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犯罪構成理論新探,發表於《政法論壇》第3期,1985。
3、《lt;十月草案>更多的歧視、更多的限制和更嚴厲的懲罰”,載於《法學家》,第2期,1990。
4.《誰在徇私舞弊——壹起嚴重且發人深省的錯案》,中國律師,第9期,1996。
5.論辯護律師閱卷權,載《訴訟法學》第1期,1998。
6.20世紀亞洲律師協會主席的最後壹次會議,由《中國律師》出版,2000年第壹期。
7.《關於證人出庭問題的思考》,《依法治國與司法公正——訴訟法理論與實踐》(第1999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4月。
8.《刑事審判若幹問題的思考》,《訴訟法新探》,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
9.刑事辯護中的問題與對策,《中國律師》,2000年第11期。
10,案件辯論如何成功,中國律師,第3期,2001。
11,陳德輝案書狀,由《律師中國》出版,2001第壹期。
12,痛並快樂著——論顧、古永忠、律師,《律師中國》2002年第壹期。
13,程序正義的體現與正義的保障,《法制日報》,2002年4月2日。
14,《我國偵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權利保護的檢討與改革》,《中國刑法》2003年第2期。
15,“正義遲到不是正義”辨析,《法制日報》,2004年7月22日。
16,“對辯護權主體歸屬和存在基礎的再認識”,載《中國司法》2005年第1期。
17,日本近期的刑事訴訟法修改與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中國政法大學日本刑法中心調查報告,載《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2期。
18,兼職律師制度的存廢之我見,《中國司法》2005年第4期。
19,《偵檢壹體化:理想與現實》,《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20.《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的客觀義務》,載《人民檢察院》2005年第10期。
21,《論偵查訊問中律師在場制度的建立》,《現代法學》2005年第5期。
22.死刑核準恢復後被告人辯護權的行使與保障,載《中國司法》2006年第5期。
23.《關於加強死刑案件辯護的若幹問題》,載《法學家》2006年第4期。
24、《論鑒定人的出庭作證》,《中國司法鑒定》,2007年第1期。
25.《論撤回公訴的司法誤區與立法重構》,載《法學》2007年第2期。
26.中歐司法交流:共享司法真相,法制日報,2007年4月16。
27.“論律師的職業屬性”,載《中國司法》2007年第4期。
28.《修改刑事訴訟法:完善辯護制度勢在必行》,載《法學家》2007年第4期。
29.建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現公正與效率,《人民檢察院》,2007年第23期。
30.《簡單復雜刑事案件分流的新視角——論附條件不起訴與被告人認罪的立法構建》,《中外法學》2007年第6期。
31,《論律師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責任》,載《河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32.《中國刑事辯護制度的改革與完善》,載《人民檢察院》,2008年第1期。
33.國有公司人員欺騙公章簽訂擔保合同造成的損失如何認定,人民檢察院2008年第5期。
34.論刑事辯護的有效性及其實現條件——兼論“無效辯護”在中國的介紹,載《西方法學評論》2008年第2期。
35.《論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當性》,載《人民檢察院》,2008年第9期。
36.證明標準、起訴與不起訴標準的邏輯解讀,檢察日報,2008年4月16。
37.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檢察日報》,2008年4月28日。
38.《論偵查程序中的律師辯護》,陳光忠主編,《刑事司法論壇》第壹輯,2008年7月。
39.《關於完善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幹問題》,發表於《法制日報》,2008年9月1。
40.《論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當性》,載《人民檢察院》,2008年第9期。
41,檢察官出席二審法庭的原則,《中國司法》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