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是現在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的疾病。大概只有在影視作品裏。事實上,天花在明清時期肆虐,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對清初的施政造成嚴重影響。據《清檔案公開》年記載,入朝的十位皇帝中,順治、同治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鹹豐雖然有幸從天花中康復,但臉上都是麻子。
清朝初期的統治者患有天花。努爾哈赤的次子戴笠希爾親王有三個兒子都死於天花。努哈奇的第十二個兒子,英國的阿齊茲王子,是天花的免疫接種者。然而,1649年三月,順治六年,他的妻妾都死於天花。努爾哈赤的15兒子多多王子也在順治2006年3月感染天花,36歲時被殺。
天花對新滿族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滿族人和老虎壹樣怕天花。當它流行的時候,他們只會被動的回避。然而,天花是不可能預防的。大部分消極躲避的人還是活不下去。天花的流行導致了清初八旗驚人的死亡率。順治皇帝有八個兒子和六個女兒。大約有四個王子和五個女兒在八歲之前死去,占了壹半以上。疾病是許多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天花是頭號殺手。
康熙皇帝對天花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童年始終籠罩在天花的陰影中。根據聖祖庭的格言,康熙晚年說:“我年輕的時候沒有得天花,所以保姆看著故宮,父母壹天沒有性生活。這是我後悔了60年的事情。”可見,既然天花“避天花”,可以說壹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被父母疼愛了。巧合的是,在他兩歲的時候,他依然沒有逃脫痘妖的攻擊,但幸運的是他保住了性命。躲過天花的劫難後,康熙回到了小時候的故宮,但天花的陰影仍不時籠罩著他。
康熙馬自蓮形象
康熙登基後,北方天花形勢減弱,南方壹些傳統的天花疫苗方法逐漸傳到北方。民間接種法起源於明代的隆慶。壹般有兩種方法,旱秧法和水秧法。幹播法是將天花疥瘡磨成細粉,然後加入樟腦、冰片,吹進天花接種員的鼻子裏。水疫苗法是將病人的痂加入人乳或水中,用棉簽蘸壹下,然後插入接種者的鼻子裏。兩種方法的基本思路都是讓接種者先得天花,然後小心翼翼地照顧,直到疾病消失,相當於得了天花。
康熙十七年十壹月,年僅五歲的皇太子尹仁閣染上了天花。當時壹個叫葛維的地方官候選人,因為侍奉皇太子和治療天花的功績,被提升為武昌將軍。這時,康熙皇帝意識到他可以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患天花,於是命令擅長這項技術的傅晉京給尚未患天花的太子接種疫苗。在康熙的推動下,清代天花防治開始走上科學化、系統化的道路。他在泰國醫院設立了專門的天花診斷科,並在世界各地招募名醫。北京還有專門的“痘檢張靜”,負責預防八旗的痘痘。
康熙十七年,皇太子痤瘡痊愈。
康熙皇帝晚年對大臣們說:建國之初,很多人怕天花。我接種疫苗的時候,所有的孩子和妳的孩子都免於天花。也就是說,從二十年前開始,他所有的孫輩都接種了天花疫苗。但是,當時接種疫苗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如果接種不成功,仍有死於天花的風險。
因為康熙皇帝進行了疫苗接種,天花在北方和中原得到了壹定程度的遏制。康熙以後的皇帝仍然高度贊揚疫苗接種。清宮病歷中留下了大量太原醫院的醫生給皇室子弟打疫苗。由此可見當時疫苗接種技術的復雜和風險。
例如,我們可以看看甘龍皇帝為九公主接種疫苗的醫療案例。九公主出生於甘龍二十三年七月。接種疫苗的年份少了幾年,只有2月22日。在此之前,公主將接受檢查,看她是否接種過疫苗。據《大清醫案》主編陳可冀介紹,這壹天,“九公主脈搏平穩,精神和日常生活都很好。今天,她在施思接種了天花疫苗。特此向您匯報。”接種後,皇帝要及時報告和檢查。七天後,三月的第壹天,痘科醫生劉方圓和張德福以及小方脈診科的兩位醫生前來會診。他們發現“九公主的脈搏平穩而緊,他的驚慌和發燒似乎顯示出幸福的跡象”。他們開了“頭西湯”,這是壹種促進痘痘出現的湯。在接下來的四天裏,痘痘醫生幾乎每天都會檢查癥狀的變化,並增減透溪湯的劑量。
直到3月5日,天花醫生向甘龍皇帝報告,9位公主在接種疫苗後的第11天成功染上天花。感謝痘神的保佑,他把它獻祭了。此後,九公主被診斷為“胃氣不清”,被開保和丸。3月11日,天花爆發後的第八天,天花醫生向甘龍皇帝報告,九公主身上的天花爆發已經完成,結痂已經開始。癥狀似乎如預期的那樣發展。12號因為鼻子裏放了牛痘,被甘草湯熏了。
然而,這仍然沒有結束。從13開始,出現了新的癥狀。九公主“右頸浮腫”用清化湯、八寶丹外敷治療。腫脹直到17才消失,但18又出現了“耳前水腫”。處方中加入了蕭中解毒散。四月初三,經過不斷的治療和換藥,九公主康復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疫苗接種”順利完成。從2月22日到4月3日,用了40天左右。
即使是享受最好醫療服務的皇家公主,在“打預防針”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並發癥的風險。民間“接種”的成功率可想而知。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根據甘龍時代醫院禦醫整理的《金鏡醫案》中的記載,被種植的孩子必須提前檢查身體狀況。30多種情況下不能種植,包括面色蒼白,哺乳期後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脈不規則等。牛痘疫苗的選擇也相當微妙。必須選擇毒性相對較低的痘苗。除了喝豆豉湯促進痘苗的出現外,不可感冒,也不可太熱,生冷辛辣食物不宜食用。最重要的是,醫生要實時觀察是否有其他並發癥,並立即處理。
當時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對中國的祛痘技術非常驚訝,也很有興趣研究,留下了很多記載。與此同時,歐洲仍將爆發大規模天花疫情。在整個18世紀,歐洲有數千萬人死於天花。記載顯示,康熙年間,俄國派人到中國學習種痘。後來,這種方法通過土耳其傳入歐洲。
在許多記載中,耶穌會學者尹對此有詳細的描述。雍正四年,他在給杜赫德神父的壹封信中說,他收到了宮中醫生開出的三張預防接種處方,於是他根據自己的理解,詳細復述了三張處方中記載的預防接種技術。他記錄的接種過程比病歷詳細多了,過程總體還不錯。
由於這些風險,皇室的孩子繼續遭受天花感染。雖然疫苗接種在道光初年就傳入北京,但皇室的孩子仍然使用人痘的方法,以至於道光和後來壹起治療的幾個孩子感染後都死於天花。
除了牛痘,康熙皇帝還采用了壹些非常傳統的方法。最著名的是避暑山莊的選擇和蒙古部落首領集團制度的建立。
順治年間,天花的流行讓年輕的皇帝非常害怕。當時,大多數蒙古領導人都沒有患天花。順治為了避免傳染的危險,無視蒙古草原的輸入制度,多年不與來京的外國貴族見面。後來規定不患天花的蒙古王公不得進京見皇帝。
康熙初年還是有這個規定的,但是康熙也擔心壹些自稱得了天花的王子說的是不是真話。康熙十六年北來,過熱河。他找到了壹個適合度暑假的地方,建了壹座宮殿來躲避天花。後來根據康熙皇帝的規定,沒有患天花的蒙古族、藏族、回族、魏等上層貴族可以在九月在皇帝的圍場迎接皇帝,並在秋季舉行即位儀式。熱河秋天有個晴天,可以避免痘痘的高發期。比較適合認識各少數民族的貴族。
避暑山莊全景
清朝時,統治者壹直在與天花作鬥爭,但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直到20世紀中後期,天花才被有效遏制和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