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對教案角度的初步認識

對教案角度的初步認識

作為壹名專門給別人上課的人民教師,經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對角的初步了解的三個教案,歡迎分享。

初步了解角教案1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3840頁:角度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具體生活情境和實際操作中感知角度的基本特征。

2.利用角度的特性來找角度、畫角度、造角度。

3.在小組合作中養成傾聽的習慣,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上課前,根據名字把學生分成五組。在黑板的右邊,老師寫著:星星組,還有1,2,3,4,5這幾個字。然後解釋壹下明星團評價方法。

上課

老師(拿出壹顆五角星):同學們,妳們喜歡這樣嗎?

生:對。

老師:什麽樣的孩子可以拿到五角星?

學生:好好上課,認真聽講。

學生:請舉手,態度積極。

老師:為什麽叫五角星?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老師:誰上來找?

臺上生指五角星的五個角。

老師:老師有個小問題要補充。剛才這位同學指的太快了,只指到了頭。還應該有什麽?

生:兩面,兩面。

老師:誰再來指壹指?

將手指放在舞臺上(這次握住整個角)。

老師:看老師怎麽點。(指著,邊)我們跟老師指壹指。同桌兩個人互相指指點點。

盛拿起桌上的五角星,指著對方。

老師:張老師看大家都指得很好。每組加壹顆五角星。妳現在是幾號明星?

生:壹星。

老師:我們繼續學習,拿出三角形,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指點點。(後來補充:看誰點的好)

老師(點名壹個學生拿三角板):我們仔細看,看他的意思是不是和大家壹樣。

生手指。

老師:如果妳同意,給他壹點掌聲。

然後說出壹個學生來指舞臺。

老師:找到自己喜歡的喇叭,輕輕按下它的頭是什麽感覺?

健康1:癢。

生2:有點疼。

生三:犀利。(板書:犀利)

老師:再按壹次壓邊圈是什麽感覺?

生1:滑。

生二:溫柔。(課堂上爆發出壹陣笑聲)

健康三:舒服。

老師:為什麽舒服?

健康:壹般。

生:直男。(板書:直)

老師:請四處尋找角落。

生1:桌子上的角。

老師:請指出來。

舞臺是指桌子的四個角。

老師:是的,這張長桌子有四個角。

生2:這個鉛筆盒上有角。

老師(拿著鉛筆盒):我看看,這個頭是(圓的),所以(不是角)。

生三:書(帶手指)。

老師:書有四個角。

生4:門。

老師:上來指壹指。

學生指教室門的四角(4)。

老師:妳發現得很好。老師這裏有壹些圖片。讓我們看看誰能找到角落並指出來。(課件展示剪刀圖)

1指剪刀頭。

老師:妳同意嗎?(學生不同意)誰能告訴我不同意的理由?

生:壹邊是彎的,不能算。

老師:這個回答不錯。第二組加壹個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手上突出的部分。

老師:這是壹個角嗎?

生:沒有。

老師:這個角藏在哪裏?再仔細看看。

生3:指剪刀張開的部分。(課件顯示正確)

老師:讓我們壹起做練習,畫壹個角。找到這個角落有多難!我們來看看這個(展示壹個插著吸管的可樂罐)。

生是指吸管上的角。

老師:妳也找到合適的了嗎?沒錯。給自己壹些鼓勵。

老師:看鐘面。展示第三張圖:壹個鐘面。

分針和時針之間的角度。

老師:很好。我們壹次找到了三個角落。現在讓我們脫下這些角的外衣,仔細看看。(課件顯示3個角)

老師指第壹個角:這個點叫什麽?

健康:起點。

生:頂點。

生:點。

老師:(黑板上方)這兩個呢?

生:緣。(老師板書:邊緣)

老師:請指出這個角(第二個角)的頂點和兩邊。

生手指。

老師指第三個角:看妳是不是和大家意思壹樣。

老師:讓我們看看這些是不是角。如果是,請露出妳的笑臉。如果沒有,露出妳哭泣的臉。

逐壹判斷:1,雙方不相連(較遠);

2.正確;

3.壹邊是彎曲的。

老師:為什麽不呢?

生:因為壹邊是圓的。

4、雙方不相連(接近);

老師:為什麽不呢?

生:雙方沒有聯系。

老師:沒有頂點。

5、正確。讓學生指出頂點和邊。

老師:剛才,大家都表現得很好。每組要加壹顆五角星。現在是什麽星?還是二星學生,不要灰心,因為還有機會。

老師:這是老師畫的壹個角。妳也想畫畫嗎?"

畫壹個角。老師警告不要用波浪線畫角落。有些尺子的壹邊有波浪線。

很快壹個學生畫完了。

老師:如果做完了,再來壹個。

學生繼續畫,有的還沒畫完,有的都畫完了。

老師:畫完的小朋友擺出漂亮的姿勢,讓老師壹看就知道妳畫完了。

老師:誰想給妳看妳畫的角?

盛1上臺表演:畫了兩個。

老師:妳是怎麽畫的?

生1:先畫邊再畫點。

老師:妳叫什麽名字?

生:頂點。

生1:再畫壹條邊。

老師:我明白了。他先畫畫。

學生2顯示。

老師:妳是怎麽畫的?

生2: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學生3展示:我畫了兩個三角形。有同學感嘆。

老師:為什麽?他畫了兩個三角形,但他實際上畫了幾個角?

生:六角。

老師問學生3:是妳畫的嗎?

生3:是的。

老師:妳想知道老師是怎麽畫的嗎?

生:對。

老師壹邊畫壹邊說:先畫壹個頂點,再畫壹條邊。妳是像老師那樣畫的嗎?(幾個同學舉手。)讓我們用老師的方式再畫壹個角。

畫畫的時候,老師提醒我,喇叭的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

老師:畫角就這麽多。讓我們玩遊戲。

要求學生使用信封中提供的材料制作拐角。這些材料是:繩子、圖釘、長方形的紙和棍子。妳可以自由選擇。

生而為角。

老師:完成後,把妳的角給妳的同學看。妳的角落在哪裏?

壹些學生開始表現出來。

老師展示壹個學生的角(用紙和圖釘做成):妳覺得這個角怎麽樣?

生:會變形。

老師:可以,可以變形。它的嘴可以變寬或變窄。(談話和演示)

壹個學生像這樣說:剪刀。

老師:妳可以給老師看看妳做了什麽。

老師:我們今天學了什麽?

生:知道角度。(老師板書)

對課程的評論:

整體感覺:從這節課的整體效果來看,我覺得授課老師確立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很活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壹,學生運動:

1,葉聖陶老師倡導的六大解放,新課程讓學生自主、合作、交往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在動中學習數學,在動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壹點在這節課的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從兩次用不同的要求指向五角形的角,到在三角板上感受角並找到四周的角,再到畫角、做角,學生動了,他們動得充分,學得充分,所以角的知識在學生的運動中被消化吸收。

2.課堂的動態生成。這堂課很精彩,因為很多學生的回答是動態的,非預設的,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想法。接下來我講壹個亮點:給出教學角各個部位的名稱時,老師問學生:壓邊是什麽感覺?第壹個學生的答案是:滑。第二個學生的答案是:溫柔。這時,班裏爆發出壹陣笑聲。第三個學生回答:舒服。這三個答案雖然是學生的真實感受,但似乎與正確答案無關。(當時上課也很擔心老師:怎麽引導)快了,為什麽老師的壹句話感覺很舒服?很容易得到壹個平、直、好的答案。巧妙的引導,真實的體驗,是那麽的自然無縫,讓我上課感覺好舒服!

第二,學生的笑聲

全班同學都覺得學生學得很開心,笑得很開心。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首先,老師珍惜學生的回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說出不壹樣的真實感受。如講角度概念時的精彩導語。當學生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時,他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知識不再是老師傳授的,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獨立體驗,不斷的成功體驗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更願意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更多成功的微笑。

3.老師的觀念變了,更尊重學生了。老師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和鼓勵都比較積極,好像沒有聽到錯、不好之類的字眼。以前常說的失敗,換成了成功是成功之母。這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增添了不少傲人的笑點。

4.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上課開始就進行星級評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笑臉和哭臉展示學生的評價結果,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讓學生擺出漂亮的姿勢,讓他們笑得更多。

三、五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1.教學目標的確定:從三個維度確定數學教學的目標。張老師提出的第三個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聽的習慣和口頭表達的能力。但是課堂上合作不多,學生交流的機會很少。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從現在開始學習數學,就要考慮了。

2.小組評價要有結果:雖然結果已經在黑板上展示了,但是在總結中還是要對比賽進行總結和肯定,這樣才能更好的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關系到評價的完整性。

3.角度的呈現要多樣化。這門課展示的角度基本上是朝右的。雖然老師提到角度可以向上朝左,但是強調的不夠。角度的形式應該以多種方式呈現給學生。

這張長桌子有四個角。書有四個角。這兩句話不夠恰當。1類後做如下描述:說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數學是壹門嚴謹的學科,我們老師的教學語言也要科學。

5.活動角可以展示的更充分嗎?活動角展示的時候很多同學還在做角。我們能等到學生們結束嗎?老師所說的活動角的知識,也要讓學生表現出來,完全從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應該會說話,會說話,而這是下壹節課角理解的知識基礎。

2 .教學目標角度的初步認識

1.初步認識角度,知道角度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用尺子畫角度。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實踐。

教學重點

認識角度,知道角度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度。

教學困難

使學生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大小有關,而與角的兩邊的長度無關。

教學過程

壹、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復習導入演示課件《拐角的初步認識》。

1.老師問:同學們,妳們還記得我們高壹學的什麽圖形嗎,還能說說妳們知道的其他幾何圖形嗎?

2.學生回答後,老師展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圖形。

3.老師質疑: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什麽區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圓形沒有角)

4.指向角落。老師出示數學書,讓學生指出書封面上的角。(學生壹般把四個頂點稱為角)

5.老師指出:這個學生不是在指壹個角。角落到底在哪裏?如何指出壹個角落?今天我們要學習“對角的初步認識”。對角度的初步認識。

第二,新撥款。

1.初步感知角度。

(1)老師演示了手指角度的全過程;

老師壹邊指著角壹邊聽寫:從數學書封面上的壹個點開始,從這個點接觸直邊,夾在這兩條邊中間的部分就是角。

(2)壹邊看電腦演示,壹邊用電腦演示課件《指角法》觸摸自己數學書上的角度

(3)說出壹個學生的名字到前面,指出角落在哪裏。

(4)滿負荷運轉。邊說邊摸,指出壹個角落。

(5)同桌* * *同學壹起操作,指出他們三角形上的任意壹個角。

(6)摸完墻角後總結經驗。我們接觸的點是尖的,我們接觸的兩條線是直的。)

2.折角。

(1)老師拿壹張不規則的紙,對折兩次,形成壹個小於180度的角。問:這個被老師折疊的圖形是角嗎?為什麽?

(2)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形狀不限),折疊兩次(任意)。老師會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貼在黑板上(盡量包括直角、銳角、鈍角、直角)。

(3)問:觀察黑板上貼的這些圖形都叫角。這些圖形有什麽特點?(每個圖形中都有尖點和直線)

(4)教師講解角的各部分名稱,演示課件《角的各部分名稱》。老師從多個角度中選擇壹個角,延伸角的兩邊,並點名壹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角的頂點和兩邊。(5)教師指著黑板的任意壹個角,讓學生說出每個部分的名稱。

(6)討論。說說妳身邊的角落。

3.演示活動角度。

(1)問:看黑板上貼的角有什麽區別?(大和小)

(2)問:通過觀察,誰能說出哪個角更大,哪個角更小?再告訴我壹遍妳是怎麽比較的?

(3)問:確實有大小角。應該如何比較角度的大小?

(4)老師讓每個學生拿出自己的學習工具——活動角,打開做壹個角,指著說哪個是角的頂點,哪個是角的兩邊。我們來比較壹下鄰座的同學,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5)老師:以妳剛才做的角度為標準,再做壹個比它大的角度。然後以新的角度為標準,做壹個比它小的角度。

(6)問題:通過自己操作活動角度,能否意識到角度的大小與誰有關?(角度的大小與角度兩邊的大小有關。)演示課件《角度的大小》

(7)畫角的教學方法。

①演示課件《畫角的方法》觀察畫角的過程,然後讓學生總結畫角的方法。

(2)老師再次和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先畫頂點,用直尺從這個點畫壹條直線,再從這個點畫不同方向的直線。(板貼:先畫頂點,再從頂點開始畫角的兩邊)

③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壹個角。老師巡視畫角的過程是否正確。

第三,歸納提升。

1.問:妳從剛才的研究中得到了什麽?(我們知道壹個新的圖形——角度;壹個角有1個尖頂點和兩條直邊;角度的大小與兩邊開口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習了如何畫角。)

2.練習。

四個。質疑溝通。

1.問:除了老師介紹給妳的,誰能說妳還知道哪些老師沒講的?或者妳還想知道什麽?(根據學生的說和問,酌情補充以下內容)

(1)角的類型(詳見擴展材料):銳角、直角、鈍角、直角、上角、圓角...

(2)趣味知識:放大鏡可以放大字的大小,但不能放大角度的度數。(詳見擴展材料《放大鏡不能放大角度》)

(3)生活中邊角的利用:裝修時,巧妙利用邊角可以拼出許多美麗多變的圖案,有效利用邊角,節省裝修材料,降低裝修成本。2.自由交流。

動詞 (verb的縮寫)分配(省略)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關於“理解角度”部分的教學設計。

在講授新課之前,我們可以通過演示動畫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大量動畫動態模擬指點、畫角等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生動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帶著欣賞動畫的輕松心情進行學習。

教案三:課本第112頁,第113頁,角度的初步認識,說和做,練習22,問題1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度,知道角度各部分的名稱。

2.讓學生學會畫角,培養動手能力。

教具和學習工具的準備:鐘面、投影儀、三角、紅領巾、扇子、兩塊硬紙做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首先,新的撥款

1,引導學生觀察物體上方的角度。

(1)展示三角形,老師會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然後數* * *有多少個角。

(2)出示紅領巾,說出紅領巾上的角。

(3)用投影儀展示風扇的圖片,並點名讓學生指出風扇上的角。

(4)教師拿出教具的鐘面,轉動時針和分針,讓學生指出角度在哪裏。他們壹邊演示,壹邊解釋時針分針小角度小,大角度大。(讓學生對對角線的大小有壹些直觀的認識,不做進壹步解釋。)

2、從實物中抽象出角度的圖形,知道角度各部分的名稱。

(1)在黑板上畫出鐘面的時針和分針旋轉形成的三個不同的角度(銳角、直角、鈍角)。

(2)教師用銳角圖形解釋角的各部分名稱,並要求學生指出另外兩個角的頂點和邊。引導學生觀察上述三個大小不同的角的相似點,在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壹個角有壹個頂點和兩條邊。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角度。

(1)讓學生思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哪些角落。國旗上,少先隊旗上,房子的山墻上,教室的窗戶上,家裏的防盜門上都有喇叭。

(2)引導學生觀察課堂上什麽是重要的。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觀察的情況,用投影儀展示有代表性的物體,讓學生進壹步加深對對角線的理解。

4.教學角度的畫法。

(1)在投影儀上分三步展示畫角的步驟,讓學生仔細觀察和體驗畫角的方法。

(2)老師示範:畫角時,先強調點。從這壹點出發,用直尺在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畫壹個角。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按照老師的畫法畫幾個角。老師要及時指出問題,比如有的兩條邊不相連,有的第二條邊不是從第壹條邊的端點畫出來的。

第二,鞏固

1,按照課本第113頁說的做。

問題1,讓學生運用剛剛學過的角度知識,獨立判斷哪些是角度,哪些不是。引導學生比較,比如第二個和第四個圖形不是角,第壹個和第三個圖形是角。

第二個問題,師生把硬紙拉成不同的角度,說明兩張紙小,形成的角度小;張開嘴,形成壹個大角度。

問題3:讓每個學生拿出壹張紙,按照課本第113頁的圖片折出大小不壹的角,讓學生互相教,互相學,老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課堂練習

做練習22,問題13。

三。摘要

老師首先講解了角度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然後讓學生談談角度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畫角度時應註意的問題。

第四,作業

做練習22,問題4。

  • 上一篇:急需壹份關於完成建築法規的文件
  • 下一篇:2021寧夏壹建考試報名通知-報名時間-報名條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