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本人急需壹篇關於傳染病預防的論文,1500字左右。

本人急需壹篇關於傳染病預防的論文,1500字左右。

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頒布),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是各級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因此,臨床醫生在做好臨床診療的同時,也要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可分為:①疫情未出現時的預防措施;②疫情發生後的防疫措施;③治療和預防措施。

(1)預防措施

疫情發生前,首要任務是做好常規預防工作,主要內容如下:

1.外環境中可能存在病原體的單位,應當采取措施改善飲用水條件,對飲用水實施消毒;結合城鄉建設,搞好糞便無害化、汙水排放和垃圾處理;建立健全醫院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規章制度,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和院內感染;在醫療衛生機構中,也應大力執行食品衛生法,開展消毒、殺蟲和滅鼠工作。雖然上述工作主要由衛生防疫和環境監測部門進行,但臨床醫生也應積極配合。

2.疫苗接種又稱人工免疫,是將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內,使機體對傳染病產生特異性免疫,從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1)疫苗接種類型

人工主動免疫(1):指給人體接種免疫原,使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免疫原性物質包括處理過的病原體或精制成分和類毒素。其制備可分為:

活菌(疫)疫苗:用免疫原性強、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克次體)株制成。如結核病、鼠疫和布魯氏菌活疫苗,脊髓灰質炎、流感和麻疹活疫苗。它的優點是能在體內繁殖,長期刺激機體,接種量和次數少。但由於不含防腐劑,汙染時容易滋生雜菌。壹般肯定是冷凍的。

死菌(疫)疫苗:通過滅活活菌(病毒等)制成。)免疫力強。優點是無需減毒,生產工藝簡單,不含防腐劑,雜菌不易生長,易於保存;缺點是免疫效果差,接種量大。還有細菌成分制成的多糖疫苗,如流行性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效果比壹般疫苗更好。

類毒素:是在細菌毒素中加入甲醛制成的壹種無毒、有免疫原性的制劑,如白喉、破傷風類毒素。

2)人工被動免疫:用含抗體的血清或制劑接種人體,使人體獲得現成的抗體而得到保護。由於抗體半衰期短,壹般在25天以上,很難維持持久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用在有疫情的時候。

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動物而獲得的含有特異性抗體的血清稱為抗毒素。提示丙種球蛋白的有效免疫成分為精制抗毒素,含有較少的外源蛋白,可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免疫血清主要用於治療,也用於預防。

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和胎盤球蛋白):由從人血或胎盤中提取的丙種球蛋白制成。可作為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觸者的預防接種,但不能預防所有傳染病,更不能作為萬能治療劑濫用。

被動主動免疫:只是在疫情發生時,用於保護嬰兒和弱接觸者的壹種免疫方法。它具有被動免疫和主動免疫的優點,但只能用於少數傳染病,如白喉。可肌肉註射1000 ~ 3000單位白喉抗毒素,接種精制白喉類毒素。

(2)計劃免疫:計劃免疫是根據傳染病監測結果和對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用疫苗有計劃地對特定人群進行接種,最終控制和消滅相應的傳染病。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普及兒童計劃免疫以來,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自上而下建立了計劃免疫組織管理、技術指導和冷鏈系統,接種率不斷提高,相應傳染病發病率逐年穩步下降。1988和1990年,我國分別實現了省縣兒童免疫接種率85%的目標,並通過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衛組織和衛生部聯合組的評估。目前,以消滅脊髓灰質炎為重點,中國的計劃免疫已進入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新階段。

1)計劃免疫的免疫產品和疾病:我國計劃免疫的主要內容是對7歲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劑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並在今後適時加強免疫,使兒童免疫白喉、麻疹、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結核病和破傷風。目前我國乙肝疫苗的接種已納入計劃免疫管理,但未納入計劃免疫規劃。在壹些地區,乙腦和流腦的免疫也納入計劃免疫範圍。隨著計劃免疫工作的開展,可以預期,其他危害兒童健康、可通過疫苗預防的傳染病也將納入計劃免疫範圍。

2)計劃免疫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據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免疫因素、衛生設施等情況,對不同年齡(月齡)的兒童接種何種疫苗作出統壹規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才能充分發揮疫苗效果,避免浪費。免疫程序的內容包括:首粒種子(首劑)的起始年齡、生物制品的接種間隔、加強免疫的時間和年齡範圍。

兒童基礎免疫:卡介苗1,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劑3次,兩次註射(兩次)間隔最短為壹個月;麻疹活疫苗1針。要求配備冷鏈設備的城市和地區完成12月齡兒童基礎免疫;未配備冷鏈和偏遠地區的兒童可在18月內完成;牧區(含半牧區)和人口稀少的邊境地區可在36個月內完成。同時還要求基礎免疫起始年齡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都不得早於規定的免疫年齡(但可以推遲);兩針之間的最小間隔不得少於28天(但可以長於28天)。只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基礎免疫,才算接種合格。市區12歲兒童是否要加強卡介苗接種,要看當地結核病疫情。

3)實施計劃免疫:

①組織措施:接種方式包括定點接種和分散接種,在有條件和可能的地區進行定點接種,以保證接種質量,減少疫苗流失。預防接種人員鄉鎮由基層衛生保健科(組)組成,鄉鎮衛生院防保組(單位、站)負責預防接種;在農村,由鄉鎮衛生院的防保組或鄉村醫生負責接種。在沒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地區,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工作態度不可信的地區,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技術不適應的地區,可以組織預防接種隊(分隊)實施預防接種。

②接種劑量和部位:有效的疫苗、正確的接種劑量和接種途徑是保證免疫成功的關鍵。如果接種劑量和途徑不當,可能會造成接種事故,如個別基層衛生組織誤將卡介苗作為皮下接種的壹批深部膿腫患者。

③接種實施步驟:接種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如下:

④計劃免疫疫苗的禁忌

世界衛生組織稱,計劃免疫中使用的疫苗幾乎沒有禁忌癥。

發燒、腹瀉、營養不良的孩子可以接種疫苗。兒童腹瀉時,仍可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但不計入基礎免疫次數,下次再打。

家長或臨床醫生在對接種疫苗有顧慮時,應鼓勵和動員患病兒童接種疫苗;如果經勸導後仍不願意接受,可暫緩接種,痊愈後及時補種;

對百白破疫苗第壹劑有強烈反應(驚厥、高熱、驚厥)的兒童,不宜接種第二劑。

根據我國計劃免疫的實際情況,處理疫苗禁忌癥的原則是接種麻疹、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結核病等六種兒童傳染病疫苗,以降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1990年9月的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通過了《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和《1990年代執行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1991年3月,我國政府總理正式簽署上述兩個世界文件,鄭重承諾實現文件規定的目標。這兩份文件與疫苗接種目標有關,內容如下:到2000年,小兒麻痹癥將在全球根除;1995消除新生兒破傷風;到1995,與實施計劃免疫前相比,麻疹死亡率降低95%,發病率降低90%,是在世界範圍內長期消除麻疹的重要壹步;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蓋率(2000年後)。

既往確診有明確過敏史的兒童,壹般不接種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除外);

免疫缺陷兒童可暫停接種疫苗,待痊愈後補種;

如何掌握各種疫苗的禁忌癥,要以疫苗使用說明書為依據。

4)冷鏈:實施計劃免疫,冷鏈是保證接種質量的重要措施之壹。所謂“冷鏈”,是指從生產單位到使用單位的壹系列設備,以保證疫苗在儲存、運輸和接種過程中能保持在規定的溫度下。

5)擴大免疫計劃: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Immu-n (EPI)擴大計劃,要求全球所有兒童的疫苗接種率在1990至少達到90%,以預防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麻疹、脊髓灰質炎和結核病。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通過了1995根除脊髓灰質炎的目標決議。中國位於西太平洋地區,因此這壹莊嚴的任務也是我們的目標。因此,我國“八五”計劃規定,到1995,鄉鎮計劃免疫覆蓋率達到85%。

(3)疫苗接種反應

1)壹般反應:接種後24小時內,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痛、熱等局部炎癥反應,有時附近淋巴結腫大疼痛。

壹般反應為正常免疫反應,無需任何治療,可在1 ~ 2天內消失。如果反應強烈,只需要對癥治療。如果接種人群中的強度反應超過5%,則該批疫苗不得繼續使用,應上報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檢查處理。

2)異常反應:少數人接種後出現並發癥,如暈厥、過敏性休克、過敏性腦脊髓炎、過敏性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雖然異常反應的概率很低,但其後果往往很嚴重。如果遇到異常反應,要及時搶救,註意收集材料,進行分析,並向上級衛生機構報告。

3)情侶病:情侶病與接種疫苗無關,但由於時間的巧合而被誤認為接種疫苗。腦脊髓炎冬季常偶發病,腸道傳染病夏季常偶發病,可通過診斷加以區分。接種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接種,註意當時壹些傳染病的早期癥狀,盡量避免偶合癥的發生,同時做好對患者家屬的解釋工作。

4)預防接種事故:產品質量不合格或消毒無菌操作不嚴格或接種工藝(部位、劑量、途徑)錯誤,常被誤認為預防接種反應。

5)對計劃免疫所用疫苗的反應和處理。

(4)接種效果評價:接種效果評價多由生物制品所或衛生防疫站進行。具體內容包括免疫學效果評價和流行病學效果評價。流行病學效果評價包括不良反應的觀察和實驗組與對照組發生率的對比分析。免疫效果的評價是觀察接種者免疫指標的變化。

3.防護措施在某些疾病的流行季節,可對易感人群采取壹定的防護措施,防止感染,如使用蚊帳或驅避劑防止蚊蟲叮咬,以預防瘧疾、絲蟲病、日本腦炎等感染;進入被血吸蟲病汙染的“疫水”時,可在皮膚外露部分塗保護劑(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塗層),或穿用氯硝柳胺浸漬布縫制的防尾蚴褲、襪,避免感染尾蚴。

4.對攜帶者的檢查措施有病原體攜帶者的傳染病很多,危害程度也不壹樣。應根據疾病在該地區有目的地檢查帶菌者。也可以在新兵健康檢查、新生入學、招聘中找到。必要時可通過普查發現瘧疾、絲蟲病等寄生蟲。也可以從恢復期患者和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中追蹤和發現病原攜帶者。對特殊職業的工人,如兒童機構、餐飲業、牛奶廠和水廠的工人以及廚師進行定期檢查,發現攜帶者是必要的,因為許多疫情是由這些專業工人引起的。

要建立登記卡,對上述特殊專業人員的管理要嚴格。當發現攜帶者時,應將其暫時調離工作崗位進行治療。如果治療失敗,他們需要改變他們的職業。目前對乙腦表面抗原攜帶者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應加強對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健康教育,正確認識攜帶狀況對周圍人群可能造成的危害,自覺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采取必要的措施。

健康教育平時的健康教育對預防傳染病非常重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吐痰等衛生習慣,是文明生活的具體內容之壹。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有季節性、有計劃、有目的地宣傳傳染病的癥狀和預防方法,普及健康知識,預防疾病。

(2)防疫措施

指疫情發生後,為防止擴散和盡快平息而采取的措施。

1.對患者的關鍵措施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1)早發現早診斷:患者早發現的關鍵是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責任心,普及公共衛生知識。診斷可以包括三個方面:臨床、實驗室檢查和流行病學資料。臨床上,特征性癥狀和體征可早期診斷,如麻疹的科赫氏斑和白喉的假膜。但有時需要實驗室診斷才能更客觀正確,如假膜塗片檢測白喉桿菌。在傳染病的診斷中,流行病學資歷往往有助於早期診斷,如患者接觸史、既往病史、疫苗接種史等。此外,年齡、職業、季節等特征往往對早期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傳染病報告:疫情報告是疫情管理和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礎。因此,快速、全面、準確地報告傳染病是每個臨床醫生的重要法定職責。

1)報告類型:根據1989國家頒布的《傳染病防治法》,法定報告疾病分為甲類、乙類、丙類,共有35種。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

丙類傳染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流行性出血性結膜、除霍亂、痢疾、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

國務院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者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布;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者減少乙類、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布。

2)舉報人及舉報方式:凡從事醫療、保健、衛生防疫的工作人員均為合法舉報人。法制記者發現甲類傳染病或疑似病人時,應以最快的方式逐級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衛生防疫專業機構報告。

法定報告人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應通過電話或傳染病卡報告疫情。發現疫情時,要以最快的方式向縣級衛生防疫站報告。

法定報告人診斷或疑似丙類傳染病中的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患者,並按規定向相關衛生防疫站報告疫情。

丙類傳染病中的流行性感冒、除霍亂和痢疾外的感染性腹瀉、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為僅在監測點監測的傳染病。監測點的法定報告人應當按照乙類傳染病報告辦法報告上述五種確診和疑似傳染病的疫情。

應盡快診斷或排除疑似患者,並出具修訂報告。當患者死亡、接受治療、成為攜帶者或有後遺癥時,應作出預後報告。

逐項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字跡要清楚,避免漏項。14以下兒童必須填寫父母姓名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3)報告時限: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城鎮6小時內報告縣級衛生防疫專業機構,農村12小時;如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應在12小時內報告疫情。如發現疫情或疫情,應以最快方式向縣級衛生防疫專業機構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3)早期隔離:隔離病人是防止傳播的有效方法。隔離期取決於各種傳染病的最長感染期和檢查結果(見附錄1)。隔離要求因疾病種類而異。

1)鼠疫、霍亂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艾滋病和肺炭疽必須住院或隔離,由醫生負責治療。拒絕或者不接受治療,在隔離期滿前擅自出院或者離開醫院的,診療單位可以提請公安部門責令患者住院或者重新隔離繼續治療。

2)乙類傳染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住院或隔離。

3)淋病、梅毒患者必須治愈。醫務人員不得傳播患者的病史。

4)患者出院或解除隔離、醫療後,醫療保健機構或衛生防疫專業機構可繼續隨訪管理。

除上述必須在醫院隔離的疾病外,部分傳染病可通過在機關、居民區、學校建立臨時隔離室或家庭隔離的方式進行隔離,由醫護人員進行診斷、治療和護理,並指導相關人員進行消毒和護理。

部分傳染病患者對傳染源影響不大,不需要隔離。壹些潛伏感染較多的傳染病,采取隔離病人的措施,並不能達到控制疾病傳播的目的。

2.接觸者的措施接觸者是指接觸過傳染源或可能被感染並處於潛伏期的人。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接觸者患病並成為傳染源。

(1)應急接種:對於潛伏期較長的傳染病,可對接觸者進行自動或被動接種。比如麻疹暴發時,兒童的接觸者可以接種麻疹疫苗,身體虛弱的兒童可以接種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

(2)藥物預防:對於壹些有特效藥物的感染性疾病,必要時可以使用藥物進行預防。例如,抗瘧藥物乙胺嘧啶、氯喹或伯氨喹用於預防瘧疾;服用喹哌唑、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預防耐藥瘧疾;用多西環素預防霍亂;使用青黴素或磺胺預防猩紅熱。要防止藥物濫用,以免浪費藥物,增加病原體的耐藥性。藥物預防最好只用於密切接觸者,不用於壹般管理。

(3)醫學觀察:日常問診、測量體溫,對部分嚴重傳染病接觸者註意早期癥狀的出現。

(4)隔離或留觀:甲類傳染病接觸者必須嚴格隔離(霍亂老疫區接觸者是否隔離視當地情況而定),在醫學觀察的同時限制行動自由,並在指定地點進行留觀。

對接觸者實施隔離或者留驗的時間應當從最後壹次接觸之日起計算,相當於該傳染病最長的潛伏期。

3.動物傳染源的措施患有嚴重傳染病的家畜等動物可由獸醫部門隔離治療。對出口牲畜應建立必要的檢疫制度,防止鼠疫傳播。疫區的牲畜、畜產品或者動物原料,必須經過檢疫,方準運往國外。

當大部分被感染的野生動物無經濟價值時,采取滅殺措施,如滅鼠(滅鼠方法見附錄4)。有些傳染病的動物屍體要焚燒深埋,比如帶炭疽的。

4.針對重點地區環境汙染采取的措施由於傳播途徑不同,針對重點地區環境汙染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地段的醫生或者基層單位的醫務人員要特別註意。腸道傳染病因為糞便汙染環境,所以措施的重點是對汙染物品和環境的消毒。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汙染環境,其重點是空氣消毒、個人防護(戴口罩)和通風。蟲媒傳染病措施側重於蟲害控制(蟲害控制方法見附錄三)。通過水傳播傳染病的措施側重於改善飲用水衛生和個人防護。

消毒是指消滅和殺死傳播途徑上的病原體,並不要求殺死所有的微生物(稱為滅菌)。消毒可分為預防性消毒和重點消毒。預防性消毒是指飲用水消毒、空氣消毒、乳品消毒等。病竈消毒是指對現有或既往感染的病竈進行消毒,目的是殺滅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

疫點消毒可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1)現行消毒:是指對現有傳染源重點部位的排泄物、分泌物、被汙染的物品進行及時消毒,從而快速殺滅病原體,例如,對疾病患者的糞便進行及時消毒。因為消毒要經常隨時進行,壹般需要指導病人家屬進行,或者由病房護理人員完成。

(2)終末消毒:在傳染源恢復、死亡或離開後,對疫點進行徹底消毒。應該明確哪些疾病要進行終末消毒。壹般是指在終末消毒前,病原體能在外環境中長期存活的疾病。存活時間短的疾病的病原體,如麻疹、水痘、百日咳、流感等,壹般不需要消毒。終末消毒前,應明確消毒範圍和物品。因此,消毒前應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考慮消毒的範圍、項目和方法。

需要最終消毒的主要疾病有:

腸道傳染病:霍亂、傷寒、副傷寒、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等。

呼吸道傳染病:肺鼠疫、肺結核、白喉、猩紅熱等。

動物傳染病:炭疽、鼠疫等。

消毒方法見附錄二。

(3)治療性預防

對患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治療,可以盡快阻止感染過程,減少傳染源的作用,有時還可以防止傳染病(如傷寒、瘧疾)患者形成病原攜帶者。患風疹的孕婦在懷孕前四個月生下的嬰兒有很大幾率出現出生缺陷,因此可以考慮人工流產來防止缺陷胎兒的出生。

(4)集體機構的預防措施(行動)

集體機構(作業)的群體結構特征和生活條件都是獨特的,因此其防範措施也有很大的不同。本節僅闡述苗圃和集體野外作業的預防措施。第十章“醫院感染的發生與控制”介紹了醫院的預防措施。

1.托兒所、幼兒園中的托兒所、幼兒園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容易發生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特別是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腹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1)預防措施:重點是加強衛生監督,避免傳染源進入。收留孩子,招老師護士都要體檢,有定期體檢制度。要建立合理的接送孩子制度。在接診孩子時,要詢問是否接觸過患病的孩子。在晨檢時,要仔細檢查是否有早期癥狀和體征,以便早得病。要對孩子和家長做好健康宣傳,以取得合作。認真落實計劃免疫工作。要搞好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和環境衛生,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防疫措施:立即向衛生防疫站報告疫情,尋求指導。在單位領導下制定防疫措施,重點是盡可能控制疫情,使其不在組織內擴散。立即隔離和治療病人。對密切接觸者(壹般來說是有相同活動的團隊)進行隔離,即該團隊與其他團隊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給予適當的應急接種,給予預防藥物,並進行消毒。疫情撲滅前暫停接收新生。向所有家長通報情況,取得理解和配合,配合他們撲滅疫情,避免進壹步擴散。

2.集體野外工作水利建設、築路、勘探、開荒、部隊宿營等野外工作。往往集中更多的人壹起工作或行動。由於人口流動性大,生活條件差,容易發生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等。因此,應在操作開始前采取預防措施。

(1)預防措施:手術開始前,應組織醫務人員深入手術區進行流行病學偵察。了解這個地區的環境、飲用水源、過去和現在的疾病,向這個地區的衛生防疫部門詢問傳染病和地方病的情況。進場前應組織醫療衛生人員隊伍,結合當地特殊疾病和健康問題做好崗前培訓。選擇好居住場所,搭建好工棚和廚房,選擇好水源,修建廁所,做好防蟲、滅鼠和消毒工作,制定必要的衛生制度,要求派出人員的單位提前做好健康檢查,避免傳染源進入,提前做好必要的預防接種,如流腦多糖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等。進入現場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衛生宣傳,建立疫情報告制度。

(2)防疫措施:重點是防止疫情擴散,保證運行順暢。病人應該被隔離和治療。應給予接觸者適當的緊急疫苗接種、藥物預防和消毒,以免生病。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尋求指導和幫助。

(5)自然災害的防疫措施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自然災害頻繁。常見的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洪水、幹旱、風、冰雹和滑坡。河北唐山地震1976半夜,居民熟睡,24萬人遇難,16萬人重傷。1991年夏,安徽、江蘇等省遭遇特大洪澇災害。

自古以來就有“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諺語。說明傳染病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大災難”。自然災害可以導致傳染病的發生或流行,因為:①居民生活秩序的紊亂;(2)自然環境遭到破壞;③醫療衛生機構受損原因有三。雖然發生了自然災害,但如果決策得當,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災害,也可以控制或減少疾病的發生,實現“災後無大疫”的目標。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1991年安徽、江蘇等省特大洪水,由於中央的英明決策、各級政府的有力措施和災區人民的不懈奮鬥,災區疫情數量減少,基本達到了“災後無大災”的要求。

自然災害的防疫措施:

1.災害發生前,應在災害易發區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居安思危。做好組織、技術和物質準備。

  • 上一篇:黃浦區應對疫情促進困難服務業恢復發展的若幹政策
  • 下一篇:簡歷的個人特色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