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根據公安行政權力的現實,公安工作應樹立哪些理念

根據公安行政權力的現實,公安工作應樹立哪些理念

公安機關是我國的政法機關,無論是治安管理還是刑事司法都應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反映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壹系列思想、信仰、理想和價值觀的集合,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準則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和政治制度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反映符合我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理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其中,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我們要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自覺堅持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實踐。

壹是深刻理解和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依法治國是我們黨總結執政經驗教訓後作出的必然選擇,是我們黨治國方式的重大變革。堅持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和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依法治國的核心是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為最權威價值的治國方向。這壹理念的基本內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違法必究。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習慣於把人分成三六等,在執法中給予不同的待遇。這種思想和做法,其實是封建等級觀念的殘余。在社會主義法治下,絕不允許出現壹部分人受法律約束,另壹部分人成為“法外之人”的現象。那種法律只關心人民,不管官員,只關心他人,把自己當成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觀念,必須徹底打破和摒棄。二是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沒有法律權威,就沒有秩序。維護法律權威,必須樹立法律是人們基本行為準則的觀念,每個人都要自覺以法律為基本準則來指導和規範自己的社會活動。維護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壹和尊嚴,堅決反對從本部門本地區的利益出發破壞國家法制統壹的行為。我們必須反對和停止討價還價,打折,甚至制定和實施壹些違反國家法律和法治原則的“土著政策”和“土著措施”。三是嚴格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要堅持職權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究。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法治實踐證明,建設法治國家並非易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作為國家的特殊執法力量,應當嚴格要求、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樹立執法公信力。頒布的每壹項政策法規都要符合法律的要求,每壹個執法環節都要符合法律的規定,每壹個執法行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壹切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無壹例外。

二是要深刻理解並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堅持執法為民,是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必然要求和體現。每壹名政法幹警都要牢記黨的宗旨,把能不能堅持執法為民作為衡量壹名政法幹警合格與否的基本標準。

我們強調執法為民,必須堅持壹切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們手中的壹切權力都來自人民。要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決不能用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更不能只考慮自己工作的便利而忽視群眾的便利和利益。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必須堅持依靠人民。我們黨歷來把群眾路線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深深紮根於人民,與人民團結在壹起,真正信任人民,依靠人民,我們才能擁有力量和智慧,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正是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我們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否則,單純靠增加人員配備和技術裝備,很難解決破案、取證、追罪、行刑等問題。壹些警察不尊重群眾,不關心他們的疾苦,不認真處理他們的合理合法利益甚至侵犯他們的利益。群眾如何支持和配合妳的工作?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廣大政法幹警要切實樹立保障人權意識,公正執法,及時高效處理相關案件和事件,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人權。

堅持執法為民,不只是壹句口號,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執法為民,政法幹警要行使好權力,履行好職責,處理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杜絕亂作為,防止不作為;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切實增強公仆意識,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加強管理。決不能以管理者自居,搞特權,耍威風,對群眾“冷硬硬推”“吃拿卡要”。

還需要指出的是,鑒於目前的執法情況,強調保護人權和熱情服務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防止壹種傾向掩蓋另壹種傾向。既要強調人權保障的功能,又要發揮專政的作用;要強調熱情服務,加強社會管理;要強調文明執法,堅持嚴格執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利於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執法為民。

第三,要深刻理解並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社會公平正義。黨的十六大指出,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證全社會的公平正義。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人民才會感到舒心,各方面社會關系才能和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推進,法律調整的領域和層次不斷拓展,人民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很多社會矛盾可能以案件的形式進入司法渠道,新類型的案件不斷出現。人們期望通過法律手段討回公道,得到壹個“說法”,對公正執法的要求越來越高。廣大政法幹警要正視群眾反映的問題,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理念,不斷提高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

樹立公平正義理念,政法幹警必須堅持三個原則:壹是必須堅持合法合理原則。法律是按照民主程序制定的,充分體現了人民的利益和意誌,蘊含著公平正義的精神。必須確保所有執法行動符合法律。基於各地情況的多樣性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法律賦予執法者壹定的自由裁量權是必要的,但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授權的目的,案件的處理必須與結果壹致,否則就是濫用自由裁量權。第二,要堅持及時高效的原則。壹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可以拖垮壹個家庭,壹個企業。雖然最終官司打贏了,但公平正義卻大打折扣。第三,要堅持程序正義原則。讓人們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正義,讓判決或決定的過程成為當事人感受到民主、客觀、公正的過程,以程序正義保證實體正義,增強判決或決定的認同度。

要實現公平正義,當前要重點做好兩項工作。壹是要認真貫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律原則,嚴把證據關、法律關。偵查、檢察、審判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必須堅持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特別是在審判過程中,既不能推定有罪,也不能簡單適用“不得懷疑”。要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二是要增強工作透明度,認真落實司法公開、檢察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等各項規定。,將執法過程置於社會的監督之下,消除當事人和公眾對執法不公的疑慮,從而促進和凸顯公正執法。

第四,要深刻理解並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政法戰線充分發揮職能、有效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政法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取決於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成效。

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政法工作服務大局的目標和任務是,緊緊圍繞維護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強化服務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諧社會建設的措施,充分發揮維護國家安全、化解矛盾糾紛、打擊預防犯罪、治理社會秩序、維護公平正義、服務改革發展的職能,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高效率。

樹立服務大局觀念,政法幹警必須正確處理四個關系:壹是服務大局與立足本職的關系。服務大局,就是要時刻想著、關心、愛護大局,為服務大局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特別是要做好每壹項工作,辦好每壹個案件,真正服務大局。二是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職的關系。依法正確履行職責是服務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不能離開法定職能去“服務”大局,甚至做壹些明顯超出政法機關法定職能的事情,也要防止政法工作不顧大局孤立地去做。三是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始終把全黨全國的大局和利益放在局部工作和局部部門利益之上,決不能以局部代替全局。為了某個地方、部門或單位的局部利益,不顧整體利益和法制統壹,執法專業化,破壞社會主義法治,妨礙和影響全局。第四,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壹。特別是在處理企業破產、環境汙染等案件時,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上,要充分考慮各種復雜因素,既要依法辦事,又要確保社會穩定。

第五,深刻理解和牢固樹立黨的領導理念。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壹項基本原則。我們取得的壹切成就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今後發展我們的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理念,必須深刻理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基本壹致的。壹方面,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另壹方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不僅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而且領導人民實施憲法和法律。在實際工作中,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壹起來,把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壹起來,把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壹起來。

要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主要任務是領導和推動政法機關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統籌安排政法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政法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統籌協調;引導和推動政法機關依法打擊犯罪,依法調節各種社會關系;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推動司法改革;加強政法隊伍和領導班子建設,改善政法機關執法環境和條件。黨的領導要堅持謀大局、抓方向、抓大事,不斷改進領導作風,支持政法機關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不幹預司法機關正常的司法活動,不代替司法機關定性辦案,不指派政法機關辦理法定職責以外的事項。

政法幹警是黨、人民和法律的忠誠衛士。政法幹警要切實增強黨的觀念,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壹致,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政法部門黨員幹警要增強黨員意識,時刻意識到自己不僅是人民警察、人民檢察官、人民法官,還要時刻記住自己是壹名* * *黨員;我們既要遵紀守法,又要嚴格遵守黨章,努力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體現和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各級政法機關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嚴格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確保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

  • 上一篇:將時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踐
  • 下一篇:工作計劃模型模板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