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和福利費的範圍有哪些?(1)薪酬的範圍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企業全體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1990年,國家統計局重新發布了《工資總額構成規定》(國函[1989]65號),199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關於工資總額構成規定的解釋》(控字[1990]1號),規定了企業工資總額的構成範圍。根據這兩個規定,工資總額由以下六部分組成:(1)小時工資,是指按照小時工資標準支付的工資,包括實行結構工資制的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以及新工作崗位的實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二)計件工資,是指以計件價格支付給所做工作的工資,包括個人工資和以包幹方式支付的提成工資。(3)獎金是指為增收節支而支付給員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具體包括:生產獎(含年終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事業單位獎勵工資和其他獎金。(4)津貼補貼是指因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和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補貼,以及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而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津貼的內容比較復雜,主要包括特殊津貼、保健津貼、技術津貼、年度績效津貼(主要指工齡工資)和其他津貼。如企業免費午餐,或發現錢、飯票給員工,不屬於津貼範圍;企業報銷書報的,不屬於津貼範圍;但是,如果妳每月支付書報費,這將屬於津貼的範圍。補貼主要指價格補貼。目前這個項目基本沒了。(5)加班工資(6)其他支付的工資主要是因患病、工傷、產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休假等情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支付的工資。還包括附加工資和保留工資。(二)福利費的範圍職工福利制度是指企業職工在就業期間,在醫療保健、房租價格補貼、生活困難補貼、集體福利設施、不納入工資支付範圍的各種價格補貼等方面應享有的福利和權利。這是根據國家規定,為滿足企業員工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而建立的制度。職工福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提出的職工福利基金和住房補貼資金。(1)職工福利費支出範圍為1,職工醫療費為2。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是指實際支付給生活困難職工的定期補助和臨時補助。包括因工或非因工負傷致殘的生活補助、職工及其直系親屬的死亡待遇,集體福利補助包括職工浴室、理發店、洗衣房、哺乳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設施支出與收入的差額補助,以及無托兒所的托兒費補助和支付給職工的修理費補助。5.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指通勤補貼、計劃生育補貼、住院餐費等福利支出。(2)不屬於職工福利費的支出1,離退休職工費用2,辭退職工補償金3,職工勞動保護費4,職工病假、產假、探親假期間領取補貼,職工學習費用6,職工夥食補助(包括職工在企業的午餐補助和出差期間的夥食補助)。(3)住房、醫療、工傷等保險費用目前在社會保險各部分並不統壹。希望能幫妳解決相關問題。如有疑問,歡迎在本網咨詢律師。
法律客觀性:
《工資總額構成規定》第三條工資總額是指壹定時期內,各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體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基礎。《工資總額構成規定》第四條由以下六部分組成: (壹)小時工資;(2)計件工資;(3)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工資;(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六條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建設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