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戰爭的概念源於恩格斯的《德國農民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話題應該是在建國以後。在中國古代,農業壹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歷史上每當壹個朝代因為末期政府混亂導致社會危機,就會出現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起義。但是,推翻了上壹個王朝之後,歷史似乎開始了新壹輪的洗牌,這個世界只是壹個新的人來當皇帝。
1,什麽是農民?
中國古代的農民受到小農經濟的束縛,所以他們的生活狀況相對穩定。但不代表他們不會進步,生活方式是中國人的社會特征和文化類型,走向相應的向量從農民到地主,從人民到官僚,從山村到城市,從地方到中央,從窮人到富人,從傻子到學者。所以中國大部分起義農民都是為人民爭取“天下”的。當農民不是人生的目的。即使絕大多數人從事農業,他們的目標也是成為地主、大商人、官僚,升官發財,富而貴。所以,以農業為主的古代中國,並不是壹潭死水。相反,人們也想跳起來過超出自己條件的生活。
2.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主體。
最早反對中國歷史上大部分大規模起義都是農民戰爭或農民起義的是京都大學東方史系的宮崎太鬥。他認為,這些起義的主體並不純粹是在甘肅耕田的農民。相反,還會有壹些其他階層,比如商人、前官員、罪犯。可以說素質很多,連起義的領導者也絕不是農民。稱之為農民戰爭是不恰當的。邊肖本人實際上不同意這種說法。
迄今為止,關於農民戰爭研究的基本觀點主要停留在主體是否是農民的問題上。然而,問題是中國的農民是壹種什麽樣的存在。從秦朝到清朝,很長壹段時間,農民的身份從未在政治體系中確立。幾乎所有的社會管理手段也被政府用來保證國家和人民的治理。農民並沒有被確立和固定為壹個社會階層和政治身份。
比如太平天國的領袖有知識分子,洪秀全本人就是科舉失敗的代表,還有貧農、地主、商人、鴉片商、店員、藝人、典當商、木匠等。可以說有各種身份的人,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是農民。起義前,這些人只是偶爾靠這些職業謀生。如果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近代的職業太多,不好確定,那麽我們不妨看看歷史上壹些經典的農民起義領袖。
秦漢至明末的農民起義中,秦末陳勝為軍長,劉邦為亭長,前漢末赤眉的徐鉉為獄卒,後漢末的張角為道長, 隋末的史彌是封建貴族,竇建德是下級軍官,唐末的黃巢和王獻之是走私食鹽的人,元末的郭子興是商人,徐壽輝是小販,朱元璋也是行色匆匆的和尚,而明末的李自成卻是和尚,他們領導的起義幾乎都被視為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代表。 雖然他們有不同於農業的另壹種職業,但他們仍然屬於農民階級,因為他們沒有在更高的層次上步入隊列。而且在農民占主導的隊列中,因為領袖的問題而否定農民戰爭的性質,當然是不合理的。
3.農民戰爭中的皇權思想。
中國古代社會的壹個基本特征是官民關系非常鮮明。官員是人民的官員,領導人民。官僚社會的風氣在漫長的王朝政治中壹直占據主要地位。幾乎所有的人,從皇帝到基層官僚,都靠人民生活。人們需要納稅,不僅包括農民,還包括上面提到的商人和手工業者。可以說,在政府面前,人民的身份就是人民。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壹些商界人士,經常買官,或許是想改變自己的屬性,爭取上層。看來中國古代很流行權貴思想。
如果妳對古代歷史上的農民戰爭有所了解的話,在起義初期,幾乎所有起義的領導者都會自稱“真命天子、皇帝重生、皇帝後裔、自然皇帝、黃田朱升、彌勒佛、地王諸王、天王諸王、人間諸王、五百羅漢、佛母、紫星、大統領、大都督等”,先不說秦。
當時秦國統壹全國後,國家和社會的基本結構形成,皇帝-貴族,官僚-百姓占主導地位。這種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實行了很長時間。如果只是局部的小沖突,根本沒有起義的必要。所以,起義壹旦爆發,不打到帝都,就無法停止奪取皇帝寶座。隨著歷史的發展,可能會有壹部分人通過科舉考試從壹貧如洗變成大地主、大商人、將軍,或者成為官僚,但這畢竟只是少數人,但改變身份的想法並沒有在他們心中淡去。如果有機會,他們會選擇盡可能改變自己的狀態。
在中國古代社會,相對於貧富對立而言,官民對立是最重要的關系。官僚的驚人無能,財富的積累,小吏、官、兵的橫行霸道等等。,都是因為國家權力的絕對化才成為可能。官民矛盾自然存在,因為有時候政府自然會矯枉過正。歷代農民起義多以反對地方政府為起點,以反對這些地方政府的上層領導為終點,循序漸進。但很多時候,由於某些領導人的意識形態限制,雖然能打贏前期戰爭,卻沒有治理世界的能力。
暫且可以認為古代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起義中也有皇權,因為社會思想,這個皇權壹直存在。起義初期,當時皇權的既有政治制度是有偏差的,因為需要農民的支持。如果取得勝利,這種皇權加持很容易讓這些壹夜登頂的起義軍壹敗塗地,導致起義失敗。相反,如果能適當調整政策,比如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就是農民起義成功的典型案例。起義成功後,朱元璋盡可能地調整自己的政治策略,以適應新時代的統治,新時代的統治也趨向於向原有的皇權靠攏。所以我們往往認為“皇權”觀念在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形式中,往往是存在的,甚至是無法擺脫的。
中國古代社會,農民世代生活在分散、閉塞、落後的農村,每家每戶為壹個生產單位,男耕女織,個體經濟。彼此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小農經濟的生活方式限制了他們的政治視野,難以理解階級的壹致性。很難理解壓迫的根源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經濟體系。他們可以自發地反對直接壓迫他們的地主官僚和具體的賦役政策,但不能改變封建生產關系,不能打破破舊的政治上層建築。這種無法彌補的認識缺陷,表現在政治上對皇帝和皇權的迷信。千百年來,從陳勝、光武起義到明末農民戰爭,爆發了無數次農民鬥爭,但都是自發的鬥爭,往往只反對貪官,不反對皇帝,不反對壞皇帝,支持“好皇帝”。他們的起義領袖,可能是他們心中的好皇帝。可見,中國古代社會的農民,盡管官民對立,但並不排斥政治制度。這是他們早已習慣的政治模式,但是現有的官員已經破壞了這個模式,根本沒有人去破壞這個模式體系。自然皇權的觀念會壹直延續下去,但會變成壹種反復的東西,因為總有不當的官員,人民會不滿,矛盾會突出,自然會有爆炸性。
4.應該如何認識和研究中國古代的民變?
中國近兩千年來,歷朝歷代不斷爆發大規模民眾起義,這是歷史事實,只能說明中國古代國家和社會的基本結構在近兩千年來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古代中國人民經歷了無數次自然災害、大饑荒、戰爭、內亂和動亂,以及大規模移民等災難性事件。為了生存,自然要形成超越善惡的社會體系。這種社會制度壹直依賴於遷徙、乞討、走私、黑市、掠奪、拐騙、綁架、訴訟等商業的、武裝的、秘密的結社,以土地為界,劃分勢力範圍,相互聯合,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善與惡交織在壹起,形成了人民的文化。如果只定義為刁民,絕對不符合歷史規範,對這些人也是公平的。
中國古代的起義、內亂、內戰、戰爭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破壞力極強。由此帶來的社會結構變化、人口流動、精神創傷和經濟惡化是不可想象的。然而,這些起義和戰爭不僅導致了中國社會的停滯——中華文明的衰落和中華帝國的衰落,另壹方面,它們也導致了王朝的更新,融化了民族之間的歧視、對立和鬥爭,也破壞了地區之間的隔離、分裂和鬥爭,以及貧富之間的差別歧視。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再生和社會的進步。在打破壹些舊制度的內容下,新統治者積極變革,滿清時代發展的條件使社會能夠滿足這些剛剛經歷災難的農民,從而重新穩定了天下。
對民眾起義的研究不能只關註其局限性。民變自然有其不妥當之處,但從古史的整個進程來看,每壹次民變之後,社會總會經歷壹些變化,所以我們要對當時的統治者有所警惕,他們需要做出壹些改變。不上進,就會像那些朝代的最後壹代壹樣被推翻。古代的例子加深了我們對民眾起義的理解。
5.摘要
農民壹直是古代社會的主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農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雖然我們常說所謂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史,但是大量的史書記載充分證明了歷史的主體是人民,也就是當時的農民。只有正確理解這些人在當時的思想內涵,如果只是以皇帝為統治者,研究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當時的時代特征,更準確地把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