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進入車間的安全措施

進入車間的安全措施

問題1:學生參觀工廠要註意安全事項。參觀者被邀請穿著正式或商務休閑服進入工廠。不允許穿無袖衣服、露肩、露肩衣服、短褲、短裙、涼鞋。

2.請不要在室內或工廠吸煙。

3.廠區內機動車較多,過馬路請走人行道和人行橫道。

4.賓館攤位的玻璃光滑易碎。請不要踩踏和觸摸展車。

5.請不要在展車或展板上亂塗亂畫。

6.因為備件物流車經常在車間內經過,所以客人進入車間後,要聽從旅行團工作人員的指揮,走安全的遊覽通道。

7.參觀者不得進入綠色生產作業區,不得與現場工作人員交談。

8.不要觸摸存放在車間的備件和設備。

9.進入車間禁止拍照、錄像。

問題二:生產車間安全管理體系總則第壹條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促進公司全面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公司負責人和各部門負責人應堅持“生產必須控制安全”的原則,生產服從於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第三條對安全生產做出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應當嚴肅處理。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第四條本制度適用於所有生產人員、生產經理及其他與生產相關的人員。第五條總經理負責本制度的實施和監督。第六條本制度經總經理簽署後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消防安全管理第壹條公司全體員工應當增強消防意識,履行消防安全責任和義務。第二條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有義務立即撥打消防隊電話(消防電話119)。第三條消防設施應當齊全。消防器材不準隨意挪作他用,不準擅自移動或損壞。消防器材應固定在方便的地方,由保安科負責管理更換和補充。每季度檢查壹次,三年更換壹次幹粉,其他按使用狀態填充,保持完好好用。及時做好消防器材的降溫保暖工作,不要放置在潮濕的地方。第四條專用消防栓周圍不得堆放雜物,防止堵塞通道,確保隨時可用。第五條人力資源部應對新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環保培訓,使員工掌握滅火器的使用和使用後的處理方案。新工人上崗前要進行三級消防教育,不合格者不準上崗。第六條。各部門應利用班前會和例會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環保意識。第七條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逐級簽訂安全防火責任書,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到實處。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教育制度1。安全教育規定1。新工人必須在工廠、車間和現場進行認真的安全生產教育,經考試合格後,方可進入操作崗位。2.從事特種作業的工人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操作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持證操作。3.建立班前班後教育制度,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並重視職工的文化生活,開展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活動。2.安全生產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1。三級教育:在工業企業的所有傷亡事故中,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識造成的事故率壹般在50%左右,所以要對來廠實習的和轉崗的工人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的教育。a .廠級安全教育:①工廠性質及其主要工藝流程;(2)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3)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及相關事故案例;(4)工廠內特別危險的場所和設備及其安全措施;(5)新工人安全生產責任制等。b .車間安全教育:①本車間的生產性質和主要工藝流程;②本車間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③本車間的危險部位及註意事項;(4)本車間安全生產概況及防範措施;⑤本車間典型事故案例;⑥新工人對安全生產的責任和遵守規章制度的重要性。c .班組安全教育:①車間或班組的工作性質、工藝流程、安全生產概況、安全生產職責範圍;(2)新工人將從事的生產性質、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和其他有關安全知識,以及各種安全防護和安全裝置的作用;工作場所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具體要求;(4)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的工作場所、操作步驟和典型事故案例;⑤正確使用和保管個人防護用品;⑥事故發生後的應急救援和自救經常...> & gt

問題三:進入化工廠車間安全註意事項。禁止煙火,易燃易爆,防止輔助拍攝。

問題4:車間工人的安全需要註意什麽?1,需要努力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意識,避免事故發生;

2.妳需要穿戴安全防護用品;

3、需要熟悉本車間的不安全因素,會使用相關的安全設備和設施;

4、需要參加安全生產培訓、安全活動並簽訂安全責任書;

5.要對生產過程和設備進行巡視,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反映和消除;

6、需要遵守勞動紀律,不準冒險;

7.必須遵守生產車間的禁令;

8、需要遵守的生產車間安全制度;

9、需要履行自身的安全責任和義務;

10,需要配合各級領導完成各項安保任務。

問題5:車間生產安全的註意事項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考慮:

1,員工安全,主要體現在安全運營上;2、設備安全,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張貼安全標誌和設備操作說明,3、防火、動火作業等。4、易燃易爆物品,5、車間環境安全;每個方面都涉及到很多問題,看情況而定。妳要想詳細壹點,怕是比較難的。

問題6:進入生產區域需要註意哪些安全事項1。工廠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化學灼傷。

2.除指定吸煙區外,廠區外禁止吸煙。

3、生產裝置、儲存區域禁止使用手機、照相機等產生火花的電器設備。

4.進入生產裝置和儲存區域時,必須佩戴安全帽。禁止穿帶釘子的鞋子。

5.禁止在工廠內使用任何設備和設施。

6.禁止在吊裝區、動火區等危險區域停留。

7.工廠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進入該區域。未經批準禁止通行。

8.生產過程異常時禁止參觀。

9.請嚴格遵守工廠服務員的指示和安排。

問題7:員工在企業生產中需要註意哪些安全註意事項?

“無規矩、無方圓、無制度、無組織”,車間就是生產現場。為加強管理,提高效率,特作如下規定:

1.班組長、班組長都是公司安排的各級管理人員,所有員工都必須按照他們的安排工作到位。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2.工作時間,要專心工作,不準聊天、打電話或做其他與生產無關的事情。

3.夜班員工應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輪班休息或吃晚飯,不得在車間吃飯或睡覺。

4、註意個人衛生儀容儀表、工作服、頭飾及鞋子、指套、指甲等。應嚴格按照規定著裝和安排。

5、工作環境應整潔幹凈,擺放整齊劃壹。以上補充的幾點,希望大家切實執行,互相監督。

安全生產十記

壹個方針:安全第壹,預防為主。兩條規則:崗位職責;安全條例。

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要傷害別人;而不受傷害。

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員工未接受教育;事故責任人沒有處理好;沒有制定預防措施。

五註意:知道本單位安全工作的重點部位;了解本單位的安全責任制和管理網絡;了解本單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了解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和防範措施;了解並掌握事故應急預案。

六個不變:堅持“安全第壹”的思想;企業法定代表人作為安全生產第壹責任人的職責不變;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保持不變;嚴格強化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壹票否決原則不變;完全依靠工人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保持不變。

七查:查了解;檢查組織;檢查系統;檢查分類賬;檢查設備;檢查隱患;檢查措施。

八個結合:建立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相結合;突出重點,兼顧各方面;職能部門管理與* * *管理相結合;防微杜漸與突出保障體系相結合;把推廣安全文化與堅持不懈結合起來;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相結合;把推行責任制與完善問責制結合起來;加強安全管理,實行安全生產確認制度。

九到位:領導責任到位;教育和培訓到位;安全管理人員到位;法規執行到位;技術技能到位;預防措施已經到位;檢查力度到位;整改和處罰到位;全員意識到位。

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僥幸心理;懶惰;勇敢;魯莽;焦慮;易怒;生氣;自滿;好奇。

問題8: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有哪些?1,利用好班次前後的時間。在班前班後會上,應根據當天的生產任務提出安全註意事項,要求工人認真采取安全註意事項。分析企業或車間發生過的安全事故,分析車間各工序的危險因素,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心裏的位置。

2.新員工經過廠級教育後,要認真做好車間的“兩級教育”(車間級和班組級),讓新員工從壹開始就有安全生產的觀念,提高警惕性。

3、搞好車間的安全宣傳教育,通過發放安全教育材料,組織學習這些材料和辦黑板報等形式對員工進行安全宣傳教育,采用圖文並茂,雙管齊下。

4.車間要認真做好安全日記,記下車間安全隱患、註意事項、工人對安全生產的態度等壹切與安全有關的事項,及時進行改進和教育,防止重蹈覆轍。

5.監督工人嚴格按照工藝設備使用規程進行操作,從根本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於壹些違規的員工,教育他們不聽,要嚴懲甚至辭退。

6.監督和教育工人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是避免或減少意外傷害和職業危害的防護設備。公司給每個車間都配備了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但是在工作中,很多工人因為工作起來麻煩不方便,沒有帶勞動保護用品,影響了計件工資。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俗話說“不怕壹萬,就怕萬壹。”

進行現場車間安全生產管理基礎知識教育。

1,根據車間具體情況,對壹些關鍵工序和危險因素較多的關鍵工序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基礎知識教育和監督。

2、基本技能培訓,讓工人對本工序工作達到最熟練的水平。時刻保證安全生產,光有安全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精湛的技術和熟練的動作。在工作過程中,把握壹種“度”,充分了解設備性能和環境的變化,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小問題,大註意。車間裏的每壹次安全事故或危險因素,比如車間板材邊緣的毛刺劃傷手,地板上的釘子傷腳,* * *電線,看似小問題,卻會給很多工人帶來不經意的傷害,給車間帶來潛在的危險。要重視車間,及時對工人進行現場教育,徹底消除車間安全隱患,防患於未然。

4、做好車間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教育員工如何使用滅火工具,如滅火器、消防栓等,萬壹遇到緊急情況,會手忙腳亂,造成更大的損失。加強考核,明確獎懲,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制定並逐步完善車間的安全考核制度,嚴懲違章操作和行為,對屢次發生安全事故或改變工作環境的工人予以辭退。堅持層層考核的原則,公司考核車間主任,車間主任考核班組長,班組長考核員工。考核達標就獎勵,否則要扣分。這樣制度明確責任,安全與利益掛鉤,讓大家高度重視安全,提高警惕。

車間安全生產管理應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確保設備安全。

健康的設備是安全文明生產的基礎。首先,車間要根據車間的設備情況,做好設備運行記錄。對於出現故障的設備,應立即找到設備部門的人員進行維修,以確保設備在工作時處於良好狀態。第二,車間必須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減少設備的磨損,減少設備的維修頻率,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第三,認真遵守設備的規定和要求,確保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

車間安全生產管理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人人有責。作為車間的管理者,必須重點抓好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絲毫不能放松和麻痹。車間的安全應保持在經常報警的狀態。只要大家重視安全生產,規範自己平時的工作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營造文明生產的企業文化氛圍,車間的安全生產就會逐步得到改善。

問題9:進廠實習如何保證自身安全?壹是學習和了解相應的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註意事項;其次,不要隨意走動或觸摸開關、線路等。隨意;不要逞能,妳最好在師傅的領導下工作!

尋求收養

問題10:詢問工廠的行為準則、制度或安全預防措施。1.0用途

通過建立健全倉庫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盜、防事故工作,防止庫存商品流失。

2.0範圍

本規定適用於保稅倉庫和普通貨物倉庫。

3.0責任

4.0定義

4.1倉庫安全:指庫存商品的安全,沒有因規章制度不完善或人為失誤造成商品被盜、丟失或損壞;

4.2倉庫儲存區:指倉庫除辦公區和辦公區通道以外的區域;

4.3外來人員:指因業務需要不得不進入庫區的非倉庫管理人員,包括物業管理人員、送貨送貨人員、客戶、消防檢查人員、保潔人員等。

5.0程序

5.1倉庫內部管理要求

5.1.1倉庫實行封閉管理,倉庫入口處應有“重要倉庫”。未經海關人員批準,不得放行。

在入口處的醒目位置張貼帶有“進入”字樣的警告標誌和《進入倉庫管理規定》(見第5.3條),倉庫的所有區域都應清楚地標明標識牌。

5.1.2倉庫區分為貨物等待區、貨物存放區、備貨暫存區、叉車停放區、包裝材料存放區。

區和雜物存放區等。

5.1.3貨物等待區用於與海關人員、發貨及送貨人員交接和清點貨物。

5.1.4庫存暫存區用於轉運前出庫貨物的臨時周轉。

5.1.5廢棄包裝材料的處理。

5.1.5.1作業完成後,必須立即清理現場,做到人走無垃圾。

5.1.5.2當包裝紙箱不使用或暫時廢棄時,如果其中有泡沫等填充材料,則需要將其分開。各種紙箱,無論大小,都要拆開展平。能用的放雜物區,不能用的放垃圾桶。

5.1.5.3在丟棄包裝材料之前,必須檢查是否有貨物殘留。

5.1.7消火栓周圍1米範圍內不準放置任何東西,任何情況下消防通道寬度必須保持在1米。

5.1.8托盤上存放貨物的高度應在滿足外包裝標簽堆放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控制,貨物擺放應符合消防要求。

5.2建立倉庫保安員值班制度。

5.2.1倉庫安全員主要負責倉庫上下班和加班時的開關門,開關照明、叉車設備等電源。

5.2.2倉庫安全員由倉庫管理員擔任。如有休假,應由其他倉庫人員執行。值班期間,由值班人員負責。指定的值班人員應履行安全員的所有職責。臨時安全員應報監理批準。

5.2.3倉庫安全員應記錄每天早上8:30對裝卸平臺逃生門、防火卷簾門、升降門等設施完好性的例行檢查,及時報告安全隱患。

5.2.4檢查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物品擺放是否合理,發現不合格物品立即處理。

5.2.5下班時,檢查裝卸平臺的逃生門、防火卷簾門、升降門是否關閉並上鎖,叉車設備、照明等電源是否關閉。

5.2.6《倉庫安全自檢表》要求每天早晚登記壹次,放置在倉庫入口處附近,由倉庫主管監督檢查填寫情況。

5.3外來人員進入倉庫區域的管理規定

5.3.1非倉庫管理人員嚴禁進入倉庫儲存區。

5.3.2發貨及送貨人員應在待檢或暫存貨物的區域與倉庫人員交接貨物。

5.3.4必須進入倉庫儲存區域的人員(如顧客、消防檢查員、物業維修人員等。)必須在《外來人員登記表》中登記,經海關人員同意並由倉庫人員陪同方可進入。禁止將與貨物無關的物品帶入倉庫。離開時,在登記表上登記“離開時間”。如果有貨物,必須由倉庫人員檢查。

5.3.6清潔人員只能在正常工作時間進入倉庫區域。

5.3.7進入倉庫區域的外國人有義務接受倉庫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

5.3.8外來人員登記表應放置在倉庫入口處。

5.4安全管理檢查

倉庫經理和主管負責庫區的安全檢查.....>;& gt

  • 上一篇:鋼筋工業經濟概況
  • 下一篇:長者健康活動周宣傳摘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