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監外執行可以離開本市嗎?

監外執行可以離開本市嗎?

監外執行可以去其他地方,但是需要社區矯正機關批準,而且有時間限制。

對於暫予監外執行的,需要定期向實施社區矯正中心的司法所申報,提前提出書面申請到外地工作,由司法所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決定。如果監外執行人員希望在其他地方永久居住,必須按照程序征得矯正機關的同意。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判處管制、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哪個機關在監外執行?

監外執行機關可以是負責執行的社區矯正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第壹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壹)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正在懷孕或者哺乳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會危害社會的。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前款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下,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被保外就醫的罪犯可能具有社會危險性,或者自殘的罪犯可能不被保外就醫。

適用於監外執行的重疾有哪些?

(壹)患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至於罪犯患什麽樣的疾病比較嚴重,需要保外就醫,需要由執行機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出具的證明文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確定。為了防止壹些人利用這壹條款逃避刑罰的執行。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也確定發證,為的是防止各類醫院發證,造成執行混亂,行政機關難以確定。壹般情況下,罪犯患有危及本人或者他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且以羈押場所的醫療條件難以治愈的,可以認定為嚴重疾病。

(2)正在懷孕或哺乳嬰兒的婦女。這是人道主義原則的重要體現。其目的是防止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在執行場所執行刑罰,使罪犯回歸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顧或照顧好自己的嬰兒。

(三)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適合暫予監外執行,又不危害社會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這主要是考慮到壹些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雖然不符合上述兩種情形的條件,但因年老體弱生活不能自理,不適合繼續執行刑罰。

綜上所述,這是邊肖對監外執行能否出城的相關回答。希望能幫到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七條社區矯正對象離開所居住或者流動的市、縣的,應當報經社區矯正機構批準。有正當理由應當批準社區矯正機構的;對因正常工作、生活需要定期跨市縣活動的,可根據情況簡化審批程序和方式。因社區矯正對象搬遷需要變更執行場所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作出變更決定。社區矯正機構作出變更決定後,應當通知社區矯正決策機關和變更後的社區矯正機構,並將相關法律文書抄送變更後的社區矯正機構。變更後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將法律文書轉發當地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壹)患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正在懷孕或者哺乳嬰兒的婦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會危害社會的。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前款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下,可以暫予監外執行。被保外就醫的罪犯可能具有社會危險性,或者自殘的罪犯可能不被保外就醫。罪犯患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出具證明。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交付執行後,監獄或者看守所應當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 上一篇:新加坡人守法嗎?
  • 下一篇:三天三夜失去森林的70歲老人後來怎麽樣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