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
壹、材料環節:
語音類別
名人名言
1.給壹個人壹條魚,壹天受益;授人以漁,終身受益。-古老的格言
2.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韓愈
3.國泰民安,年富力強。-對聯
4.在雨中聞知了,預報天晴。初秋聞蟬,晚秋迎雨田。-農業諺語
今年冬天,麥子要蓋三床被子,明年,我要和饅頭壹起睡。-農業諺語
6.雨打清明節,直到夏天的至日。
7.小滿前後,種瓜種豆。小而暖,鋤麥種雜糧。種了十幾天,就不是壹場空種了。
-農業諺語
8.新農村、新景象、新農民、新思維遍地開花;柏油路,水泥路,鄉村路,富裕路都很發達。-新格言
9.惠農政策真好。國家取消了皇糧稅,孩子不再交學費,購糧機有補貼。我病得起,農民也高興。-新格言
10.道路通達,經濟繁榮,農民皆大歡喜;
有幾十輛機動車,晝夜運轉,休息半個月結賬,鈔票流回家。——新農村格言
11.有錢人靠節儉;強國之計在於謀。-新農村對聯
12.未來遠非無情;幸福在無盡的春天後成長。-新農村對聯
13.五谷豐登,其樂融融;六畜興旺,家家幸福。-新農村對聯
14.農村的四季都是春天;千桑入畫樓。-新農村對聯
15.勤儉持家保暖;
和諧社會添花。-新農村對聯
16.免除皇糧和農業稅,小康社會處處皆大歡喜;真實的東西很豐富很豐富,每年都有很棒的步步驚心。-新農村對聯
②凡人說:
1.建設新農村有什麽新意?其實剛才大家都說我們的有機花生好吃。這花生好吃的像壹滴水,能反射出七彩的光。當然不能壹概而論,我們只是說這是壹種折射。
——央視《中國經濟大講堂》溫鐵軍
2.對於我們這樣壹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絕不能掉以輕心,完全依靠市場來調節農業。建設新農村的壹個重要戰略意義是確保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性產業。
——央視《中國經濟大講堂》溫鐵軍
3.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的不僅僅是蓋幾棟別墅,修幾條路。我覺得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要有我們江南水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發展的目標還是農村,覺得農村壹定要有農業和農村特色。
——傅企平
4.籃子裏的花很香。聽我唱,唱。我來到了南泥灣,壹個好地方,壹個好地方。往年南泥灣都是荒山,沒人。今天的南泥灣和往年不壹樣了。今天的南泥灣和往年不壹樣了。不再是舊貌換新顏,而是陜北好江南。
——歌詞《南泥灣》
案例類
(數據)
城市化進程
從全國來看,城市化水平在2000年為36.22%,2003年上升到40.53%,2005年將達到43.3%。據預測,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可能為49.2%,2020年為60%。[2]從中部地區來看,城市化水平2000年為29.73%,2003年提高到35.19%,2005年將達到38.52%;預測2010年中部地區城市化率可能為47.21%,2020年可能達到58.32%。[3]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中部地區,到2010年,仍將有壹半以上的人在農村生產生活(全國有近7億人);即使到2020年,仍有超過40%的人口留在農村(中國有近6億人口)。而且,壹方面,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主要是農民工)被納入城市人口,即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另壹方面,中國城市人口統計存在大量人為水分(主要是有區的城市把所有人口都當成城市人口)。換句話說,實際的城鎮化水平並沒有統計的那麽高,留在農村的人口甚至比統計顯示的還要多。對於這樣壹個龐大的利益群體,我們黨和政府沒有理由不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村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讓村民獲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
-中國農村發展網絡
農村發展步伐加快,城鄉差距縮小,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適用題目】此材料可適用於“發展”等題目。
(歷史)
在古代,我們奉行“以農為本”的政策
儒家強調農業,約束商業,因為農業生產直接創造價值,而商業不能產生價值,只是價值的轉移。古人沒有看到經商對國家有利,所以限制經商。另外,如果重視農業,人就會被土地束縛,成為土地的奴隸,這有利於國家的管理。而沙漠、海洋等不可耕種的土地,不會引起國人的興趣,從而失去開拓進取的心態。
【靈感】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古代以農為基,重農輕商。從這份材料中,我們不難看出“原地踏步”和“堵塞思路”是如何讓社會發展滯後的。
【適用題目】材料可適用於“概念”、“創新”、“開放”等題目。
行為
付啟平:壹個偉大的村莊
付啟平,1948,浙江奉化人,曾任滕頭村村支書。他擔任滕頭村黨委副書記長達17年。他親自倡導建設立體生態農業,致力於保護滕頭村的生態環境,帶領村民走上生態致富之路,備受外界矚目。全村人口不足800人,但2005年社會總產值達到654.38+0.82億元,人均純收入654.38+0.56萬元。這個村莊雖然占地只有2平方公裏,卻有著全球生態500強的稱號。滕頭村的村民,年紀大的都有退休金,最低的壹年6000。學生都是免費的,也有生病的。大病的出點意外,村裏有補貼。所以現在,在這裏,沒有暴發戶,也沒有貧困家庭,家家小康。
家家戶戶都是小康戶,並不能完全反映滕頭村村民生活的變化。這是壹部以滕頭村為原型的電影《大村》。影片中80%以上的場景都是滕頭的真實場景,美麗的田園風光給看過影片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滕頭村村民不足800人,近500名村民不再以種地為生。他們都在村裏的工廠上班,和大多數城裏人壹樣每個月通過銀行卡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