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每種武器的發展都有其潛在的背景。上世紀90年代,“臺獨”分子活動猖獗。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為對臺軍事鬥爭做準備,中國提出了研制新型步兵戰車的計劃。因此,新型步兵戰車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首先,車輛兩棲作戰能力突出,可以快速泛水、搶灘登陸、突擊。海上機動性能好,火力強,搶灘登陸後可立即投入戰鬥。其次,該車具有很強的變型能力。作為履帶裝甲車輛的基礎底盤,可以發展兩棲搶修車、通信指揮車等多種變體車輛,以滿足各軍兵種武器裝備發展的需要。第三,火力性能強。新型步兵戰車的炮塔裝備有100毫米火炮和30毫米自動炮,火炮左側還裝備有1型7.62毫米並列機槍。這種火力配置,結合車輛良好的兩棲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單車在渡海登陸作戰環境下的火力性能,可以對付各種軟硬目標,包括坦克、裝甲車、永久待命等。第四,水陸機動能力強,能滿足戰時需要。總的來說,該車實現了中國步兵戰車的跨越式發展,使中國步兵戰車在攻防能力、突擊能力、兩棲作戰能力等方面都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也促進了我軍的裝備發展和坦克裝甲車輛的技術進步,開創了我國坦克裝甲車輛發展的新局面。
記者:妳壹定和中國裝甲車輛的發展結下了不解之緣。能否為我們回顧壹下中國步兵戰車的發展歷程?這種新型步兵戰車的研制過程是怎樣的?
王導演:對我來說,我和坦克、裝甲車有著不尋常的緣分。我大學畢業設計是64式輪式裝甲運輸車的設計,代號為521,是我國第壹代輪式裝甲車。1960畢業後,我去單位繼續這款車的研發。畢業後,我作為項目的業務負責人,負責第二輪和第三輪樣車的方案論證。1962年7月,西南金屬結構修理廠試制三輛二輪樣車,分別在成都、北京、南京進行設計定型試驗。之後對第二輛樣車進行了修改設計,使其達到設計要求。1964年7月,經裝甲軍品定型後命名為1964輪式裝甲運輸車。該車定型後,在1967小批量試制,但未正式安裝。因為當時國家的困難形勢,總參謀部決定裝甲部隊只裝備履帶式裝甲運輸車,所以輪式裝甲車只作為戰爭儲備品,以備後用。接下來,我國研制了63式裝甲運輸車(代號WZ531),並根據國外產品研制了WZ501步兵戰車,後來定型為86式步兵戰車。從8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開始了WZ551輪式裝甲步兵戰車的研制,我是技術負責人。是真正的中國自主設計的裝甲車。上世紀90年代,在軍事鬥爭準備需求和武器裝備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開始研制新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新型步兵戰車項目的全面系統論證是從1997開始的。歷時7年,先後研制出樣車、初樣車和樣車,2003年2月批準總裝設計。裝備部隊的代號為“ZBD04履帶式步兵戰車”。
記者:步兵戰車是裝備步兵的軍用車輛,對車輛的防護性能、火力性能、機動性和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ZN304步兵戰車是如何實現這些方面的平衡和性能提升的?
王主任:在研制裝甲車輛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裝備的戰術要求和技術要求的關系。我理解兩者之間有兩個層次的關系。第壹,要根據戰術需要提出技術要求,技術要求必須能夠滿足戰術需要。再者,技術的發展可以反過來促進戰術要求的變化。兩者之間是辯證的關系。在當時我國軍事鬥爭的需求背景下,在步兵戰車不得不與坦克作戰甚至能夠獨立作戰的客觀形勢下,我們根據戰術需要,確立了火力性能和機動性能(水陸)優先、保障信息化、總體兼顧防護性能的設計思路。根據設計要求,該車采用動力艙前置方案,給該車在海上的安全性帶來挑戰。如果調配不好,可能會導致空車撞頭的現象,這是汽車設計的最大難點之壹。為了實現設計目標,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多次理論設計和實際實驗,最終根據總體設計實現了各項性能的平衡。
記者:ZBD04步兵戰車的武器系統包括100毫米火炮和30毫米自動加農炮。我們為什麽要使用這種火力?
王主任:如前所述,戰術需求決定技術需求,甚至組件構成。汽車的戰術使用要求汽車必須配備強大的火力。目前,100毫米火炮的口徑是世界上步兵戰車家族中最大的。可對付敵方坦克、裝甲車,發射射程4000 ~ 5000米的炮射導彈,殺傷敵方戰壕中的步兵。該車裝有30毫米機關炮發射中國研制的穿甲彈,可攻擊敵方輕型裝甲目標。所以這種火力裝備無論是搶灘登陸作戰還是與坦克的戰鬥,或者是城市中的攻堅戰,都能發揮作用。火力覆蓋近、中、遠程目標,可謂理想的火力裝備。
記者:這種車的火力和俄羅斯的BMP-3步兵戰車壹樣。他們之間有什麽聯系嗎?
王主任:04式步兵戰車和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在火力分配上確實有壹定的關聯性。在04式步兵戰車研制之前,中國進行了引進BMP-3步兵戰車火力系統的項目。該項目的引入為04式步兵戰車的火力系統選擇提供了多壹種選擇。因為這種火力配置更能滿足戰術需要,所以最終被選中。但是這個項目引入後,我們並沒有全部照搬,而是做了很多改進。這些改進包括:首先,改進炮塔的材料和形狀,使其更具可制造性,提高其防護性能;其次,自動裝彈機由臥式改進為立式,使彈藥輸送更加順暢;第三,炮射導彈的裝填由人工改為半自動;第四,擊發裝置由浮動改為阻尼,擊發更安全;第五,進行拋殼法。第七,自行研制30毫米穿甲彈,改進30毫米機關炮的供彈裝置。此外,火控系統也有了很大的改進。BMP-3步兵戰車的火控系統當時比較落後,是模擬火控系統。通過技術研究,中國為新型步兵戰車裝備了集瞄準和制導於壹體的先進火控系統。這種火控系統采用倒掛穩定和數字化指揮儀式控制原理,能在行軍和灘頭登陸過程中精確射擊靜止和運動目標,具有較強的空中自衛和夜間作戰能力。04式步兵戰車還融入了綜合電子系統,主要完成車內指揮控制、數據通信、信息集成與共享、車輛工況虛擬顯示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戰車的信息化水平,超過了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的整體性能。
記者:步兵戰車上的步兵很多,所以車輛的防護很重要。在戰場上,步兵戰車面臨的環境也更加復雜。不僅有敵人的輕型裝甲車,還可能遭到攜帶反坦克武器的坦克和步兵的攻擊。我們新型步兵戰車的防護性能如何保證?
王主任:ZBD04步兵戰車在追求強大火力的同時,強化了高機動性和優秀的兩棲能力。我們相信“攻擊是最好的保護”。但客觀來說,由於機動、兩棲等能力的加強,其裝甲防護能力必然會被削弱,防護是04式步兵戰車四大性能的“短板”。盡管如此,04式步兵戰車的防護性能還算不錯,可以應對敵方輕武器和中口徑武器的攻擊。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加裝屏蔽裝甲、爆炸反應裝甲等被動防護裝甲,未來甚至可能采取主動防護措施加強防護。
記者:步兵戰車作為前沿突擊車,對機動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ZBD04步兵戰車采用的動力傳動裝置是什麽?
王主任:缺乏先進的動力系統壹直是我國軍工行業的壹塊心病,從航空到艦船,坦克裝甲車輛行業也不例外。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坦克裝甲車輛的動力系統有了顯著進步,特別是04式步兵戰車采用了我國自行研制的新型動力傳動裝置,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甚至領先於國際水平。04式步兵戰車采用新型變功率發動機,陸地行駛功率550馬力,水上行駛功率600馬力。新發動機性能的提升得益於采用了我國自行研制的小型高速高壓比增壓器和新型高噴射壓力帶等壓閥的噴油泵(壓力達到115 MPa)。這些部件的性能指標達到美國、德國發動機使用的同類部件的水平,使發動機的動力性、經濟性、可靠性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目前國外列裝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動力的先進水平。
傳動裝置方面,ZBD04采用國內最新研制的綜合傳動裝置,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和創新,整體性能和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保證了第二代步兵戰車水陸高機動性的實現,對推動我國綜合傳動裝置的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記者:科研沒有壹帆風順的。在研制這種步兵戰車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困難和挑戰。妳當時遇到了什麽困難?我們的科研人員是如何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的?
王主任:在汽車的研發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時間緊,周期短。按照上級領導的要求,車輛必須在原計劃的基礎上提前壹年完成,這無疑增加了車輛研制的難度,帶來了諸多困難。由於裝備的研制需要大量的試驗作為支撐,在研制過程中,壹般需要對樣車、初樣、樣車等多輪樣車進行驗證。在大量測試暴露出不同問題後,他們將在下壹輪原型車中繼續改進,直至最終定型。研制時間縮短了壹年,導致很多原計劃的實驗難以進行。但是這款車的研發技術起點很高,必須有足夠的測試來保證。開發難度可想而知。為確保研發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我們重新規劃,加強協調,同誌們發揮了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的軍魂。
提出了試驗、設計、加工、設計、試驗同時進行的裝備研制方法,如期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嚴峻任務。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確實歸功於前幾年所做的充分準備。項目啟動前,我院高度重視測試能力的提升,建設了高低溫環境實驗室、電磁兼容實驗室、大功率實驗室等壹批國內最先進的測試設施。在04式步兵戰車的研制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了這些實驗室,把很多野外試驗搬到了室內。特別是高低溫環境實驗室和電磁兼容實驗室。高低溫環境實驗室可以模擬極寒和極熱的環境條件,為我們開展反季節試驗創造了條件。電磁兼容測試減少了以往零件加載後經常出現的電磁幹擾現象,大大節省了開發時間。
此外,由於該車開發起點高,技術難度大。壹旦出現問題,我們將加緊協調,調動參與研究單位的積極性,組織研究,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解決。記得有壹次,射擊測試時,本來應該連續發射8發,但是實際發射了2發後出現啞彈現象,突然發射了1發,再次出現故障,難以實現連續發射。經過反復試驗,不成功,實驗難以繼續。我們分別找到了火控、炮控的相關研究人員,組成了研究小組,對照相關設計圖紙,經過認真分析研究,發現了問題。同樣,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壹些軟件兼容性、制造工藝、系統匹配、發動機故障、拋槍、火控設計等技術問題。後來通過齊心協力,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怕疲勞的人,壹個個都解決了。
記者: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發展輪式裝甲車,各種輪式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應運而生。很多人認為輪式車輛搶了履帶式裝甲車的風頭,將取代履帶式裝甲車。妳怎麽看待這種觀點?
王主任:這兩種車都是根據實際戰術需要出現的。履帶式裝甲車和輪式裝甲車各有優缺點。其中履帶式裝甲車越野性能好,最小轉彎半徑小,轉向靈活,但推進效率低,噪音大,使用壽命短,造價和維護成本高。輪式裝甲車具有速度快、油耗低、噪音小、壽命長、使用經濟、維護簡單、乘坐舒適等優點,適合高速長距離機動,但越野通行能力和承載能力不如履帶式裝甲車。總的來說,我認為各國會根據自己的戰術使用要求,研發相應的車輛。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輪式車輛還不能完全取代履帶式車輛。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現在世界各國確實越來越重視輪式車輛,輪式車輛的數量還會增加。
記者:作為壹名頗有建樹的坦克裝甲車輛專家,您對裝甲車輛尤其是步兵戰車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研究和了解。能否介紹壹下目前裝甲車輛尤其是步兵戰車的發展現狀?步兵戰車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裏?
王主任:步兵戰車的出現是為了和坦克作戰,滿足戰爭需要。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裝甲運輸車逐漸向步兵戰車方向發展。俄羅斯的BMP-1最早是作為步兵戰車出現的,現在已經裝備了上萬輛;法國的AMX-VCI步兵戰車是在裝甲運輸車的基礎上改進的;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的“黃鼠狼”步兵戰車已經改進了三次...總的來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越來越重視步兵戰車的發展。海灣戰爭中,近千輛美國M2和英國“武士”步兵戰車投入戰鬥,在戰爭中表現突出,極大地促進了步兵戰車的發展。對於步兵戰車的未來發展,我認為應該根據其戰術應用目的來強調其不同的性能,其中火力和火控系統應該共同發展,信息化是未來步兵戰車的發展重點。同時,未來步兵戰車也要加強自身防護性能。
記者;隨著ZBD04步兵戰車的研制成功和裝備使用,我國步兵戰車也進入了國際先進步兵戰車的行列。中國新型步兵戰車與國際先進步兵戰車相比性能如何?
王主任:04式步兵戰車開創了我國裝甲車輛的信息化時代,對我國裝甲裝備的發展起到了裏程碑式的作用。我認為,與世界上更先進的步兵戰車相比,04式步兵戰車的優勢在於兩棲作戰能力強,火力強,水上機動性最強,陸上機動性少。在信息化和防護方面,我國步兵戰車還有待進壹步提高。但車輛的性能對比要放在特色戰術環境中,辯證分析。總的來說,中國的新型步兵戰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是04式步兵戰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比國外頂尖的步兵戰車,我認為應該加強步兵戰車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坦克、裝甲車、陸軍甚至三軍協同作戰的戰場指揮控制系統。我們在動力系統和傳動裝置方面也有進壹步改進的空間。此外,車輛的保護性能可以根據操作需要和技術發展進壹步提高。
記者:作為壹名老軍人,您認為我軍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是什麽?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前景如何?
王主任:首先要根據我國國情和戰略戰術思想發展陸軍武器,加強“頂層”設計,滿足作戰需要;其次,根據國際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趨勢和技術發展,提出發展目標,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三是突出重點,努力開展坦克裝甲車輛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的發展是未來坦克裝甲車輛發展的關鍵。從總體設計到零部件,我國都需要重視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融入坦克裝甲車輛發展的全過程。第四,重視火控系統的發展,把火炮的威力和精確制導結合起來,協調發展。第五,重視輸電系統的發展,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保護方面,被動保護和主動保護應該同步發展。從中國目前的國情和周邊國際形勢來看,中國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但也會遇到各種挑戰。可以說,中國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是艱巨的,也是前途光明的!
記者:作為我們雜誌社的老社長,您為雜誌社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請在這裏對我們的讀者說幾句話!
王主任:首先感謝《坦克裝甲車輛》雜誌的編輯們在默默無聞中為讀者傳播國防知識,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其次,感謝讀者的支持。正是因為有了妳們的支持,《坦克與裝甲車》雜誌才有了今天的發展。最後,感謝《坦克與裝甲車》的作者。妳的辛勤工作為雜誌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記者:謝謝王主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妳的精彩發言!謝謝妳
A.護士資格證考試考哪些科目?
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為:專業實踐和實踐技能。
考試涉及的專業科目有: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技術、中醫基礎知識、精神科護理、人際交往、護理倫理學、護理法學、生命發展與保健。
護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可以通過使用學校護士資格證APP復習題、優質真題和模擬題、考點練習等方式進行。,全民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