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結婚
婚姻在法律上被稱為婚姻。
是指夫妻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配偶關系,並承擔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和其他責任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規
在壹些國家,確立合法婚姻關系是壹個法律程序。在中國,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男女。只有經過婚姻登記,婚姻關系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國家的承認和保護。關於婚姻登記,我國《婚姻登記條例》專門規定,男女雙方登記時,必須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戶籍證明以及所在單位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關於本人出生日期、婚姻狀況的證明。* * *向壹方戶口所在地婚姻登記處申請。離婚人員申請再婚時,還應持有離婚證。婚姻登記機關是城市的街道辦事處或者區人民政府,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農村的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認真審查後,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應當準予登記,發給結婚證;否則不予註冊。當事人對登記主管機關的決定有異議的,有權向上壹級主管機關提出處理。
婚姻登記的意義:
第壹,保證社會主義婚姻制度的實施。國家通過婚姻登記對公民婚姻的成立進行監督,有利於維護法律的嚴肅性,防止包辦婚姻、早婚和重婚,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鞏固。
第二,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國家實行婚姻登記制度,可以為爭取婚姻自主權的男女提供及時的法律援助,保護基於愛情要求結婚的男女的合法權利;也可以幫助引導婚姻雙方,避免因無知或欺騙而陷入不幸的婚姻。
第三,及時預防和懲治違反婚姻法的行為。通過婚姻登記,國家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對婚姻當事人進行法制教育,及時發現違反婚姻法的行為,並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結婚的程序
從世界各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婚姻的程序主要有登記制、儀式制和登記與儀式相結合制。
登記制度是指依法進行婚姻登記是婚姻成立的唯壹要求。想結婚的當事人必須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接受婚姻登記機關的審查,履行登記手續,婚姻成立。他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婚姻的監督和管理。登記制度是近代發展起來的壹種婚姻程序,被許多現代國家采用,如中國、德國、日本、墨西哥等。
禮制是指舉行結婚儀式作為婚姻成立的正式要求。儀式體系有三種:宗教儀式、世俗儀式和法律儀式。宗教儀式是根據宗教教義的要求,在神職人員的主持下舉行的婚禮,如西班牙、希臘等國;世俗婚禮是在主婚人和見證人的主持下,按照民俗舉行的婚禮,反映了民族和地區的文化傳統;法定儀式是按照法律規定,在政府官員的主持和參與下舉行的婚禮,如瑞士;有些國家還采取法律儀式和宗教儀式雙軌制,當事人可以選擇其中壹種,兩者都具有法律效力,如英國和丹麥。
登記與儀式相結合的制度既需要婚姻登記程序,也需要合法的結婚儀式。兩個程序完成後,婚姻成立。這種婚姻制度使結婚程序嚴格而莊重,既能實現國家監督,又能滿足結婚儀式當事人莊重而熱烈的願望。法國和羅馬尼亞采用了這種制度。
我國實行註冊制。
中國的婚姻登記
(1)登記機關:1994年頒布實施的《婚姻登記條例》規定了辦理婚姻登記的方式。《條例》第五條規定“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為街道辦事處或者市轄區、不設區的市;在農村,是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婚姻登記管轄原則上應與戶籍管理範圍相適應。
(2)註冊程序:
婚姻登記大致可以分為申請、審核、登記三個環節。
申請
1.中國公民在中國申請結婚。
雙方必須親自到壹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處申請結婚登記。申請時,應持有下列文件和證件:
(1)戶籍證明。
(2)居民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