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荒廢的聚羊城遺址,以其自身的質樸,無聲地證明了壹個輝煌的時代...壹個遺址是壹段凝固的歷史,是壹個時代的凝結。今天,太和公基鎮有壹個都城遺址。這個被當地人傳為宮殿的遺址,就是楚東移的聚羊城遺址。聚羊城宮遺址是出土楚文化最多的地方,反映了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已經向外萎縮。太和殿集中學校的校長張華東壹直關註地方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他在《安徽日報》上看到壹篇介紹安徽36處名勝的文章,讀到“楚國都城聚羊城遺址在太和縣公基區朱莊鄉”這句話後,莫名興奮。雖然他不是公基鎮人,但他的墳墓離公基不遠,他在公基鎮工作。從那時起,他開始有意無意地收集有關聚羊城遺址的資料。
與此同時,他必須閱讀和隱藏我寫的“古代風格”的版本的每壹期,並於2005年6月,他打電話給我,邀請我到公基鎮真誠地挖掘鞠揚城,這是當地人流傳和史料記載。接到張校長的電話,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們誌趣相投,有幸遇到壹位歷史文化愛好者。所以我寫完《揭開尤家花園的秘密》後,本來打算在潁上多做壹些專題,但最後還是想去看看張華東,於是在2006年2月10到了太和殿。那天去的時候,天氣出奇的好,壹掃往日的陰冷陰郁,陽光暖暖地照在地球上的壹草壹木。車行駛在筆直的水泥路上,心情特別清爽。我沒有理由不激動。我只需要壹個小時就可以來到強大的楚國皇宮,感受千年前楚國都城的輝煌和由此衍生的浪漫神話的楚文化。從太和縣到公基還有50多公裏,但現在直達公基的路很差,車輛行駛很困難。到了公基,發現聚羊城遺址並不在我想象中的集鎮,而是在集鎮東北20多裏的地方。沒有路,汽車行駛在土路上凹陷的兩個深坑裏。慢慢地,聚羊城遺址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那是壹片麥田,綠色的麥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美麗。我們下了公共汽車,慢慢地走上斜坡。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早已夷為平地,留下的只是略高於地面的平地和殘破的磚瓦。張華東指著腳下的土地說,這是2000多年前楚王的宮殿所在地。後來他指著東邊的壹個村子說,這個村子以前叫西店村,現在叫馬莊。東邊還有壹個村子叫東店村,和這個宮殿有關系。幾分鐘後,我們來到了寺廟的頂部,這是最高的位置。現在這個高地是壹條筆直的村道。現在這條路東邊是阜陽至亳州高速,東邊是京九鐵路。張華東說,楚國的宮殿是南北向建造的。北方的麥田起伏不多,南方的麥田壹直起伏,直到西店村南邊的灰角寺。當地人傳說這座灰角廟是楚平皇後的廟,講的是伍子胥帶著太子和皇後渡江逃跑時,皇後怕把伍子胥和太子壹起拖下水而投井自盡的事。伍子胥借兵回來報仇後,建了壹座娘娘廟。公元前253年(54年,楚高烈10年),楚高烈率領大軍和人民從陳(今河南淮陽)東移到。壹路上人頭攢動,壹眼望不到頭,身披鎧甲的武士們提著劍和盾有條不紊地行進著。說得好聽點,這是壹次全民搬遷,說得好聽點,這是壹次大逃亡。是為了躲避強秦的進攻,但也正因為如此,歷史因楚高黎王被迫東移而以他的名字和他在太和的12年被太和人民銘記。相反,正是楚高烈的首都使鞠揚成為壹座輝煌的城市。探索楚國由強到弱,現在人們又把目光投向了阜陽太和聚陽城遺址...提到楚國,人們自然會想到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中原大國。楚國開始建立的時間最晚在西周初年,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所滅,至少有8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裏,通過楚王們的不斷努力,疆域不斷擴大,也造就了楚文化的不斷擴散和楚國的逐漸繁榮。並先後吞並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諸侯國,成為江漢盆地和江淮盆地的強國。春秋時期,楚莊王壹度稱霸諸侯;戰國時期,楚國成為七雄之壹,兩次擔任東方各國聯合反秦戰役的盟主。楚國是第壹個使用鐵的國家,這使得農業生產迅速發展。其水利和文化也處於當時諸侯國的領先地位,尤其是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的壹座高峰,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可以說,楚國是先秦時期歷史悠久、國力強盛、疆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繁榮、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國家。然而就是這樣壹個大國,吞並諸侯,爭奪中原,卻未能統壹中國。反而被秦國打敗,直到被消滅。
那麽,是什麽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局呢?壹些歷史學家指責張儀,他用他的金口玉言拆散了六國聯合抗秦的陣線。有歷史學家認為,六國沒有團結,沒有互信。而我認為這是因為楚不相信屈原任的緣故。如果楚王沒有逼死屈原,楚國的歷史早就改寫了。也許不是秦國滅了楚國,而是楚國滅了秦國。因為屈原壹直對管仲感興趣,希望楚國能統壹中國。但是昏庸貪婪的楚懷王根本不聽屈原的話,反而過於相信張儀的話。結果他和齊國絕交了,他沒有得到齊國的土地,也沒有得到秦國張儀許諾的六百多裏的土地。可想而知,惱羞成怒的楚懷王不顧群臣反對,出兵攻打秦國,卻在齊秦被聯軍擊敗,損失八萬大軍,被秦國從丹陽、漢中奪走。隨後,全國兵攻秦,又敗。此後全國局勢日益萎縮,直到為了躲避強秦,首都頻繁遷移,壹路向北再向東,最後來到鞠揚(今阜陽太和公基鎮),這壹走就是12年。在古代阜陽歷史上,沒有壹個縣的名字比太和縣多。鞠揚(鞠揚)、信陽縣、昔陽縣、樂昌縣、新沂縣、嵩縣、陳留縣、楊穎縣、白螭鎮、萬壽縣、太和縣、路波臺縣、阜北縣、壽臺縣於1949恢復為太和縣。所列的16地名,歷史上在太和縣使用。令人驚訝的遠不止這些16的地名,而是太和承載著春秋戰國的大國,讓楚國在太和順利度過了12年。在古代的阜陽,除了太和,沒有壹個城市能如此幸運地承擔大國的生存。是太和先天的地理位置,還是有勇猛的戰鬥力,還是人民...太多問題無法回答,也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但追溯太和縣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或許能給我們壹些啟示。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東與楊過、利辛接壤,南接阜陽,西接界首,北接亳州,西北與河南省鄲城縣接壤。東南從豐臺、淮南到合肥286公裏,西北從淮陽、西華到鄭州307公裏。東距金浦路蚌埠209公裏,西至平漢路漯河210公裏。縣城南北長52公裏,東西寬60公裏,面積1820平方公裏。
太和在古代是禹州的地盤。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曾是秦、楚、魏鬥爭的前沿。春秋屬宋,在鹿上。在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與齊國和楚國在鹿上結成聯盟。戰國屬魏,蘇秦說“南有新區”,就是局部地區的意思。回到楚國後,楚國拷了王烈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