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外人”有時被壹些人視為“洪水猛獸”。現實中,他們要麽遭受白眼,要麽遭受歧視。“本地人”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務,很多都是他們力所不及的。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很多人甚至認為,給外地人壹定的好處,就是搶了“本地人”的好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社會心理下,“不要以為給新東莞人提供公共服務就是對他們的恩賜和施舍”“東莞本地人和外地人應該相互感恩”,具有深刻的啟示和糾偏價值,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應有之義。
2.2011《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會建設的決定》出臺。《決定》是廣東社會建設政策體系的核心和精髓,設定了八項目標任務,為廣東加強社會管理做出了頂層設計。總體目標是: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探索實踐社會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的新路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重要社會支撐、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為實現這壹目標,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很快出臺了7個配套文件,涵蓋社會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社會組織管理、人口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建設信息化、城市社區居委會和村民委員會等領域,與主文件《決定》共同構成了廣東省加強社會建設的政策體系。
2012年,廣東省開始實施積分制戶籍新政,將適用範圍從“在粵務工的農業戶籍勞動者”擴大到所有在粵務工的城鄉勞動者,積分適用範圍也從僅用於積分制戶籍擴大到享受城市公共服務。推進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將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和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強法律援助等服務。同時,繼連續三年選拔近2000名“工農”公務員充實基層壹線後,廣東再次面向八大類人員選拔3767名鄉鎮基層公務員。不僅繼續選拔優秀農民工、本地工農和村(社區)崗位,允許農民工在珠三角範圍內跨市報名,還首次將基層社工納入選拔範圍。
3.近年來,Xi市蓮湖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全面做好群眾工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蓮湖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洪增林指出,社會管理主要是服務和管理人,歸根到底是做群眾的工作。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中心,為群眾提供舒適的養老服務。建立區、社區兩級服務平臺,組建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網絡,開展家政護理、醫療、信息咨詢等服務,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截至目前,共為8.8萬名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11.1萬人次。
城市管理是反映社會管理水平的壹個重要方面。隨著法制化進程的推進,在城市管理中引入質量標準,建立以城市管理規範化執法和市容環衛規範化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規範化管理方式,構建法律規範、覆蓋全面、資源共享、運行高效的城市綜合管理新機制。開展城管規範化執法,提高執法水平。針對過去群眾反映的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等問題,在城管執法系統全面推行規範化執法。規範執法程序,建立“檢查權、調查權、處罰權、強制權”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的機制,規範和制約各執法環節的程序,讓廉潔執法得到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減少執法主體的隨意性。探索在全區推行居住證制度,逐步將流動人口納入社區統壹管理。凡持有《蓮湖區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在社保、醫療、入學等方面均可享受與市民同等的待遇。按照“先行先試、積極穩妥”的原則,制定《蓮湖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試行辦法》,讓流動人口免費享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健康檢查、兒童計劃免疫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
問題:請根據所給材料,圍繞“創新社會管理”寫出文章的論點。
要求:材料接近,結構整齊,論據清晰。
參考答案
以制度為保障創新社會管理
分論點1
完善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保障機制。歸根結底,社會管理是為了實現公眾的根本利益。只有公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監督,社會管理才能順利實施,取得實效。明確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內容、方式和途徑,實現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制度化和規範化,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完善公眾參與重大社會管理決策的機制。凡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社會管理決策,都要廣泛聽取公眾意見,保障公眾合法權益。動員和組織公眾依法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積極探索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
分論點2
加強社會組織發展的法制建設。社會組織是社會的潤滑劑和粘合劑,是現代社會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社會組織的法制建設、發展和監管,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城管規範化執法,提高執法水平。針對過去群眾反映的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等問題,在城管執法系統全面推行規範化執法。要在法律層面嚴格規範社會組織行為和準入、監管、退出程序,明確社會組織的權責範圍,使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走上法制化軌道;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明確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分工,提高社會組織的自主權,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完善社會組織自身的運行管理機制,增強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運行效率。
分論點3
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的體制機制。社區是社會管理的基礎平臺。搞好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區,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方式。要積極推進社區法制建設,完善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場所。例如,Xi市蓮湖區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中心,為群眾提供舒適的養老服務。建立區、社區兩級服務平臺,組建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網絡,開展家政護理、醫療、信息咨詢等服務,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理順基層政府與社區的關系,實現社區管理中責、權、利的有機統壹,促進社區居民依法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提高社區自治和自我服務能力,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以法制宣傳為突破口,可以提高社區成員的法律素養,增強他們的權利義務意識,使社會組織在加強社區治理方面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大的作為。
如有疑問,請向中國公立教育企業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