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封建統治的巔峰是什麽時候?

封建統治的巔峰是什麽時候?

千百年來,“貞觀之治”壹直是人們所稱道的封建治理典範。“貞觀之治”的內涵非常豐富。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所有封建行政的共同特征。初唐之所以出現“貞觀之治”,反映了封建社會盛衰中的壹些基本規律。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稱帝,改貞觀。貞觀時期,李世民以隋朝覆滅的教訓為借鑒,註重推進統治階級內部的民主,按照“民本”的思想原則治理國家。社會政治、經濟、對外關系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被後人稱為“貞觀之治”。

看到楊迪拒絕進諫,壹意孤行,最後以亡國告終,唐太宗很欣賞魏徵的壹句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鼓勵他的臣下說出來,註意打開他的心扉,並對可訓練的事物持開放態度。為了博采眾長,他還完善了壹些制度,將封建時代“君臣同治”的民主努力制度化。

貞觀初年,剛當上皇帝的唐太宗對群臣說:“壹個人要想看清自己的臉,必須有壹面鏡子;如果壹個君主想知道他的錯誤,他必須求助於忠臣。如果君主認為他是有德的,他的官員是不正確的,他將陷入危險和失敗的狀態。而君主壹旦喪國,臣子也不可能自救。盡管楊迪非常聰明,他拒絕抗議,他的臣下保持沈默。結果呢?他死在自己的國家,他的大臣余士奇等人也很快被殺。這壹切都發生在不久前,妳們都看到了。以後發現我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壹定要坦白說。”他還說:“壹個正直的君主任命奸臣,不能為國家帶來和平;效忠邪惡君主的忠誠臣子無法給國家帶來和平。只有正直的國王遇到忠臣,天下才能安定,就像魚得水壹樣。雖然我不聰明,但我很幸運有妳的指正和補救。我希望妳誠實坦率地說話,讓世界和平。”他曾問大臣魏徵:“壹個皇帝怎麽會有智慧,怎麽會昏庸呢?”魏徵答:“聽之明,偏心暗。”意思是,多聽各方面的意見,妳就會有智慧;如果妳相信壹方的話,那就暗淡了,引用歷史上的壹些例子來說明。唐太宗聽後非常欣賞,並註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聽,防止有失偏頗。

像唐太宗壹樣,唐太宗外表令人生畏,表情嚴肅。當他的副手們見到他時,大多數人都戰戰兢兢,舉止不當。有的準備提意見,但遇到他就慌慌張張忘了提意見;或者說,他雖然開了口,卻語無倫次,語無倫次。唐太宗知道自己表情太凝重,每次上朝都盡量做出壹副和氣的樣子,讓大家都敢說話。有壹次,他寫信要把壹個叫袁的律師處死。當時主管刑法的大理寺孫上書表示反對,認為這是量刑不當,袁律師罪不至死。唐太宗見孫說得有道理,就接受了批評,把價值百萬的蘭陵園賜給了孫公主。有人說獎勵太厚。唐太宗說:“我稱王以來,從來不敢批評國家大事。這次賞孫,就是鼓勵大家關心國家大事,多提意見。”當寫信建言的人多了,內容和條款增多,唐太宗就把它們貼在殿墻,出入都要觀看和思考,以便盡可能詳細地了解情況,改善國家大事。有時他直到午夜才能入睡。

君與臣之間,臣敢提壹般意見,君能接受。壹些重要問題敢說的人少了,尤其是敢說出來的人,因為君主很難接受,否則會招致殺身之禍。針對前代的這種情況,唐太宗提倡手下官員敢於“評衡”。他說:“做壹個英明的君主不容易,做壹個忠誠的仆人也不容易。我聽說龍可以被馴服和降服。但是它的下顎下面有壹個逆鱗,碰到它會死人。君主也是。我希望妳不要避免違反尺度,我永遠不會忘記妳的意圖是公平的。”他說了這話沒多久,陜縣縣令黃富德就寫了壹封奏章,言辭激烈,“觸及逆鱗。”唐太宗看後大為惱火,認為這是皇甫德深有意汙蔑朝廷。這時,魏徵勸道:“從前賈誼給漢文帝寫過壹封信,信中說‘有人可為君泣,有人可為君嘆’。自古以來,寫壹本書通常是緊張而緊迫的。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觸動人心。”唐太宗壹聽,才知道原來是給了皇甫德深20匹帛。

在貞觀時期敢於進諫的大臣中,魏徵最為突出。據統計,僅魏徵在此期間就提出了200多項抗議。因為魏徵不僅敢諫,而且能諫,只要他確定是正確的意見,就堅持到底,毫不畏懼,毫不退縮,這往往使唐太宗無法下臺。但唐太宗還是喜歡魏徵進諫,只要是正確的意見,他大都接受,不管高興不高興。有時我不得不屈服,因為害怕魏徵的正直和毅力。有時候我做了不該做的事。當我遇到魏徵時,我在開口之前立刻停下來,或者我很快承認我不應該這樣做。有壹次,魏徵從外面回來,看見皇帝的戰車已經準備好了,好像要出去。不知何故,他停不下來。魏徵見了太宗,便問:“聽人說,陛下要去南山,戰車已經準備好了。為什麽不突然去?”太宗笑著說了實話:“我怕妳生氣,就停了下來。”還有壹次,魏徵在法庭上說了壹句粗魯的話,這讓唐太宗在大臣們面前丟盡了臉。回到後宮後,他反復說:“這個鄉下人好可惡,我壹定要殺了他!”長孫問為什麽,她立即穿上禮服,向唐太宗道賀,說:“古人說明君出義臣。現在魏徵如此正直,說明陛下英明!”唐太宗聽後,化怒為喜,對魏徵壹如既往。魏徵死後,唐太宗非常悲傷。他曾感慨地說:“用銅為鏡,可以把衣服拉直;以史為鑒,可以知道壹個國家興亡的真相;以人為鏡,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現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壹面鏡子。”

為了更好地達到博采眾長的目的,充分發揮各級官員的作用,唐太宗還在制度上做了壹些改進。他命令五品以上的北京官員輪流在中書省值班,以便隨時召見,商議政務。在處理壹般政治事務的程序中,要求中書、門下兩省官員充分發揮相互監督的作用;所有負責起草文告的軍務,都應該發表意見。聖旨寫好後,要經過中書侍郎和中書官令的審核,再送省政府審批。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要辯出來,不能馬虎。他還明確指示,宰相入閣議軍務時,必須讓諫官、史家參加,既讓他們當面提出批評建議,及時糾正偏差,又便於他們掌握第壹手材料,記錄下來作為後人的教訓。

由於君臣相處融洽,談吐廣泛,貞觀時期的決策相對民主、科學,符合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對“貞觀之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太宗深知“政治上最重要的是得人”,把選拔優秀人才作為首要職責,十分重視各種有用的人才。他強調要堅持正確方向,德才兼備,不避私仇,註重品德,加強教育。特別註意任命接近人民的地方官員。科舉制度的進壹步完善和實施,也為廣泛選拔人才開辟了重要途徑。貞觀的朝廷和地方可謂“文武雙全,人才濟濟”。

早在輔佐父親晉陽建立唐朝、統壹全國的戰爭中,唐太宗就十分註重籠絡人才。當了皇帝,他深深體會到“為政固然重要,但得人而用之,而不用其才,則難以達到治國之道。”只有選拔壹大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就天下之大治。他不僅把選拔人才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還多次告誡宰相們,要把選拔人才放在第壹位。貞觀年間,他頒布了五條求賢的詔令,心情十分迫切。

貞觀二年(628年),他曾對宰相方和杜如晦說:“作為臣子,妳們要替我分憂,幫我辦事。聽得遠看得廣,求訪智者。最近聽說妳壹天就審理了上百起訴訟。如果我不能閱讀所有的官方文件,我可以在哪裏幫我找到壹個智者?”於是下旨,壹切瑣事都由左右丞(仆從的下屬)處理,讓丞相騰出時間去訪賢求才。當時的宰相馮德毅很長壹段時間都不推薦人。太宗問他,他說還沒有找到有才能的人推薦。唐太宗憤怒地批評他說:“前代賢明的君王用人才就像用器皿壹樣,用其所長,不借用其他朝代的人才。都是當代選拔人才。能不能等夢到傅說(商朝名臣)遇到呂尚(周朝名臣),再來治國?哪個朝代都沒有人才,只是沒註意就錯過了。如果妳自己都不認識人,怎麽能誣稱我這輩子的人沒有人才呢?”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命百官上書,議朝政得失。唐太宗既高興又驚訝,中郎將張合演的20多件事都符合國家大事的實際,因為張合這個不涉經文的武將,不會有如此高明的見解。壹問才知道是長和家食客馬周代寫的。於是,馬上召見了馬周。談過之後,發現他確實是個人才,就任命他為省官。同時,唐太宗賞給昌河300匹上等帛,作為對他能發現人才的獎勵。馬周見事敏捷,明辨有機,知事理,通融直言,深受唐太宗喜愛和重用,成為貞觀時期著名的樞紐大臣。

唐太宗在求賢若渴中,十分註重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不謀私利,不避個人恩怨。他多次強調:“用人必須以德、以識為基,選拔人才要慎重,不可亂用。用壹個好人,其他的好人都會來;有了壹個壞人,其他壞人就來了!”凡是賢惠有才的,不分輩分、職位、私交,都可以接受。“宣武門之變”後,東宮太子群中想謀害唐太宗的人有數百人,但他並不在乎這些,依然重用他們。如“玄武門之變”中東宮群臣薛萬徹帶兵攻秦王宓,失敗後逃往鐘南山。唐太宗把他請回來,封他為自己手下的將軍;魏徵、王玨、韋庭等人都是太子集團中的重要謀士,都受到唐太宗的重用,成為貞觀名臣。當有人要求重用唐太宗為秦王時皇宮的全部舊本部時,唐太宗說:“我以天下為家,不能與舊本部為私。我只能任人唯賢,不能以新老親戚為標準。”

針對官員不註重道德修養、奢侈古怪的情況,他接受了魏徵的建議,強調要以大義教育官員:加強“忠”的教育,使他們成為像龐龍、比幹那樣的忠臣;加強“孝”的教育,使他們成為像曾參、子謙那樣的孝子;加強“言”的教育,使他們像微生、詹勤那樣信守諾言;加強“誠”的教育,使他們成為像伯夷、舒淇那樣的誠實人。而且壹再要求把公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把仁義作為區分善惡的標準。通過考察官員的是非,可以確定他們的職位,並根據他們所擔任的職位,了解官員工作的利弊,戒浮誇,重實績。

在山水畫中,唐太宗特別註重對刺史、縣令等親民的地方官員的選拔。他說:“我每天晚上經常在人民群眾中思考事情,有時到深夜也睡不著。”我最擔心的是總督和秘書處是否有能力安撫人民。所以我把他們的名字寫在屏幕上,我經常坐著躺著的時候看著他們。如果誰做了好事,我會記在他的名下,如果他做了壞事,我也會記下來,作為晉升和處罰的依據。我住在深宮,看不遠,聽不遠。只有總督和秘書處受委托。這些人決定了國家的安全,特別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他規定地方官員每年年底要向北京匯報壹次工作,由吏部負責考評。根據他們的政治成就,他們應該決定等級和晉升。貞觀八年(634),又派遣李靖等13人作為大使,巡視全國各地,以提拔有功官員,懲罰失職者。

為了擴大選拔人才的渠道,貞觀年間,唐太宗改進了科舉制度,增加了科目,擴大了考生的範圍和人數,讓更多的人通過科舉大顯身手,進入國家機構。有壹次,唐太宗來到大門口,不禁笑著高興地說:“天下的人才都落到我手裏了!”"

由於唐太宗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貞觀年間,羅誌產生了壹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人才輩出,文武雙全”的局面。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唐太宗命畫師在靈巖閣上畫了24位英雄,他們是傑出的代表。他們是無極、方、杜如晦、、、、高士廉、李靖、小李、段誌紅、、瞿土同、尹開山、柴紹和常石。此外,還有著名的文士姚思廉、盧德銘、孔、顏師古等。傑出書畫家歐陽詢、褚遂良、顏等。阿史那隼,壹位傑出的少數民族將軍,愛好音樂,性格倔強。這些謀士、學者都為貞觀統治的形成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都生動地體現了貞觀統治中“仁賢”的顯著特征。

唐太宗在《武德法》的基礎上,制定了《貞觀法》等法令、模式和形式,立法空前完備。他註重帶頭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統壹性和穩定性;強調賞罰分明,不自私;量刑要慎重,要經過多次審查和反復。在任時多次受到懲罰,罪犯能自覺服刑,成為“貞觀之治”的又壹特色。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即位後不久,就命戊己、方等。以高祖時期制定的《武德法》為基礎修訂新法,完成於貞觀十壹年(637年)。《貞觀之法》與《武德之法》相比,充分體現了唐太宗寬大、簡約、統壹、穩定的立法指導思想,尤其是在刑罰方面。另外還訂了1546條,主要是關於國家各種制度的法規:修改了武德九年制,將3000條簡化為700條,稱為格,具體規定了文武官員的職責範圍,作為考核的依據;最後制定出尚書省各部及寺廟、監獄、警衛的工作條例,稱之為表格。法律、法令、形式、形態的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當時朝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封建國家的立法工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備程度。

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唐太宗十分註意維護法律的統壹和穩定。他曾說:“國法不是皇帝的法律,而是天下人民都必須遵守的法律。因此,壹切都必須服從法律。”他壹再強調,法律壹旦制定,就必須嚴格執行,不能輕易更改。否則會讓人無所適從,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司法人員難以記憶和掌握,容易引發問題和矛盾。他非常註意以身作則,帶頭維護法律的統壹。貞觀初年,他發現候選官員中有不少騙子,於是用法令讓騙子投降,不投降的判死刑。不久後,他發現有騙子從第壹個,他要殺了他們。這時,大理邵青戴舟出來說,根據刑法,他只能被判處流放。太宗當時大怒,說:“妳是守法的。妳要我違背對世界的承諾嗎?”戴周接著說:“哎,那是壹時氣憤放出來的;法律是國家對世界的信仰。陛下對騙子非常生氣,想要處死。知道他不能這麽做,就按刑法處理。這就是忍小恨守大信的美德!”太宗聽後覺得有道理,說:“妳能這樣執法,我擔心什麽!”為了維護法律的穩定,他不僅強調命令要慎重,而且不能輕易更改。他也反對前代人輕易赦免罪行,妄圖慈悲為懷的做法。他說:“寬恕之恩只給予不遵守法律的人。古語有雲,‘小人之福,君子之禍’,‘壹年赦免兩次,好人不作聲’。種了雜草就傷了幼苗,給了犯法鬧事的人善意就傷了好人。諸葛亮統治蜀國十年,蜀國統治;梁武帝每年大赦幾次,最終還是翻船了。給予小恩小惠的人傷害了大德。所以,既然開始下雨了,我就再也不發赦免令了。據史書記載,唐太宗的妻子長孫病重。皇太子對王後說:“現在所有的藥都用完了,我想請父親發布大赦令。並讓人出家拜佛,讓妳受神靈保佑。”長孫皇後深知唐太宗的本性,不允許太子向唐太宗提出要求,認為這是無濟於事的。

唐太宗在帶頭維護法律統壹穩定的同時,強調賞罰要公正嚴明,不能徇私。他的叔叔李道宗,江夏王,是開國元勛,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壹旦犯了罪,就被依法免除公務、斷城,鋃鐺入獄。唐太宗的兒子李恪因為打獵踐踏農民的莊稼。劉帆寫了壹封彈劾他的信。李克不同意,認為父親不會和他打交道。沒想到,唐太宗不僅罷免了李恪,還砍掉了他的300塊封地。周敏巡撫高增生是唐太宗的老部下。作案後,有人在太宗面前為高說情。太宗曰:“晉陽起兵以來,多有功臣。如果現在不處理高增生,以後國家的法律法規就沒法執行了。凡是對朝廷有貢獻的人,我都不會忘記,但誰要是犯法,就要依法處理。”嚴厲批評調解人。貞觀初年,淮安王李申通作為宗族,在自己面前拒絕接受方和杜如晦的賞賜。唐太宗對叔父說:“開始打仗時,妳先反應,但也是為了避免妳的災難;竇建德攻打山東的時候,妳們幾乎全軍覆沒;劉黑闥再造反的時候,妳就跑了。方等人運籌帷幄,坐鎮天下,賞其功德,應在君之上。我叔叔雖然是國家的至親,但我不能以個人的善良來回報他!”所以每個人都完全被說服了。

對於定罪量刑,唐太宗反復強調要慎重行事。貞觀元年(627),他對朝臣說:“人死不能復生,執法須寬而簡。古人說賣棺材的人希望年年有瘟疫,不是因為討厭人,只是為了利益。現在監獄的負責人辦案壹定很嚴格,想應付考核,想升職。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他還說,古代審理訴訟時,問的是三槐、九極等官員。現在,三公、九卿就是這樣的官員。從現在起,被判死刑的,必須由中書省、廈門省四級以上官員以及尚書、九卿來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冤假錯案和量刑過重。壹旦發現錯案,唐太宗要求糾正,並註意從中吸取教訓。貞觀初年規定死刑要報中央三次才能執行。貞觀五年(631),唐太宗誤殺了程大利張雲谷,後來又誤殺了巡撫呂祖尚,悔之晚矣。在為死者平反的同時,他下令死刑在北京打五遍,在地方打三遍。後來聖旨說,在北京各執法處,最近請犯死罪的人來處刑。雖然重播了五次,但是壹天就重播了,根本沒有時間認真思考。重播五遍有什麽用?即使有後悔,也為時已晚。從現在起,北京市要求執行死刑的主管部門,三天內要重復五次,地方仍要重復三次。在具體的定罪量刑上,唐太宗更註重儒家倫理來衡量輕重,貫徹“德為政教之本,刑為政教之用”的基本原則。貞觀五年(631),他親筆上諭,告誡執法人員:“最近只按規定審理案件,雖情有可原,卻不敢減少。他們完全按照規定辦事,有些怕委屈。即日起,門下省按規定判死刑,若情有可原,應錄下播放。”所謂的情有可原,大多是禮與法的矛盾造成的。要求履行是以儀式為標準,而不是以法律為定罪量刑的標準。

因為唐太宗以身作則,依法行政,賞罰嚴明,不徇私情。貞觀時期的法制狀況明顯好於前代,社會穩定,吏治相對清明,犯法的人少,被判死刑的更少。貞觀三年(629年),全國只有29人被判死刑,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刑罰措施”的最高標準(即可以免除刑罰)。貞觀六年(632年),中國死囚***390人。這壹年年底,唐太宗探監時,對他們大發慈悲,下令將他們全部釋放,與親人團聚,並同意明年秋季回京重審。第二年秋天,所有390人都按時回來報到,沒有人逃跑。唐太宗非常高興,他們所有人的死罪都被赦免了。對此,後人也批評他違法亂紀,沽名釣譽,有害無益,甚至懷疑他事先做了工作,制造了假象。但也反映了“貞觀之治”中的法律條件之壹。

面對隋末因戰亂饑荒而人口銳減、經濟開放的局面,唐太宗繼續推行均田制、租佃調節制等有利於當時經濟恢復和發展的經濟制度。註意輕交稅,不要錯過農時,興修水利,增加戶籍,發展生產。同時,大力戒奢崇簡,精簡機構,減輕人民負擔,節約財政支出。貞觀時期,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呈現壹派太平景象。

隋末的戰爭和饑荒造成人口銳減,經濟蕭條。雖然在唐太宗即位的唐高祖時期得到了壹定程度的恢復,但形勢依然嚴峻。貞觀初年,霜災旱災接連不斷,米價昂貴,饑荒遍地,流民遍地。面對這種情況,唐太宗大力推行武德時期頒布的均田制和租佃調整制,在有限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平均土地,使流亡人口回到家鄉,從事農業生產,發展經濟,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唐太宗深知隋末農民起義主要是“苛捐雜稅、貪官汙吏、饑寒交迫”造成的。他反復引用“此者,舟也;庶人,水也;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告誡自己,並對侍臣說:“君主必須首先保護人民。如果他害民養己,就像割大腿上的肉填肚子。雖然他的肚子飽了,但是人還是會死的。”因此,他積極推行輕稅寬民政策,促進農業生產的迅速恢復和發展。山水畫登基之初,就宣布對全國遭受嚴重戰爭和饑荒的地方免除壹年租稅和兩年租稅。盡量減少徭役的招募,盡量改壹些農閑時不得不招募的徭役。他壹度想征召中年男子(18歲以下的人)當兵,想建洛陽宮,但都因為臣下的勸諫而被叫停。貞觀五年(631)二月,皇太子李承幹到了13歲,要舉行加冕典禮,招募地方官兵做儀仗隊。唐太宗認為當時是農忙季節,儀式會影響農事,於是下令在農閑時於秋季舉行。在唐太宗的大力倡導下,貞觀初年,關中、河南原有河道相繼恢復,並修建了許多新的排水引水工程。鑒於當時全國人口銳減,唐太宗下詔規定:民間男年滿20歲,女年滿15,尚未結婚的,由州縣官員負責幫助其成親;如果家裏窮,結不了婚,村裏有錢的家庭和親戚會幫他們結婚,婚姻和戶口的增減會列為考核當地官員政績的重要內容。

為了有效減輕百姓負擔,貞觀年間,唐太宗還註重從自身做起,大力戒奢倡簡。他即位後,仍然住在隋朝的舊宮殿裏。雖然大多年代久遠,但貞觀初年並未翻修。他患有氣病,住在潮濕的老宮裏,容易復發。壹些大臣建議他在這塊地上建壹座新的宮殿,但他沒有同意。為了減少宮裏的開支,他曾經壹次性放出3000名宮女。同時嚴禁厚葬,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員和貴族必須遵守。為了給手下人樹立榜樣,他在布置自己的陵墓時,親自制定了規格,“以山為陵,容棺。”他下令禁止地方官員向稀世珍寶進貢,以防擾民。有壹年,工部尚書段倫帶了壹個叫楊思琦的能工巧匠入宮做木偶戲(木偶)取悅太宗。唐太宗非但沒有接受,反而嚴厲斥責了段倫,並免去了他的官職。由於唐太宗的大力倡導和實踐,貞觀前期逐漸形成了節儉風氣,出現了壹大批以節儉著稱的大臣。比如戶部尚書戴周,壹生住在破舊的房子裏,死後甚至連祭祀的地方都沒有。壹代名臣魏徵,做了壹輩子官,家裏連個中堂都沒有。他病重的時候,唐太宗親自去看望他,看到這種情況,就命人給他蓋房子。

貞觀初年,為了理順政府機構關系,加強地方控制,提高行政效率,唐太宗合並了許多縣、省,把中央政府從7000多個精簡到600多個。客觀上,這也有利於節約國家財政支出,減少浪費,減輕百姓負擔,為後人所稱道。

每當發生水災、旱災、霜凍、蝗災等自然災害時,唐太宗立即意識到將會發生的各種險情,迅速實施各種“荒政”,解決人民的問題。如命令災區迅速開倉救災;允許人們在其他地方“吃飯”;由政府出資,因為災難而出賣自己的人被贖回,回到家人身邊。有時,主要是由於饑荒和重稅,壹些地方出現了小偷。當有人主張重刑時,唐太宗說:“老百姓之所以走上這條路,主要是因為賦稅太重,官員貪得無厭,饑寒交迫,不得不偷盜。我們要以此為鑒,輕忽薄稅,去奢省儉,選清官,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那誰去偷去偷,哪裏用得著什麽重刑?”有壹年,蝗災嚴重,唐太宗入宮發現了蝗蟲。他撿了幾個,禱告說:“老百姓住在山谷裏,妳卻把它吃了。我寧願讓妳吃我的肺和腸。”他舉手要吞蝗蟲,旁邊的人勸道:“這是害人精。吃了可能會中毒生病。”唐太宗說:“我要為百姓承擔饑荒,我要避免任何疾病!”說完就把蝗蟲吞進了肚子裏。據說那年沒有發生蝗災。

由於唐太宗實施的這壹系列積極措施,貞觀年間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貞觀三年(629年)以來,全國農業大豐收,糧價下跌,從1帛到1鬥糧食,到1帛到10鬥糧食。社會秩序趨於穩定,過去壹批批無家可歸的災民不見了,人們開始安居樂業。全國戶口從漢高祖武德年間的654.38+0.8萬增加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的380萬,增加了654.38+0倍多。雖然全國發展不平衡,但總體呈上升趨勢。《貞觀史傳》中期,牛馬遍地,豐衣足食,夜不閉戶,壹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唐太宗註重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妥善處理民族關系。對突厥、高昌等地的軍事攻擊。維護了邊疆的安寧,打開了民族交流的通道,為民族融合創造了條件。在以“親密”的形式友好共處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壹時期,唐朝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擴大,影響深遠。

漢族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關系壹直是歷代統治者非常重視的問題。貞觀初年,唐太宗註重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隨著國力的逐步增強,他發動戰爭統壹邊疆,維護國家和平,妥善處理與邊疆各民族的關系,為建立和鞏固強大的多民族大唐帝國奠定了基礎。

東突是對唐朝威脅最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唐朝初年,東突支持和鼓勵北方分裂勢力,阻撓統壹,騷擾內地人民。唐太宗剛登基的時候,東突厥可汗率領二十萬騎兵突襲長安,壹路打到長安附近的渭水橋以北。唐太宗以其足智多謀、果斷無畏的精神,震懾了突厥李傑可汗,兩人在渭水橋上殺了白馬,與天庭結盟,突厥暫時撤退。此後,唐太宗加緊備戰工作,充分利用突厥內部的矛盾,與薛延陀結盟,使突厥的另壹個首領吐谷渾汗加入唐朝。貞觀三年(629年)十壹月,唐太宗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為都統,率領李世王紀、柴紹、薛萬徹等將領,大軍654.38+萬,分兵4路討伐東突。李靖善戰,唐軍大獲全勝。瓦萊麗汗在戰敗後前往吐谷渾途中被活捉,東突被滅。唐朝統壹了北方邊境,收復了從陰山到沙漠的廣大地區,解除了東突對中原的長期侵擾和威脅。同時,也使東突淪為奴隸

  • 上一篇:房產審批和建設有哪些工作程序?
  • 下一篇:119消防演習活動計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