道德教育,讓每個法官都知道哪些行為是必須遵守的,堅決防止和制止不道德行為。法官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是向法官傳遞社會主義司法道德的原則、規範和範疇,為法官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礎。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通過教育逐漸形成的。通過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將法官對組織的責任轉化為個人內心的信念,增強自律自強的能力。即使在法律、法規、規章無法管理的地方,也能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謹慎獨立,在獨處、無人監督、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自覺遵守道德原則,實施自我控制和監督。

法官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法官的道德意識、樹立法官的道德信仰、培養法官的道德情感、鍛煉法官的道德意誌和養成法官的道德習慣五個方面。

1.提高道德意識是法官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對法官進行系統的社會公德和國家要求的法官道德觀念的教育和灌輸,使其深刻理解和認識社會公德和法官道德的原則、規範和範疇的內容和意義,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道德理解是道德品質的先導。沒有正確高尚的道德認識,就不會有高尚的道德行為,也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理解也是道德意識,或道德感。作為法官,從法律角度思考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也要學會從道德和良心上做人,不斷增強道德感。這樣,妳就可以不斷地糾正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

2.培養法官的道德情感是法官道德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所謂法官道德情感,是人們依據壹定的法官道德觀念,處理法官道德關系、評價法官道德行為時的壹種好惡情感。法官的道德情感是壹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影響著人們對某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的接受和拒絕。培養法官的道德情感,就是把抽象的、外在的法官道德知識轉化為個人內在的心理要求,這是確立道德信仰、形成道德品質的必要因素。

3.行使法官道德意誌是法官道德教育的重要保證。道德意誌是指壹個人在堅持道德原則、提高道德修養時,克服困難、排除幹擾的毅力和能力。在履行法官的道德義務時,有時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幹擾,如輿論的批判、親友的辱罵、當事人的糾纏、惡勢力的阻撓、行政權力的壓制等。面對這種情況,意誌不堅定的人會動搖、妥協、放棄自己的職責;而壹個意誌堅強的人,能夠堅定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壹個人的意誌是否經得起考驗,是其道德水平的重要標誌之壹。

4.確立法官的道德信仰是法官道德教育的核心。法官的道德信仰是指法官在審判實踐中表現出來的道德認識的清晰性、履行道德義務的自覺性和追求道德理想的堅定性。法官的道德信仰是在壹定的人生觀、世界觀基礎上,對已有道德的深化和升華,並內化為不可動搖的道德追求。

5.培養法官的道德習慣是法官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壹。道德習慣是壹個人內在道德要求的自然表達和表現,是衡量壹個人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良好的道德習慣是在長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中形成的,是從自覺的努力和監督中養成的,直至進入“習慣成自然”、“隨心而不逾矩”的境界。

以上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法官的道德知識是起點,法官的道德情感是心理基礎,法官的道德意誌是精神保證,法官的道德信仰是動力和源泉,法官的道德習慣是外在表現,* * *造就了法官的道德品質。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就是法官道德品質內化的過程。法官只有“自身德、本職德、社會德”,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司法公正。

誠然,雖然我們有法官職業道德的標準可循,掌握了法官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但由於我國法制建設尚不完善,法官整體素質不高,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要把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壹項長期的戰略工作來抓,堅持不懈,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實施機制。從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可以了解法官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並輔以有效的專業自律機制。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範法官的行為,如法官法規定的法官懲戒辦法。在此基礎上,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也要突出重點。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內涵非常豐富。只有抓住重點,才能帶動全局,事半功倍。我認為,法官職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的培養應該放在首位,這是實現司法職責的基本條件。作為法官,是否有責任心,是否有職業信念感和使命感,是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將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權利的實現,法官的形象,法官職業的聲譽和生命,最終影響到公正司法的實現。法官只有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拓創新,忠於職守,努力工作,才能保證司法職責的正常履行。隨著我國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國法官職業道德水平將不斷提高,壹支職業道德高尚、素質優良的法官隊伍將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上一篇:法律服務行業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如何運營?
  • 下一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名人法律制度有什麽關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