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央企、地方企業或民營企業等企業,包括銀行、城商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要想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也就是說要發行固定收益債券,就必須經過國家的評級。評級水平表明這些企業在債券到期後的償債能力。比如國家電網發行的短期融資就是聯合信用評級,中國建設銀行發行的次級債也是聯合信用評級。這兩家公司都是最高級別的AAA,說明抗風險能力最高,償債能力最強,投資購買固定收益債券的機構不用擔心。
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看到中國政府不開放這個市場。他們只是以曲線的方式進入國內市場,只能以參股的方式進入。例如,穆迪在程心持有49%的股份,惠譽在聯合信貸持有49%的股份,只有標準普爾在與另外兩家公司商談參股事宜。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齊彬日前表示,中國金融體系已經開始結構性轉型,從間接融資的絕對主導地位向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均衡方向轉變。
齊彬在由上海期貨業協會、上海證券工會、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投資中國——2007上海證券期貨國際論壇”上表示,推動金融體系平穩轉型,促進中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壹是要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資本市場建設,推進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和協調,有效化解金融風險。加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債券等市場發展,完善資本市場結構。促進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機構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強化對各種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快速決策和應對機制,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二是推進相關制度改革和建設,為資本市場建設創造良好基礎。特別是要進壹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推進信用體系和誠信文化建設,為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第三,加強監管的有效性,合理界定政府職能邊界,進壹步構建市場化創新體系,逐步構建市場化創新機制。同時,充分發揮交易所和自律組織的功能,逐步完善市場自律機制,形成高效的多層次監管體系。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推進資本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及時發現和制止。提高違規成本,建立有效制度。第四,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穩步對外開放,增強中國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齊斌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直接融資比重穩步上升,有效改善了中國金融結構,分散了金融體系風險,中國金融體系開始了結構性轉型。2006年,資本市場資產占全部金融資產的22%,到2007年9月底,這壹比例超過30%。
他認為,目前,資本市場也面臨壹些新的挑戰。壹是資本市場結構失衡,資本市場約束機制不足,市場主體有待進壹步培育。第二,宏觀經濟和國際市場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第三,銀行存款分流現象是中國金融體系結構轉型的開始,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將成為長期趨勢。但這也給監管體系和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挑戰。第四個挑戰是,隨著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進程,金融活動的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中國金融體系面臨全球競爭的必然趨勢。
中國金融體系如何走出困境?
根據中國投資的報告,2004年,在宏觀調控形勢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但證券市場的走勢出現了嚴重的偏差。以銀行和資本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存在效率低下、金融資源浪費嚴重、直接融資內部機制失衡、多層次市場發展滯後等諸多問題。,特別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長期嚴重失衡,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高,加劇了金融體系風險的積累。
在重建金融體系的過程中,銀行和資本市場應該扮演什麽角色?中國的金融體系戰略應該由銀行主導還是由資本市場主導?為了建立與資本市場相匹配的管理體制,銀行業應該選擇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2005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提出了解決金融體系困惑的思路。
銀行主導還是市場主導——中國金融體系的戰略選擇
從世界金融發展的歷程來看,金融制度的選擇和金融業的發展程度對經濟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和現代科學技術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成為國際競爭的新趨勢。各國的金融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其典型國家是德國和日本;另壹種是資本市場主導的金融體系,典型國家是美國和英國。
理論上很難得出哪個金融體系更好的結論。因此,關鍵問題是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體系。對於中國來說,如何構建壹個既能促進經濟增長、有效配置資源,又能平滑經濟波動、合理分散風險,同時又能讓居民分享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的金融體系,不僅關系到中國未來能否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也關系到中國能否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剛剛調任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的謝平認為,誰是金融體系的核心並不重要,銀行主導和市場主導是絕對互補的。壹個國家的收入水平達到壹定階段,才能逐步發展出市場化的金融體系,這也是英美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壹直是銀行主導的原因,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才建立起市場化的金融體系。對於投資者來說,只有當自己的財富達到壹定程度,才會去想自己的財富有多少投入股市,另壹部分進入銀行;如果個人財富少,他只需要在銀行存款。但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證明銀行主導和市場主導哪個金融體系更有利於經濟增長。
北京銀行副行長趙瑞安堅信,“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商業銀行仍將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從資本市場來看,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暴露出很多問題。它的發展需要商業銀行體系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發揮作用是客觀的、必然的。銀行聚集了大量的社會資金,有能力和實力推動經濟發展。從社會資金需求來看,金融機構有便捷有效的融資方式,可以為經濟發展註入資金。從消費者的理財習慣來看,中華民族有節儉的傳統,所以大量資金聚集在銀行也是客觀必然。
然而,商業銀行目前面臨著治理結構不完善、資本充足率低、不良資產規模大的問題,而解決這三個問題的最佳場所就是資本市場。進行股份制改革,推動其在資本市場公開發行和上市,已成為許多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此外,資本市場還為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提供了最有效的渠道——通過發行長期次級債和股票,商業銀行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巨額資本。資本市場是商業銀行改革和未來業務創新的重要平臺,銀行對資本市場的幹預也對保證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擁有隱性政府擔保的商業銀行進入資本市場,首先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信心支持。
國內三大評級機構是中國程心國際、聯合資信和大公國際,這三家是國內三大評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