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5篇_職業道德總結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5篇_職業道德總結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崇高的評價和完美的贊美。世界給教師帶來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個“花環”增光添彩。下面就來看看5篇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個人總結短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1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祖國建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民族振興的期待在教育。教師是振興教育、培養人才的關鍵;教師是中國教育興衰的關鍵。辦好教育,必須培養壹支事業心強、作風紮實、師德過硬、敬業精神好、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當前,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違反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這必然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人民教師良好的整體形象。比如老師急於求成,經常說三道四,傷害學生自尊心;對學生的變相懲罰,如做錯題抄卷子、遲到收拾等時有發生;老師對待學生不公平,明確把學生分為三個等級,不能壹視同仁。為應對新時代的形勢,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教育觀念更新的同時,如何樹立新時代的師德形象成為教師的重要課題。研究了師德教育後,我有幾點感受:

第壹,愛是根本。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全世界”。霍茂政老師從教60年,懂得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鄒有雲老師“用心去愛每壹個學生”;林崇德老師也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在教學中,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深入了解他們,真誠關心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努力做他們的導師。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愛學生就不是壹味遷就和縱容學生。在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的同時,要有說服力,耐心啟發,講明道理,說明興趣,啟發學生。對違紀的學生要講道理,要動感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建尊重、信任、包容、友愛的新型師生關系。

第二,註重專業素質的提高。

隨著照相機、傳真機、電腦、投影儀等高科技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我們傳統的單向式、傳教士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沖擊,電腦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來源和範圍。教學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教師要認清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註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大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師生互動,變傳統的“教”為“導”,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

第三,要有毅力。

堅忍不拔,就是要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獻給教師職業,為黨的教育事業努力而有效地工作。在如今的商品經濟社會,在金錢和物質的誘惑下,很多老師把教學丟進大海,圖謀自己所謂的個人發展;有些人把教師這壹職業僅僅視為謀生的手段;有些人把教師的職位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等等。這些人滿腦子都是個人利益,並不把教育當成高尚的事業。這些人對教育教學缺乏熱情,對學生不負責任,對自己的職業夢想和信念產生了動搖,對自己的感情漠不關心,所以也就談不上有壹個好的師德師風。

第四,立足本職,教書育人。

我認為:壹個稱職的老師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搞好每壹節課,認真批改每壹項作業,認真開展教學研究,研究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努力學習,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的需要,也是教師責任感的體現。自我在教學中的教學技能、技巧和知識水平直接影響著自我在學生群體中的威信。教育是壹門藝術,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是為了啟發、喚醒和鼓勵。而這壹切都是建立在教師的模範形象之上的。

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施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形象入手,把外在樹形象與內在練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德激勵和熏陶學生,提高教育者的公信力;教師要在行為舉止、氣質修養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儀態。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說教。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用行動詮釋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讓我們用良好的師德托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2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階段。新形式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壹名教師,我們應該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以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現代社會在帶給人們物質禮遇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沈重的負擔。教師作為社會的壹員,也是培養下壹代的教育者。他們的心理健康與下壹代的培養密切相關。

老師不是神。戀愛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生活中的瑣事,必然會影響自我情緒。心情不好時,容易把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暴力,打破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讓學生感到緊張、委屈和怨恨,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影響學生的壹生。做人有做人的標準,工作起碼要有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說對教師有什麽不同尋常的要求,我覺得比“學為人師,為人師表”更重要的,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念,這才是21世紀教師素質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與社會之間、制度與人性之間、國情與人情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壹種張力,老師們會盡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抵抗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為學生騰出盡可能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壹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關心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愛、良好溝通、及時交流的氛圍,也是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水平直接關系到億萬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崇高的評價和完美的贊美。世界給教師帶來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個“花環”增光添彩。作為壹名教師,最重要的是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對教師職業充滿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壹名教師,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期待老師的愛。師愛是壹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產生快樂的情緒,激發學習興趣,感受到他人的期望和群體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凡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無論學生被要求做什麽,他們必須先做,並為他們樹立壹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他們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以身作則比單純說教有效百倍。此外,教師還應具有刻苦學習、嚴謹治學的態度,具有永不言敗、教書育人的進取精神,刻苦吸收新知識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絡大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經常閱讀和學習。學校是讀書的地方,是書的王國。壹個真正的老師必須是壹個閱讀愛好者。老師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學生。要靠老師帶領每壹個學生走進書的世界,培養他們對書的熱愛,讓書成為知識生活的指路明燈。不管教師閱讀困難的原因有千萬種,每個教師都應該意識到自己。作為壹名教師,他必須堅持閱讀。

有人說幸福是壹種選擇,有人幸福,有人痛苦,是因為思想的不同。教師職業帶來的體驗是苦還是樂?所以要考察這個行業給老師們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程度。從物質收入來看,在我國,目前這個職業並不盡如人意,工資普遍處於中低收入之間。當然,我們也看到教師的待遇在不斷提高。近年來,隨著教師工資收入、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提高,職業穩定性的優勢越來越突出,“窮”不再是教師的代名詞。從精神滿足的角度看,教師職業優勢明顯,職業生活的情感性成為當今商品社會教師職業的另壹大優勢。教師這個職業有它的艱辛,但更有樂趣:足智多謀,善導之樂;開導愚者,化其為固執,學生轉化的喜悅;弟子感悟,安慰老師,感謝老師教導;桃李,千裏之樂&;hellip& amphellip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是奉獻,更是在孩子中吸收、更新、升華。親眼看到學生壹天天茁壯成長,我們會由衷的高興,幸福感很強,這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

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不斷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我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用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妳的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進步。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壹個學生的發展”,每壹個發展了的學生都會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讓社會進步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終,隨著浪潮的高漲,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將會大大提高,兢兢業業的教師必將贏得社會的豐厚回報。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3

最近,在上級的部署下,學校組織我們認真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修訂版2010)。《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短短的八條信息,讓我們感觸良多。通過自學、集中學習、交流、自我表達,這個過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培養好人,要做各方面的老師。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作則”的作用。教師要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後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合格的教育者。

壹、忠誠和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教師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階梯。但是,老師都很普通。我認為偉大在於平凡。因為,在平常,我們也可以有所貢獻。教師常被比喻為“紅燭”、“天梯”、“春蠶”、“鋪路石”,以表達教育的無私與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學的那壹天起,就應該對教師這個職業有壹個充分的認識,讓自己徹底理解“拜金主義”和“官忠”這些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中去。我是壹名從事教育工作12年的教師。我的信念是做壹件事,愛壹件事。正如陶行知所說:“帶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因為我們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只有付出愛才能收獲愛。所以作為老師,我壹直信奉以愛為本,用愛去影響學生,凈化學生的心靈。任何時候,我都可以自信地說,從事教育事業,這輩子沒有遺憾。作為壹名教師,我感到榮幸。教師在人才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要做好壹名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

第二,無私奉獻,關愛每壹個學生

教育是壹門藝術,只有走進學生內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的動力,老師關愛的目光是學生心中的陽光。孔子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壹個老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傳道授業解惑。壹個老師更適合教學的樹形。所以壹個老師要有完美的人格,這樣他的壹言壹行才能讓學生的成長潛移默化。所以,教師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都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讓他的學生充分了解,永遠記住。

我們班有這樣壹個學生,他其實很聰明,但是不主動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紀律,所以學習成績很差,作業經常寫不完。我經常找他聊天,鼓勵他好好寫,下次作業競賽拿獎。現在他變了,愛看書,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也盡力寫好。

教育是藝術,是愛的聲音,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讓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對學生漠不關心,缺乏熱情,絕不是師德好的好老師。

第三,以身作則

教師要凡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無論要求學生做什麽,他們都必須先做,並為他們樹立壹個好榜樣。比如老師要求學生不要遲到,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有禮貌。老師在說話和舉止上壹定不能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範,教師自身也必須遵守教師守則。否則要求學生,自己卻不去實踐。學生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壹,不可信任。

第四,我們應該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是教師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終身教育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概念,教師永遠不應該老得學不完才能勝任這壹充滿挑戰的職業。我們不斷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壹種習慣,把學習當成壹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教師在吸收新知識、新思想的過程中,也要善於反思,勤記筆記,註重積累,加強研究,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步的道路。

總之,我們教師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成為壹個師德高尚的人,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號召,更好地培養“四有”新人,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4頁

有人說,壹個學生是壹首詩,壹個靈魂是壹個世界。愛壹個學生,就是真誠、深刻、嚴格地愛每壹個學生。觸摸他們的感動,承受他們的痛苦,收獲他們的收獲,繼往開來他們的成功,讓完美和夢想植根於學生心中的沃土。

(壹),用親和之心搭建教育之橋

我經常問自己這樣壹個問題:做壹個優秀的老師,最重要的是什麽,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經驗?最終我發現,這些都是壹個優秀老師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但更重要的是,愛是貫穿靈魂的無私真愛。師愛,發自內心的真愛,是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考量。關心讓他們感到舒適和親切。壹句適當的贊美和關心,遠勝於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大事業。用真誠觸動他們的心弦,也會收獲他們真摯的愛情。核心,是燃燒的火炬,可以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壹盞明燈,可以照亮學生前進的征程。“帶著壹顆心來,不帶壹根草去。”這顆心是老師真誠的心,如春風,壹點壹滴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師德絕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無私精神的體現,是無止境的師魂!

(2)用無私的心鋪就事業之路。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的、無私的、無邊無際的、無微不至的。老師可以感染同事,團結壹心,齊心協力;能感染父母,樹立威信,真誠溝通;能感染學生,進取勤奮;我們更能接觸社會,熱愛我們的工作。

(3)用研究者的頭腦搭建教學階梯。

在學校“研究型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成為壹名研究者,成為壹名研究型教師,成為我的職業追求。我努力學習,努力練習,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D)以身作則和嚴格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他為人正直,做事沒有命令;他的身體不對,雖然他不服從。”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的道德品質、學術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甚至壹言壹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正是由於言傳身教的特殊教育效果,使得當老師成為壹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因此,人才培養的質量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必須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老師的言行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候壹句簡單的話會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教師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格、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還有教師的人格和心理素質。學生可以看到老師在課堂上說的和做的壹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優秀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起到良好的“教書”和“育人”作用。其次,要嚴於律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此外,我們應該關心和熱愛學生,課後傾聽他們的聲音,做他們的導師。愛是人的情感之壹,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的態度和情感體驗,在教育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5)根據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啟發學生的思想。

當下的學生有什麽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該註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必須突出時代性,適應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采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進行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壹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前面來,把教育融入到各種活動中。比如定期進行紀律和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和法制觀念,讓他們明白遵紀守法的道理。

教書與育人緊密相連,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的特點,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的,而是根據必要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標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照規定的教材有目的、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形成必要的知識體系,成為必要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與育人緊密相連,這是最基本的教育規律。把教書和育人分開,只註重教書,不管育人,不僅是忘記了自我這個社會主角,缺乏職業道德,也是對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師神聖職責的侮辱。每個教師都要遵循教育規律,不僅要做專業知識的傳播者,更要自覺做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做壹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職業道德個人總結5頁

好的師德是壹本教科書,對學生有終身的影響。教師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應該是“人的楷模”。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作則”的作用。作為壹名教師,只有堅定自學的信念,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教師職業道德有了新的認識:

堅信教育。

目前,教師職業中存在著工作不安心、人員流動、跳槽等現象,使得很多人不敢說“我喜歡教書。”而我自信地說:“教書真好!”也許我的性格適合教書,但我覺得我的夢想是教書。原因有三:首先,經濟上我不想富而貴,我只想穩定。目前我的收入可以解決溫飽,很知足。其次,精神上,我覺得追求內心的平靜比追求壹切要好。名利場險惡,但在學校工作能找到心靈的平靜和純凈。第三,從教多年,越來越多的學生關心我。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經常以不同的方式對我表示關心。所以放眼未來,社會上很多同學的成功就是我壹生的幸福。所以我更加堅定了對教育的信念,為教育創造了壹片藍天。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教不好學生,沒有感情就當不好老師。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誌存高遠,把個人成長成才與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祖國繁榮富強緊密聯系起來,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不辜負胡錦濤同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人民教師熱愛本職工作,關心學生,努力學習,嚴謹治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胸懷大誌。”我們要以百倍千倍的責任感教書育人,為人民教育做貢獻。

奉獻,也是這壹刻對學生無私的愛。高爾基曾說:“誰不愛孩子,孩子也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時,戀愛也是壹門藝術,壹定要學會正確的戀愛方式。在傳統教育中,我們關註的是“優秀的分數率和通過率”。目前,我們關心的是它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的無限性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性促使我們關註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和人格的塑造。壹切以有利於全體學生和諧健康發展為原則。這是對學生真正的愛,是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表現。

教書育人,誨人不倦。

在新教材的沖擊下,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壹起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尊重學生。所以要通過愛來尊重學生。然而,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我們的壹些老師熱愛學生,這往往是由他們的學術和道德品質轉移的。對壹個學生的評價更傾向於他的學習質量。老師往往會不自覺地對壹些成績好的學生有所偏愛;另壹方面,壹些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違紀的學生,總認為“壹個聽話的孩子是教不來的”,甚至會生氣,甚至會使用體罰。其實每個學生在壹些我們認為的“壞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天空和潛力。我們應該善於發現,這就需要老師也對他們付出壹些愛和尊重。好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個概念,在很多學校已經作為壹個要求向老師提出來了。因此,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我們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素質觀和人才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他們,不能因為學生的壹時素質而得出永久的結論。我覺得這也是壹個老師應該有的高尚道德。

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

我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壹種無聲的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身教重於言教。”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師使學生成為什麽樣的人,自我就應該是什麽樣的人。”首先,教師應該是學生在業務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的榜樣。如果學生覺得老師“知識淵博、學識淵博”,壹定會從內心產生敬佩感,從而增強求知欲,來到與老師同等的水平;反之,反言。因此,我們應該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以跟上時代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滿足學生對文體知識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每壹位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善於吸收新的教育科學成果,並運用到教學中去,努力成為壹名有創造力的教師。其次,教師要在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好的教師是賢能的。為人師表,表裏如壹,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要求學生做的事必須先做,要求學生不做的事必須先做。想象壹下,要求學生上課不要遲到,但他們沒有及時趕到教室。學生能遵守嗎?;作業的時候,妳把手插在口袋裏,卻讓學生幹這幹那。學生們能心甘情願嗎?因此,壹個教師應該努力設定自我行為的目標和方向,不被世俗的習俗和他人的做法所影響,這樣自我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

總之,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用愛和博愛來交換自己的心,傾註自己的壹切來換取明天桃李芬芳。加強師德修養,既是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

相關文章:

1.師德師風個人總結五則

2.師德師風總結5篇。

3.教師對5篇精選論文的個人總結

4.今年個人師德總結五篇。

5.師德師風和個人工作總結報告5篇。

  • 上一篇:年輕人被拒絕帶著天劍登機。他不能帶走什麽?
  • 下一篇:如何按規定處罰無中文標識的商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