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麗水教育》(2019)第6期“名師視界”專欄。感謝主編,周老師,研究員,新同事老師,永遠的好助手王軍老師。
壹堂好的歷史課的標準是什麽?壹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如何從稱職走向優秀?我相信這不僅是很多同事經常問和思考的話題,也是他們努力的目標,更是外界對中學歷史教育圈的殷切期望。
在我看來,這種提問是孟子式的職業提問,包含了壹個歷史教師通過“技”的練習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再經過對“道”的追求,進入壹個“新境界”。
1962鮑勃?21歲時,迪倫寫了壹首歌《答案在風中行駛》,壹直流行至今,這也是他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關鍵作品。歌中唱道:“壹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男人。壹只白鴿要飛過多少海洋,才能睡在沙灘上?”它在壹定程度上顛覆了現有的成功定義,解釋了人生是壹個旅程,也可以鼓勵人們的職業生涯是壹個不斷學習、不斷追求變化和提高的過程。
壹、練習藝術:提高基本功
關於中學歷史老師的職業素養的思考,困擾了我20多年。斷斷續續,有意無意,或者心裏的壹個反思,或者對話中的壹個追問,我都沒有放過。
讀邁克爾?在富蘭系列教育著作的筆記中,他還記得下面這段他引用來建議教師捫心自問的話:“當初我為什麽選擇當老師?”老師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麽?能給我的工作帶來什麽?我希望我能留下什麽?怎麽做才能時時提醒自己,不忘良心?“不時地質疑和反思,是歷史的職業特點,所以也就成了歷史教師的職業思維特點。
在中青年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主動在公開課上授課或願意聽課的人——大多是學校的骨幹力量。作為壹個傾聽者,我有時會走神,有時會陷入沈思,覺得他們比“以前的我”要好得多,成熟得多,理性得多。在同齡人眼中,他們的課堂重視自己的形象和親和力,語言表達清晰,幾乎沒有任何知識性或科學性的錯誤,教學環節完整,課件精美,課堂控制能力強。於是,壹個詞,時不時地跳入我的腦海,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基本功。這些老師給我的第壹印象是基本功紮實。
中學歷史教師有哪些基本功?或者說,中學歷史教師的職業素養是怎樣的?帶著這個經常縈繞心頭的問題,我搜索了近幾年的學術期刊,有的認為中學歷史教師應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初步的國際視野和壹定的生活文化視野”;有的建議中學歷史教師需要進行“校本研究、專業學習、教師合作互動、參與校本歷史課程開發和定期反思”;有的主張中學歷史教師必須進行“有思想的閱讀和有意義的備課”;有的主張中學歷史教師要“通過教材分析的專題報告、試題分析研究,開展與教學相關的課題研究,參加教學競賽,組織閱讀沙龍”。
基於基本功和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我也提了幾個問題,壹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專業知識結構要“深”,閱讀面要“廣”,教學方法要“活”,歷史前沿要“看”,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要“熟”。
區中學歷史教師、研究者周先生受當代諸多教育理念的啟發,渴望引導青年教師的成長,從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設計了區高中歷史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三大環節:壹是筆試,主要考察參賽選手的教育學、心理學、課改思想、學科專業知識、命題和評價題;二是通用技能的展示,包括粉筆書寫(板書)、即興演講和課件制作,三是專業技能,即教學設計和模擬課堂教學。
“模擬課堂教學”的主題是“羅斯福新政”。這是高中歷史教學內容中的經典篇章。改革開放40年來,各個版本的高中教材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和肯定,呈現出豐富的色彩。總的來說,羅斯福“新政”有效解決了威脅美國乃至全球治理的“經濟危機”,是20世紀資本主義改革道路上的成功典範。客觀上也使美國在即將到來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成為世界“民主國家的軍火庫”。同時,這壹章也是近年來的高考命題熱點。壹線教師歷來對這壹章比較重視,所以考察“備課”和“教學”的基本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現行課程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內容、特色、功能,即“政策”是什麽,“創新”在哪裏,“效果”如何?在教學中,如果以“教材”為論據,可以圍繞三個關鍵詞展開。從“以教材教”的角度,即“源於教材,高於教材”,將設計理念提升到羅斯福的“人與事”(人勵誌,事在政新),並置於歷史背景中,與學生討論其“創新”,認識其“政治”,理解其“果”。縱向,即把新政放在美國乃至世界歷史的時間框架中,從其理念上看,前有自由放任,後有幹預主義;從它的背景來看,它正好處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與之有著不斷的糾葛。橫向,就是把新政放在與蘇德日比較的空間框架中。這樣的新政是20世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探索和不斷改革的壹部分,也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面對危機,基於自身傳統做出的選擇。這樣的“縱”“橫”把握,符合歷史學科對核心素養的時空觀念、歷史證據、歷史闡釋的要求。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個人認為本次比賽有很多亮點:
搭框架是上課高手的獨門絕技。就框架設計的提綱而言,二中老師以尤、姚、辛、郭四個字為指導,即找原因、引必要、析創新、議新政之果。線條的清晰感體現出驚人的有序性。
巧妙的預設是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伎倆”。在新政的模擬教學中,很多參與的老師埋下伏筆,問誰是新政,誰在主導,誰在加緊幹預,通過立法引出主角是美國政府,從而揭示了美國政府是從自由主義理論出發,從壹只“看不見的手”變成了“隱藏的或在場的手”。
隱喻是教師在教學中解決抽象理論或概念問題的常用方式,但往往存在恰當與不恰當之分。高三教師金小英借用了壹套常用的醫學語言,把“經濟危機”比作“美國病了”,把新政比作“藥方”,在評價它時比作“藥方”,可謂是精神飽滿,形神兼備。
清晰的概念是努力回家的守門人的獨門絕技。李中王麗老師強調,面對危機,前任胡佛“恪守傳統”,現任羅斯福則是從傳統中倡導“新政”。雖然是“倉促之章”,但它的實施引起了壹系列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給美國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後來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故事清晰分明,顯示了她頭腦清醒,思維敏捷的特點。新政幫助美國“走出低谷”,“渡過”危機,但不是強調“解決”危機,體現出她是壹個傑出的守門人。然而,她幽默的語言風格體現在用“沒事找事”這樣家喻戶曉的話來描述新政措施中的“以工代賑”。我相信這樣的老師正是學生在課堂上喜歡的類型。
註重反思是所有優秀教師的共同特征。教而不思則淺,思而不教則空。壹個好老師必須善於思考,善於反思。老師的成長=經歷+反思。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葉瀾指出:“寫壹輩子教案的老師,不壹定能成為名師。如果壹個老師寫了三年的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某省利中劉老師課後寫道:“與傳統的自由放任相比,“新政”“新政”在強化國家幹預,突出“強化”二字,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時代,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新階段,強調資本主義民主秩序的新運用,從而抓住了羅斯福新政的精髓。最後滲透了目前提倡的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鑒於教科書對‘新政’的評價主要持肯定態度,為了幫助學生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接受歷史真相,適當補充了批評‘新政’的材料。”李中省王麗老師反映:“對於教師來說,三年可以熟悉壹套教材,六年可以操作壹套教材,九年可以駕馭壹套教材,十幾年就可以遊刃有余。沒有他,只有手熟!而我也常常滿足於這種‘熟悉’。歷史博大精深,歷史課本所涉及的知識浩如煙海,妳所知道的可能連滄海壹粟都算不上,所以所謂的‘熟悉’不過是可笑的自大而已,每壹次競賽經歷都證實了這壹點。無錯教學充其量是‘熟練’的工匠之作,而有意義的課堂則是充滿智慧的靈魂碰撞,是大師的‘藝術’!所以我珍惜每壹次參加比賽的機會,讓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淺薄,有機會聽取真誠的建議,看到閃光的智慧。”
歷史老師在最“原始”的狀態下應該表現出什麽?這是我接到基本功比賽“即興演講”命題任務後,腦子裏的壹個疑問。很多年前,教育界的人經常引用這句話來簡要回答素質教育中什麽是素質:當妳離開學校,忘記了知識,剩下的就是素質。俗話說,大道至簡。作為壹個命題者,我堅持認為壹個中學歷史教師的素質涉及很多領域,但如果拋開壹切輔助技術和外在工具,在最短的時間內即興展示壹個歷史教師的“基本功”,我認為最簡單的措施就是:識人、議事、讀書。因此,根據抽簽結果,參加基本功比賽的選手分別獲得了三次“即興演講”:請給我們講壹個歷史故事,推薦壹本歷史專著或介紹壹個歷史人物。
省裏的譚娟老師介紹了壹個歷史人物:蘇格拉底。這是壹位突破智者派思想的大師,是壹位影響柏拉圖並使其形成“理想國”思想的領袖,是壹位用生命檢驗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智者和勇者,是壹位在“他所說的必須稱為希臘”的歷史回顧中繞不過去的人物,是壹位在雅斯貝爾斯眼中處於“軸心時代”、與孔子、釋迦牟尼齊名的思想家。
省裏的劉恒老師介紹了壹本很棒的書:《金枝》,作者是詹姆斯?喬治?弗雷澤(1854—1941年)。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之作,巫術與宗教起源的權威著作。據他說,這本書文筆優美,意思清晰,推理流暢,充滿了對世界各地風俗的描述,無數發人深省的觀點和評論貫穿其中。書裏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卻鮮有沈悶陳腐的氣息,讀起來趣味橫生,釋放起來又令人不忍。
二中的謝衍老師推薦蔣廷黻寫的《中國近代史》(1895-1965)。在導言中,她特別指出,蔣廷黻的書不僅明確了歷史的理論,而且在字裏行間顯示了作者對民族命運的關註,以及他對家園和國家的深厚感情。蔣廷黻也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先驅”。
略顯意外的是,三位選手被選中講述壹個歷史故事,可能是因為題目太寬泛,但未能充分展現歷史老師能講故事的基本功,也未能提煉和貢獻獨特的啟示,所以很可惜。
二,道之問:尋找新境界
“技”壹般是指方法和路徑,屬於器物和技術的層面,可以大致理解為“基本功”。“道”是指軌道、規律和壹切事物的根本原理。從“術”到“道”,即從方法論到世界觀,當壹個歷史教師掌握了“術”或“基本功”,能夠遊刃有余時,對“道”的追求就唾手可得了。此時對歷史課堂的追求,正是壹個歷史教師從稱職走向優秀、出類拔萃的途徑,這就需要從價值觀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歷史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壹個歷史老師能掌握“基本功”,也就是教學的“技巧”,頂多達到“工匠”的水平,能毫無問題地創出壹堂又壹堂的課。那麽,沒有缺點的課是好課嗎?無爭議的課是示範課嗎?沒有問題的課堂是完美的嗎?有時候發現在老師優秀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的問題都在課堂上解決了,但是在佩服的同時,往往會有壹種莫名的失落感。
很多年前,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歷史教學》邀請了很多同行,以壹堂好課的標準來寫文章。它的意圖不是討論壹個好班級的標準,而是引起人們對壹個好班級的要素的註意。壹個優秀的歷史老師的核心素養是什麽?總之,主題在於“找到更好的教室,找到更好的老師”。專門從事教育哲學思考的教育學者在這壹領域做出了更為超前的思考。
關於教室。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葉瀾早在《教育研究》第九期1997上就發表了題為《讓課堂煥發生機——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的文章,至今仍影響深遠,不失現實意義。在文章中,她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課堂教學只有師生的活力得到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才會有真正的生命。因此,要改變現有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狀況,就必須研究影響課堂教學中師生地位的諸多因素,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活動的充分豐富性,研究如何開發課堂教學的生命潛能。"
關於導師。他的弟子李政濤教授在《做壹個有生命的教育家》壹書中將教師分為四種類型:工匠、藝術家、儒家和哲學家。“壹個是工匠。如果把教學看成壹種技術,他的技術是天衣無縫的,成熟的,甚至是高超的。無論是學生還是“教”本身,都是他施展身手的原料和舞臺。他的工作是沒日沒夜地打磨自己的技能,他對自己的作品著迷,就像泥瓦匠面對自己的房子,鐵匠面對自己的劍壹樣。循規蹈矩的教學策略,學生優異的學習成績,各種教學獎項,都是匠人之作。人們在送花給他的時候,往往會在心裏感嘆遺憾。壹個工匠總會缺少兩樣東西:思想和激情。工匠的技術是沒有思想的技術,我們要的教育是有思想的技術,有技術的思想。更可怕的是,他沒有那種對生活無盡的激情。他常常在作品前微笑,然後甜甜地睡去。”“第二個是藝術家。他不僅充滿激情,而且富有藝術細胞。通過優美的語言,富有表現力的表情,手勢和動作,教學是藝術的,甚至是浪漫的。藝術家的課堂總是充滿活力,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對聽課充滿了興趣。但是,匠人的技藝恰恰是匠人的短板。藝術家的課可以很活躍,很生動,但有時也會迷失在隨意和馬虎中,教學效果也不壹定比工匠好。”“第三,儒生。具有傳統知識分子風範是其基本特征。他有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教育充滿熱愛,對孩子充滿溫暖,充滿奉獻和犧牲精神。他對所教的學科有著深刻的理解,堪稱這方面的專家。但他的局限也在這裏。他的視野始終在自己的學術世界裏。他對自己的形象定位仍然是壹根“蠟燭”,壹個奉獻者和壹個受害者。”“第四個是哲學家。他嘗試在思考和創造中教學,追求由思考深度和理念支撐的教學。壹個哲學家不滿足於只做壹個受害者,還要做壹個創造者和超越者。永遠不要停留在任何既定的成就面前,永遠不要停止追求受教育者生命和教育者自我生命的完善,永遠在理智與情感的相互交融中開展教育活動,實現教育行為的反思與重構。"
最理想的老師是集上述四類教師特質於壹身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會從優秀走向卓越。那麽,如何走向優秀,進而從優秀走向卓越,壹個歷史老師的教學,甚至壹些課的記憶,如何溢出除了應試、知識傳授之外的無形記憶、印象和影響呢?換句話說,歷史課堂教學超出普通意義的美是什麽?什麽樣的課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對學生產生終身不可磨滅的影響?至此,“境界”二字自然浮現在腦海。那麽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優秀教師的新境界在哪裏呢?
方孝孺詩曰:“探雅無窮意,乃幹坤妙詞”。王國維認為,詞優於境界論。境界,有些神秘的美,既是修養的體現,也是思想意識的反映,仿佛在描述壹個人,歷盡千山萬水,歷經滄桑,呈現出壹種內在的意境和外在的修養。“基本功比賽”結束後,來自某省利中的劉恒老師寫下了“五味雜陳”的感受:“酸酸的,四十多歲的人還要參加基本功比賽。甜甜,我每年都完成壹次“三年模擬五年高考”,和同學們壹起成長,筆試成績也不錯。苦,準備基本功比賽的時候,作為高三的班主任老師,我要陪著老婆孩子,陪著父母。忙到只能相信功夫在平時。辣,即興演講不知所雲,模擬課堂,想法和理想差距太大。”該省立中的譚娟老師也反映:“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因素。要想教得更精彩,更出彩,就必須讓自己的素養更深,把壹生都投入到探索和學習中去。比如妳教了三五年,有所收獲。妳認為妳已經到達了‘頂峰’。這種觀點太膚淺了。其實這個‘山峰’是活的,它的高度是隨著年齡和閱歷在上升的。而接近的唯壹方法就是閱讀和積累。只有爬上莫問高,才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態度。”作家麥家說:“人生就是壹個圓。有些人壹輩子都沒有走出命運畫的圈。他只是不知道圓上的每壹點都有壹條飛升線!”這是優秀青年教師相當焦慮和自省的心態的註解。
參加這次比賽的中青年歷史教師,已經是單位的骨幹,學生的依靠,事業的中堅,家庭的頂梁柱。壹切順其自然,無可厚非。但要想更進壹步,突破職業發展的舒適區,探索“道”的新境界,就必須找到新的支點,重新出發,重新起飛。
在“技”的修養之後,對“道”的追求油然而生。在中學歷史教師的卓越之路和新境界上,對比中學歷史的特點和本質要求,我認為:第壹,多讀專業書、教育書、經典著作和大家的著作;二是勤於寫作,教育敘事、教學反思、讀書心得、教學論文;第三,始終意識到課堂的本質、教育的起源、歷史和生命的意義;四是留白,課堂留白,難答留白,對話交鋒留白,未來期待留白。
好的歷史課沒有標準,但如果課堂上有壹些元素,哪怕是呈現壹兩個,都有助於追求歷史課的最高境界:思想張力、情感宣泄、思維碰撞、理性追問、詩意流動、對話欲望。奇妙的是,下課後,師生們依然心有余悸,期待著下壹節課。這樣的課堂,哪怕有壹些瑕疵或者缺點,又有什麽壞處呢!這樣的老師,即使有壹些無傷大雅的缺點,也配做壹個有魅力的老師。我期待能遇到這樣壹堂課,並樂在其中,這將是學生的歡迎,是同行的欣慰,是歷史教育的幸運。很期待遇到這樣的老師。如果我和他是朋友,我寧願請他當老師,為中國教書,傳承文明,創造教育。
英國教育家懷特海說:“教育應該向學生揭示偉大的真諦。”歷史教育更是如此,它肩負著傳承歷史和文明的重要使命。雖然從藝到道的追求任重道遠,從優秀到卓越的旅程漫長,但我已經覺醒,盡管我出發了,因為過程才是教育的全部意義。
有壹次在七年級的語文課上,我聽到壹位老師形象地講了壹篇課文,題目是《走壹步,再走壹步》(作者是美國的莫頓?Hunter),有下面這個片段,我至今難忘:“爸爸強調我壹次只需要做壹個簡單的動作,從來沒有給過我停下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機會。他壹直在告訴我,我可以做我接下來想做的事情。”
這麽問,只是個前言。
著名教育家、原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英民曾在壹個論壇上告誡教育界同仁:“優秀是走向卓越的最大障礙!”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警醒,相信也能引起同行們的自省,啟發大家尋求教育的新境界。
引用的文獻
1帕克?帕爾默,引自《變革的力量:深刻的變革,邁克爾?付蘭,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7頁。
第二章:好國家:高中歷史教師專業素質芻議——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思考,《歷史教學》2009年第7期。
3侯: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分析,《教師發展》第4期,2010。
4朱克:《論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途徑:閱讀與備課》,《歷史教學》,第210期。
5劉洪生:《探究中學歷史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困惑與專業成長》,《中小學教師培訓》第5期,2015。
6葉瀾:新課改2018第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