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防範采購風險的對策

防範采購風險的對策

防範采購風險的對策

作為供應行業的同行,我們都知道在工作中需要重點關註五個方面,其中風險管理和市場情報排在第壹位,可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那麽如何防範采購的風險呢?

1.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教育,提高素質。

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加強對員工特別是采購人員的培訓教育,不斷增強法制觀念,重視職業道德建設,依法辦事,培養企業團隊精神,增強企業內部風險防範能力,從根本上消除合同風險。

2、加強對材料采購招標和簽約的監管。

檢查物資采購招標是否按照規範程序進行,有無違規行為。采購部門和人員是否對供應商進行調查,選擇合格的供應商。是否每年對供應商進行壹次審查和評估。

加強簽約監管。檢查合同條款是否與政策和法律相違背,防止合同因內容違法、當事人不合格或超出經營範圍而無效;通過征信掌握對方的履約能力;嚴格審批那些不註重效益、舍近求遠、入情入理等非正常情況;審查合同條款是否齊全,雙方權利義務是否明確,是否有單項合同,手續是否齊備,簽字是否齊全。

3、加強材料采購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管。

全過程是指從計劃、審批、詢價、招投標、簽約、驗收、核算、支付、征用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管。重點是對計劃制定、合同簽訂、質量驗收、結算支付四個關鍵控制點的監管,確保不存在欺詐行為。全方位監管是指內控審計、財務審計、制度評估三管齊下。科學規範的采購機制不僅可以降低價格,提高物資采購質量,還可以保護采購人員,避免外部矛盾。

加強材料需求計劃和材料采購計劃的審核

審核企業采購部門的物資需求計劃,物資采購計劃的編制依據是否科學;調查預測是否有偏離實際的情況;計劃目標與實現目標是否壹致;采購數量、采購目標、采購時間、運輸計劃、使用計劃、質量計劃是否有保證措施。

做好合同認證審核

審查經濟合同當事人是否具有主體資格和民事權利行為能力。

審查經濟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審查經濟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

審查經濟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齊全,書面表達是否準確,合同簽訂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通過審計查證,及時發現並糾正合同訂立過程中的不合理、不合法現象;要求當事人補充遺漏的必要條款;修改明顯不公平的內容;制止利用經濟合同的違法活動,減少和避免經濟合同糾紛的發生。

審核合同臺帳、合同總結和信息反饋。

目前,合同糾紛越來越多。合同壹旦丟失,在處理時就會失去有利地位,遭受風險。因此,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建立合同臺帳,做好合同總結,向有關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真實的反饋信息,也是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風險的壹個重要方面。

加強物資采購合同執行中的審計

審查合同內容和交貨日期的執行情況,是否做好材料到貨驗收和原始記錄,是否嚴格按照合同付款。

審查物料驗收的實施情況,是否對采購、儲存和發放過程中的物料驗收進行控制。

審核不合格品控制的實施情況,及時記錄不合格品並采取措施。

重視違約糾紛的處理。違約糾紛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客觀存在。如果不及時處理,不僅企業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還可能加劇合同風險。

加強對物資采購績效考核的審核

建立合同執行管理各環節的考核制度,加強檢查和考核,將合同規定的采購任務和相關工作分解為指標和責任,明確規定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標準,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和個人,並結合經濟效益進行考核,盡可能規避合同風險。

  • 上一篇:14天花板級國產紀錄片
  • 下一篇:危險廢物非法轉運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