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場白
第壹章引言
1.1信息
1.2信息定義
1.3個人信息保護
1.4國際個人信息保護狀態
第二章個人信息的基本概念
2.1個人隱私
2.2網絡隱私
2.3個人數據和個人信息
2.4法定名稱的使用
2.5個人信息的特征
2.5.1個人信息主要特征
2.5.1.1主體的認知和實踐
2.5.1.2主體自然人的定義
2.5.2個人信息的可識別特征
2.5.2.1個人信息構成
2.5.2.2個人信息的屬性
2.5.2.3直接識別和間接識別。
2.5.3個人信息的價值特征
2.5.3.1自然人個人利益
2.5.3.2虛擬空間的個性興趣
2.6個人信息的分類
2.6.1個人信息類別
2.6.2公開信息和秘密信息
2.6.3自動加工和非自動加工
2.6.4敏感信息和瑣碎信息
2.7個人信息保護類別
第三章個人信息管理機制
3.1管理功能
3.1.1管理的概念
3.1.2管理功能
3.2個人信息保護管理系統
3.3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機制
3.3.1最高管理者
3.3.2機構和職能
管理體系
3.3.4宣傳和教育
第四章個人信息保護機制
4.1侵犯個人信息
4.1.1網絡應用中的個人信息侵權
4.1.1.1網絡的基本概念
4.1.1.2谷歌的影響力
4.1.1.3 cookie的作用
4.1.1.4木馬和肉雞
4.1.1.5侵犯個人信息收集利用
4.1.2現實生活中的個人信息侵權
4.1.3社會工程和個人信息侵權
4.2個人信息所有者
4.2.1個人信息主題
個人信息管理器
4.3個人信息保護原則
4.4個人信息收集
4.4.1基本概念
4.4.2個人信息收集的特點
4.4.3個人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手段
4.4.4個人信息收集的分類
4.4.4.1直接收款
4.4.4.2間接收款
4.4.4.3的敏感信息收集
4.5個人信息處理
4.5.1個人信息存儲
4.5.2直接處理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的提供
4.5.4個人信息委托
4.5.5超出收集目的的處置
4.5.6二次開發和交易
4.6個人信息保護安全機制0
4.6.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物理安全
4.6.3安全管理機制
技術安全
4.6.4.1風險管理
技術管理策略
社會工程管理
4.7個人信息保護模式
4.7.1行業自律模式
法律保護模式
第五章個人信息保護的應用
5.1電子政務和個人信息保護應用
5.1.1電子政務中個人信息的內涵
5.1.1.1電子政務內容
5.1.1.2電子政務中個人信息的主要特征。
5.1.2電子政務中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
5.1.2.1個人信息保護中的利益沖突
5.1.2.2電子政務中的個人信息保護策略
5.2政府信息公開和個人信息保護
5.2.1政府信息公開原則
5.2.2政府信息公開涉及的個人信息
5.2.2.1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個人信息
5.2.2.2服務中涉及的個人信息。
5.2.3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的個人信息保護策略
5.2.3.1基於公共利益的個人信息應首先公開。
5.2.3.2基於商業利益限制個人信息的披露。
5.2.3.3基於個人利益適當披露個人信息。
5.3電子商務和個人信息保護
5.3.1電子商務的主要特征
5.3.2電子商務中對個人信息的威脅
5.3.2.1電子商務個人信息
在5.3.2.2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帶來的威脅。
5.3.2.3個人信息二次開發和交易的威脅。
5.3.3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個人信息保護策略
第六章個人信息保護評估機制
6.1評估機制的開始
6.2評價的基本概念
6.2.1評估和認證
6.2.2評估特點
6.3評估過程
6.3.1評估準備
評價管理。
6.3.3評價資格審查
6.3.3.1接受申請
6.3.3.2數據評論
現場評估
6.3.5現場評估流程
6.3.6現場評估和調查
6.3.6.1調查方法
6.3.6.2調查質量
6.3.7現場評估結果
6.3.8批準和宣傳
資格管理
第七章評價體系研究
7.1評估關系研究
7.2評價系統質量研究
7.2.1服務質量
7.2.2個人信息保護的質量
7.2.3個人信息保護評估系統質量0
7.3評價指標研究
7.4評估體系的組成
7.4.1系統組成
參考示例
第八章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保護
8.1歐洲立法模式
8.2美國保護模式
8.3日本保護模式
8.4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立法模式
8.5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模式
8.6個人信息保護標準研究
第九章個人信息保護實踐
9.1個人信息保護系統建設
9.2個人信息保護認證體系
9.3個人信息保護認證案例
附錄1日本個人信息保護法
附錄二日本行業自律標準
附錄三大連地方行業標準
附錄四遼寧省地方行業標準
附錄五遼寧省地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