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互聯網依托國家資源為公眾服務,當然是“公共服務”。有人把互聯網稱為“信息高速公路”,是依托國家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無線通信網絡資源,為全民提供服務的新型公共服務。沒有國家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無線通信網絡資源,互聯網就沒有依托,也就不復存在。隨著互聯網像水和電壹樣普及,受眾廣泛,服務對象不是個人而是普通大眾,其“公共服務”屬性越來越明顯。公共服務必須遵循“公開化”、“普惠制”和“均等化”的原則。如果背離了這些原則,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和正常的軌道。
3.隨著各種技術和市場手段的融合,互聯網衍生出了新的服務形式。互聯網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創造了許多新的服務模式,充滿創新,直接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無疑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4.互聯網市場亂象集中在大平臺,突出矛盾是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侵害消費者權益。壹段時間以來,壹些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平臺內的運營商,利用大量的數據、流量、算法、設置、規則、用戶粘性、忠誠度等市場要素,編織出“引人註目”的“美麗故事”。營銷手段層出不窮,不斷翻新。“低價掠奪”看似溫暖,實則騙人。“大數據殺人”不可思議。“二選壹”讓人別無選擇,“禁戰”就是戰爭。特別是壹些大型平臺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通過“封鎖-遏制-掠奪”三部曲,在用戶中進行“封閉式”惡性競爭,扼殺了中小企業的成長,阻礙了技術和市場創新,損害了市場公平競爭的正常機制,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平臺中還有壹些經營者借用互聯網搞低價傾銷,以次充好,變相欺詐,吸引極不正常的低價,導致大量不合格、不安全的劣質商品充斥市場。“假冒偽劣”真假難辨,不僅沖擊了相關實體店的正常經營和實體店員工的正常生計,也沖擊了相關工農業生產企業的質量提升計劃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良好態勢。中央關於“加強反壟斷,制止資本無序擴張”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部署,是解決互聯網市場治理問題的正確方針。
互聯網市場雖然特殊,但它仍然是壹個市場,它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互聯網市場確實有壹些特殊性,但再特殊,也還是壹個市場。我們不能過分強調它的特殊性而忽視它的壹般性。互聯網作為市場的壹個領域或行業,沒有理由不嚴格遵循公平競爭與反壟斷、保護消費者權益、誠信經營等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過分強調其特殊性,或者完全忽視其特殊性,都是有失偏頗的,也不符合法律規定。
6.無論市場壟斷中出現多少創新的、極其隱蔽的非法手法,抓住本質特征,才能揭開壟斷的神秘面紗。總結市場壟斷的本質特征,要從“管制”入手,然後實施“限制”,最後實施“強制”。“控制、限制和強制”是壟斷的本質特征。這些本質特征也可以說是壟斷的形成過程和運行機制,其最終目的是追逐壟斷超額利潤。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法治經濟。市場壟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不相容,是法律所嚴格禁止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壹些市場壟斷從“欺行霸市”變成了“誘導”,被蒙上了壹層“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面紗。盡管如此,只要反壟斷執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大量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只要抓住“控制、限制、強制”的本質特征,依法審判,就不難認定復雜多變的壟斷問題,治理也就迎刃而解。互聯網市場壟斷需要治理,其他市場壟斷也需要治理。在壟斷治理中,把握壟斷的本質特征無疑是必要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