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合同的條款不合理。
建設工程合同是工程結算唯壹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範性文件,合同對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具有同等法律約束力。但是,由於市場環境的影響和建築企業在建築市場的弱勢地位,壹些建築企業盲目滿足建設單位在前期工程合同談判和簽訂階段提出的壹系列不合理要求,無原則地允許建設單位修改標準合同文本,以盡快進行施工。有些施工企業甚至抱著邊做生意邊談判的幻想,和施工單位交朋友。但是,壹些建設單位卻利用了施工單位的這種心理,達到了弱化合同約束的目的。從簽訂工程合同開始,就為以後的結算埋下了不良的禍根。
2.建築設計的修改和變更
建築工程設計受地質勘察資料、設計技術規範、設計標準、設計手段、建築材料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制約。當客觀條件發生變化時,建築設計也應隨之變化,以適應實際建設的需要。在建設工程現場簽證方面,如果管理人員對工程造價業務不熟悉,無法對施工單位完成的工程量進行詳細描述和說明,有的需要圖紙表示而沒有圖紙,有的需要測量而沒有仔細測量,造成簽證內容不清、簽證與事實不符等不規範現象。導致工程竣工資料不規範,工程竣工結算資料由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圖、竣工圖、工程承包合同及相關協議,按照國家關於工程竣工結算資料整理的要求和規定進行編制。
由於工程項目的建設具有時間跨度長、涉及內容多的特點,施工過程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竣工資料的整理是壹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然後由於責任心不強,專業水平不高,結算人員出現錯漏,增加了處理難度。比如確認變更的現場簽證沒有及時認可,工程量確認等簽證資料不全,價差較大的材料沒有得到建設單位或監理工程師的確認,都會給工程竣工結算帶來糾紛和麻煩。壹些單位為了增加成本,在現場簽證上做了很多文章,現場簽證信息失實、失真、失實、虛報、多報。比如壹些可以明確計算出工程量設定的定額的內容,是以工日、機械臺班數的方式來計算的,所以在審核過程中無法確定實際的工程量。因此,結算人員必須牢固樹立為項目服務的職業精神,掌握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嚴格把關,敬業奉獻,這對實現項目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材料設備采購管理不到位。
基建工程涉及的材料設備品種規格多,差價大,質量參差不齊,給施工單位創造了很多機會。同壹種材料有很多廠家生產競爭,而且價格混亂,報價不壹,沒有統壹的標準化市場,使得材料價格相差很大。
4.工程量計算誤差
建築工程量的計算是壹個重要的環節,而施工圖的表達是否正確、全面、清晰是建築工程量計算準確的基礎。
5.施工單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監管。
在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建設項目施工時間長、現場大、程序多。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及時反饋施工情況,實現有效監控,容易給工程留下質量隱患,造成資金浪費,直接影響工程造價控制。因此,為了加強管理,應加強項目的整個實施階段,以滿足質量要求和進度要求,這是管理工作的重點。在這壹階段,工藝技術方案的確定、設備的選擇、新技術的應用和工程結構的形式對投資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建設階段浪費投資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測定方法落後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在建築領域不斷湧現。結算時,需要經常進行額度轉換。然而,由於我國現行的工程預算確定方法多為靜態滯後法,定額單價通常以若幹年前的人工、材料、機械價格統計為基礎,新增定額往往缺乏代表性,導致工程量計算取費誤差較大。這種靜態的、滯後的價格決定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的要求。
7.施工中缺乏全面的管理意識。
我國目前的預算管理大多處於階段性管理模式,缺乏對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全面管理意識。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缺乏統壹的造價管理目標和相互溝通,工程監理單位往往局限於施工階段的質量和進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資決策分析。
8.結算的監督和審查
工程結算環節需要監督審核,防止大面積差錯,工程結算過程也需要監督,防止人為差錯。做好工程結算。首先要分清工程結算的階段和重點,制定工程結算程序;其次,要嚴格遵守工程結算紀律。防止工程結算流於形式,導致工程結算形同虛設;再次,工程結算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工程結算經驗,具備承擔工程結算責任的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如何才能有效控制這些問題?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8.1競價活動
建築工程招標是通過合法手段吸引建築承包商的競爭,選擇條件優越者完成施工任務。在招標過程中,投標單位可以從眾多投標人中選擇設備精良、技術過硬、管理水平高、社會信譽好、報價合理的優秀施工隊伍,從而為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8.2實施建設工程造價的全過程、全方位控制。
建設工程造價貫穿於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和全方位。在整個建設階段中,決策階段是最重要的。要在決策階段下功夫,把握控制要點,選擇最優設計方案。在建築工程設計階段,應註重預控,做好設計活動,選擇工藝流程,調動設計人員的積極性,精心設計。在建設項目實施階段,應當進行材料設備采購的市場調查,對建設項目施工中出現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進行技術經濟比較。要保證工程保修期的質量,挖掘竣工後試運行的潛力,做好協調工作,防止或減少索賠,提倡厲行節約,減少各環節可能出現的浪費。
8.3加強監管。
建設項目施工監理的投資控制是指在整個建設項目實施階段進行的管理活動,以保證在滿足質量和進度要求的前提下實現項目投資目標。隨著建設實踐的深入,投資控制目標是分階段設定的。決策階段對投資影響最大,也是監理工作的重點。在這壹階段,技術方案的確定、設備的選擇、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建築工程結構的形式將對投資控制起決定性的作用。控制好這個階段,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建設階段節省投資的可能性很小,但浪費投資的可能性很大,投資控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應從經濟、技術、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重點控制變更,認真做好現場簽證,通過正常的計量和結算程序,監控原合同價款中主要費用的正常發生,防止提前超額支付。只要實施有效的建設工程簽證、監理和預結算審核,就能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實現建設工程良好的經濟效益。
8.4加強結算審核,爭取建設工程計量的準確性。
結算工作完成後,需要進行復核,可以有效避免多算、漏算和重算,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加快工作進度。審計的方法很多,審計的內容也很廣泛。審核的重點應是工程量計算是否準確,定額是否正確應用,取費標準是否符合現行規定。
綜上所述,工程結算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壹項專業性、知識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所以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提高,深入施工現場了解施工規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以及整個施工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準確的結算審核意見,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造價投資,實現項目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