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壹種覺醒。我不是這麽說的。德國教育家斯潘格說:“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和靈魂的覺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教妳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誘導人的創造力,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和價值。”
我很贊同這個觀點。正如裏爾克在《寫給壹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中所說:“請走進妳的內心,探究妳被要求寫作的原因,看看它的根是否在妳的內心深處;妳得坦白承認,寫不出來,就會因之而死。這才是最重要的。在夜晚最寂靜的時刻問自己:我壹定要寫嗎?妳得在心裏挖壹個心答案。”我們作為老師所做的,就是喚醒學生,引導他們“在自己的心裏挖掘壹個深刻的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壹個電視記者采訪了壹個放羊的小男孩。小男孩說他放羊是為了賣羊賺錢。賺到錢後,他可以娶媳婦,娶媳婦,生子。這孩子長大後,他放羊。節目播出後,壹個學習成績優異的14歲城市男孩覺得生活無聊,自殺了。
是的,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神經癥,都需要它的心理治療。弗洛伊德時代的性挫敗感,阿德萊德時代的自卑感,或多或少都存在於今天的學生身上,包括我們,但主要的陰影是壹種叫做存在的虛空的東西。
壹個初中生給初中世界“芳芳有約”專欄寫信:“在學校,我周圍都是和我壹樣慘的同學。我們不知道還能做什麽,我也不知道還能做什麽。我最好的同學有壹天跟我說他真的不想活了,我很害怕。”
反思我們的教育,不難發現,我們只關心學生“學什麽”,學文學、數學、外語、政治、歷史、物理...壹項研究中有幾個或多個受試者;只關心學生“怎麽學”,抄寫背誦,做題考試...樂器壹個接壹個;但他們很少關心學生的“為什麽學”和“為誰學”。總之,學生的學習動力來源問題遠沒有真正解決。不解決動力源問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都只會是壹句空話。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蘭克博士經常問處於巨大痛苦中的病人:“妳為什麽不自殺?”病人的回答通常能為他提供治療的線索。比如有的是為了孩子,有的是因為壹種天賦還有待開發,有的可能只是為了保存壹段珍貴難忘的回憶。利用這些微妙的細絲,我們可以為壹個悲傷的人編織意義和責任,找到“充實”——這就是他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
我想,為了讓學生不再空虛,為了讓學生找到充實,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有壹些“意義療法”(logotherapy method)?這種處理其實是壹種覺醒。
是的,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壹項辛苦的工作,但也有人把它變成了樂趣,也就是找到了學習的意義。正如尼采所說,“知道自己為什麽活著的人,幾乎可以忍受任何痛苦。”
以下兩封信是我和壹個陌生學生的交流。我覺得更好的印證了上面的觀點。這個女生走出困境,順利考上了當地壹所四星級普通高中,然後考上了大學。
袁老師:
妳好!我是初三的女生。現在臨近中考,我膽小了。曾幾何時,在進入壹年級之前,老師們總說三年級快。那時候我們總覺得初三那麽遙遠。另外,高壹高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壹直都是上遊。自從進入初三,我的成績開始下滑,原來成績的優勢完全消失了。我真的很害怕。我怕我考不上高中。看到父母臉上的皺紋壹條壹條加深,白發壹點壹點長出來,我真的很難過,很難過。他們十幾年來日復壹日的照顧我,不僅僅是為了這壹年的拼搏和高飛,我卻壹次又壹次的讓他們失望。壹次次月考下來,成績壹落千丈。我想采取行動,但我退縮了。我不知所措。我放棄了自己。看到人家父母整天笑瞇瞇的,覺得自己好渺小,好難過,真想離開。人生真的是來受罪的嗎?覺得自己活著有負擔,但又不想對不起父母。如果我想離開,我得先償還他們。離中考只有20多天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進入高三。畢竟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考上高中大學是唯壹的出路。但是現在,我只能在我最有把握得高分的語文上取得壹點分數。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我害怕和我的老師說話,因為我害怕他們會看不起我。因為我成績差。這時我想到了的袁先生。雖然我不認識妳,但我覺得照片上的妳很親切。我想把伊妹兒送給妳。但是我家沒有電腦。我知道妳在我們學校教過書,所以妳們比較親密。只有20天該怎麽辦?怎樣才能不辜負父母的期望?請給我壹些建議!
小美,壹個在悲傷中等待奇跡的女孩。
小梅:
妳好!我剛出差幾天回到蘇州,所以當我收到妳的信並開始回復時,可能會比妳預期的晚幾天。請理解並原諒我。
首先,我要感謝妳對我的信任。信封背面,妳寫道:“壹個悲傷絕望的女孩/等待靈魂的開悟/我給妳寄去希望/我希望擺脫心結/壹個遙遠的女孩/等待希望的鈴聲/我告訴妳真相/我希望勇敢的度過這壹刻……”這些話讓我感受到了我瘦弱的肩膀所要承受的沈重,以及我在生活中應該承擔的沈重責任。
說到生活中的重任,我想起了壹個人,他是2005年感動中國的第壹人——湖南懷化大學23歲的學生洪戰輝。洪戰輝12歲小學畢業時,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到了壹個棄嬰,母親因為受不了家裏的貧困,無奈離家出走。十幾年來,洪戰輝帶著妹妹讀書,照顧生病的父親,打零工掙錢,吃了很多苦,但她始終不屈不撓,樂觀向上。“姐姐有命,我有責任珍惜;社會有生命,我們有責任讓社會溫暖。”洪戰輝平凡的話語,折射出他自強不息的非凡精神,讓我們明白了什麽是“責任”。責任始於出生,止於死亡,將伴隨我們壹生。責任引導我們做好事,禁止我們做壞事。責任讓我們懂得珍惜自己,讓我們走出家庭去幫助別人,讓我們融入社會去創造美好的生活。人為什麽活著?怎樣才能活得有意義?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思考的問題。洪戰輝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人只有對社會和他人負責,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和尊嚴,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小美,我在妳的信裏讀到的第壹句話是“責任”。並不是說幫助妳是我的職責——不用說——而是妳的字裏行間透露出壹種對家庭、對父母的責任感和擔當,讓我非常感動和欣賞。妳在信中說:“看到父母臉上的皺紋壹條壹條加深,白發壹點點長出,我真的很難過,很難過。他們十幾年來日復壹日的照顧我,不僅僅是為了我能在這壹年裏拼搏高飛。”“我覺得自己活著有負擔,但我不想對不起父母。如果我想離開,我得先償還他們。”——沒錯,“滴水之恩,報之以湧泉相報”“但寸許草有多少情,報之以三縷春光”。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背這些古詩詞古語,等於是給分,但是在行動中往往寫不出幾個最簡單的字:愛與回報!今天,我們的許多獨生子女在父母和長輩的溺愛中長大,他們從未有過回報的意識,更不用說回報的實踐了。冷漠和自以為是取代了愛情。在他們看來,大人尤其是父母為他做的壹切都是正當的,沒有必要感謝他,更不用說回報。壹個家庭圍著他轉,就像地球圍著太陽轉壹樣,是“自然法則”。他可以買最好的冰淇淋,不在乎父母的血汗錢;也可以為了收集水滸108的小卡片,買不想吃的泡面;妳甚至可以在浴室擁擠的夜晚買幾箱礦泉水淋浴...還有為了生氣把父母精心準備的飯菜都扔掉!當代女作家畢淑敏寫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每壹個真誠正直的孩子,都在心底許下了對父母“孝順”的大願。他相信時間會很充裕,會自然而然的到來,會在成功的時候回到家鄉,會心平氣和的盡自己的孝心,會心平氣和的回歸。可惜他們忘記了,忘記了時間的殘酷,忘記了生命的短暫,忘記了世界上還有永遠無法償還的恩情,忘記了生命本身的脆弱。而妳,那個懂事的小美,明顯和他們不壹樣。妳想到最快的回報,最好的回報,最實際的回報,就是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展翅高飛...妳說:“畢竟對我們農村孩子來說,考上高中大學是唯壹的出路。“我註意到妳寄給我的信封是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的信封——可能妳爸爸或者媽媽是做保險的?——妳可能會從他們壹整天的忙碌和辛苦中更好地感受到這份回報的價值。?
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展翅高飛...這當然是壹種報答的方式,我相信這也是妳父母的殷切期望,但我想說的是,這不是唯壹的方式。在這裏,我不想和妳過多的討論“上大學是不是唯壹的出路”“壹個文憑和壹個水平有什麽區別”,但我想告訴妳,求知、學習、進步、上進的機會遠不止壹個。據我對蘇州尤其是張家港教育的了解,基本已經普及高中了。換句話說,妳應該能通過中考,上壹所中學。就這壹所中學,不管是職高還是普通高中。從近幾年的錄取情況來看,大概有壹半能上普通高中,另壹半能上職高。考上普通高中當然離妳的願望近了很多,但是我覺得考上職高不壹定是壞事。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的春天已經到來。在這樣的春天裏,沒有人能阻擋壹朵花,哪怕是無名的花。蘇州有很多職業技校,他們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很好;相反,現在全國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所以,藍領也好,白領也好,壹切其實都是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壹切其實都在妳自己對未來的把握之中。即使妳拿到了文憑,也不僅僅是要上大學才能拿到。
近日,在太倉市新教育實驗學校褚迪文小學,六年級四班壹位年僅12歲的小學生陳振航順利完成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所有科目,獲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畢業證。始於2004年。那壹年,陳振航的父親正在申請南京大學的法學碩士。看著父親桌上那堆法律書籍,肖振航突然產生了興趣,隨手翻了翻。沒想到,他被法律術語吸引,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肖振航告訴父親,他也想學法律。爸爸鼓勵他參加自考。舉報就舉報。肖振航真的報了兩門專業課:法制史和民法學。因此,在隨後的日子裏,肖振航失去了休息日和寒暑假的概念。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後,他都會花壹兩個小時看法律書籍,春節期間也是如此。他不懂的地方,就問他的父親。有時候,我會因為觀點不同而和父親發生爭執。三個月後,我兩門都過了,成績還算不錯,法制史77分,民法79分。蕭振航更自信了。接下來的壹年,他又陸續報了其他課程,最後都通過了。全部14的課程,他國際法考了90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了80分,甚至非常難的大學語文考了77分!在十個多月的自考中,肖振航也遇到了挫折,法學連續考了三次才通過。他第壹次考試只考了47分。他有點沮喪。在父親的鼓勵下,他第二次報考。但由於題目難,學習方法不當,第二次考試他的分數只有46分,比第壹次還要低。但他沒有氣餒,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比以前更加努力,壹遍遍看書,做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最終創造奇跡。今年4月的第三次考試,他終於考了72分,為拿到畢業證掃清了最後壹道障礙。
壹個小學生,通過不懈的努力,可以拿到高等教育文憑。作為壹個有理想有追求的有抱負的人,妳怕沒有機會嗎?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也許有時候她會遲到,但請相信,只要妳為之努力,她總會來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無論是洪戰輝還是蕭振航,他們都有壹個* * *共同點,那就是只要認準了真相,認準了目標,就會不懈努力,失敗了,爬起來,昂首挺胸...他們有生活的韌性。
小梅,在妳的信中,最讓我擔心的是這幾個字:“我又退縮了,我不知所措,我自暴自棄了...我覺得自己好渺小,好難過,好想壹走了之……”這幾個字可以概括為壹個字,就是“放棄”。讓我們來看看妳我熟悉的運動員是如何看待“放棄”這個詞的——2004年奧運會,來自中國的飛人劉翔,平了沈寂多年的110米欄世界紀錄,打破了男子短道的黑色壟斷壁壘。2005年世錦賽後,他因為傷病很少參加比賽,直到五壹期間的大阪田徑大獎賽才正式復出。三連冠後,記者問他:“妳在運動生涯中有沒有想過放棄?”他回答:“當然,我想過放棄。訓練中的傷病和心理上的退縮讓我想放棄,但現在我是職業運動員了,我想我必須繼續下去。這是壹種體育精神。”記者又問:“運動場上最能激發妳潛能的體育精神是什麽?”他回答:“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敢於挑戰和超越自己。”是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敢於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這不僅是壹種體育精神,更是我們面對生活,面對人生的壹種精神。尤其是對於生命,它應該永不放棄,就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要頑強的抗爭!請記住,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沒有生活,壹切都沒有基礎;放棄生命,放棄存在的基礎!生活道德法則的第壹條是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生活,也善待自己的生活。善待生命也是,不,是壹種責任!世界上最大的罪惡是剝奪無辜者的生命。
妳說:“高壹高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壹直在上遊。自從進入初三,我的成績開始下滑,原來成績的優勢完全消失了。我真的很害怕我考不上高中。”“現在,我最有把握拿高分的語文只能拿壹點分,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的確,初三的學習很緊張,考試很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每次考試也是壹場實力的比拼。也是榮譽的召喚,掌聲的期待。離中考只有20天了。現在讓我們看看妳的學習目標是否明確,妳的學習興趣是否在增長,妳的學習意誌是否堅韌和堅強,妳的學習基礎是否紮實,妳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和有效...好像有點晚了。但我想說的是,妳要記住這樣壹個學習不等式:“狀態”遠大於“方法”,“方法”遠大於“努力”!現在需要的是檢查自己的狀態。這個狀態也包括妳的心態。壹位偉人說過:“要麽妳控制生活,要麽生活控制妳。”妳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的確,心態才是妳真正的主人。千萬不能讓自己的思維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或者“災難性心理過濾”的習慣。”非白即黑,非此即彼”是指壹切都從壹個極端走向另壹個極端。如果某個情況不完美,就被認為是徹底的失敗。”我沒有考上高中,意味著我沒有機會考上大學,意味著我的人生完了。“就是這種錯誤。”災難性心理過濾”就是總是挑出壹個事件的負面因素,不著邊際地誇大,把問題往最壞的方向想。連自己最擅長的語文都不占優勢,中考肯定沒希望了!“就是這種錯誤。這種心態會讓妳對考試產生焦慮感,容易讓妳在考場上感到不安,產生多余的動作,隨意答題,甚至坐在那裏頭腦壹片空白...
那麽,現在,請經常做壹些放松:深呼吸——深呼吸然後再深呼吸,帶走緊張的氣息;冥想——想象壹個令人愉快的場景或壹幅令人愉快的風景;放松肌肉——給自己放松指令,從手、肩、頭、頸到胸、腹、臂、腳;暗示自己——堅決杜絕使用“慘”、“完了”、“可怕”之類的字眼,每天睡前默念壹句:“只要我盡力了,我就無怨無悔!”同時,找個機會和父母老師聊壹次,告訴他們——其實妳也很著急,讓父母老師理解妳的心思和狀態;其實妳需要他們的鼓勵,只要妳付出,就會有所收獲;事實上,妳需要他們的幫助、關心和指導。愛默生曾經說過:“當上帝創造萬物時,他在萬物中留下了瑕疵。”這句話讓我們感到自己的不足和卑微,但同時也鼓勵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對自己(包括別人)期望過高,甚至把完美主義強加給自己(包括別人),這樣會給自己造成精神負擔,甚至把自己推向失敗的陰影。我們要時不時的給自己畫壹幅新的畫像,真正的了解自己,完全的接納自己。?
如果妳在學習上需要壹些直接的指導,那麽在這不多的20天裏,我建議妳:首先,要有自己的復習計劃。具體明確。不要學著自己在哪裏,或者去老師指的地方,更不要說老師指的地方,自己也到不了那裏,每天無所事事的度過。第二,上課專心。老師最後階段的教學很重要,就是梳理知識,查漏補缺。要在有效的課堂時間裏鞏固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第三,練習考試。利用老師組織的考試或者自己模擬的考試,讓自己進入中考狀態,從心態的調整,情緒的把握,到答題卡的填寫,試卷書寫的工整。我想提醒妳,妳的文字功底不錯,字也還可以,但是字可以更工整更大。標點符號,尤其是句號,要用規範的寫法,不能寫成外文的點。
小美,中考當然是人生的壹關,但不是唯壹的壹關。在這壹關之前,妳感到壓力。妳來找我談話是件好事。因為妳表達了,它們就像蒸汽壹樣從鍋裏蒸發出來——把壹個小鍋蓋緊,放在火上,爆炸時產生的力量會把整棟房子毀掉;但如果妳讓蒸汽蒸發,當鍋裏的水沸騰時,就像在快樂地歌唱!妳應該唱歌!只要妳努力,妳就是妳,妳就是對得起妳自己、妳父母和我們所有人的肖梅!?
——希望聽到妳笑著走出考場的消息,希望妳笑著走完人生的每壹天。
妳的大朋友?袁
2006年兒童節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