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居民、公民和人民之間的差異

居民、公民和人民之間的差異

經常有人來咨詢我,說公民、人民、居民的概念都傻傻的混淆了。有時候連公民和人的概念都搞混了。我在這裏做壹個簡單的普法。

公民是相對於國家而言的,即每壹個自然人從出生在那個國家開始,就獲得了作為該國成員的資格。這個資格也叫國籍。所以,從他取得這個資格的那壹天起,他就有了這個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有了這個國家法律應該承擔的義務。因此,公民更多的是壹個國家成員的法律概念,它還有另壹個同義詞,叫做國民。所以孫中山建立的政府被稱為“國民政府”,意思是政府由國家全體成員建立,其權力屬於國家全體成員。相反的概念叫做“臣民”,或者帝國時代的“臣民”。

人民,更多意義上是壹個政治概念,即如果壹個國家的成員認同並支持壹個政黨的理念,那麽那些成員就是那個政黨的“人民”。認同並積極支持* * *和黨的主張的,屬於* * *和黨的“人民”,認同並積極支持民主黨的,屬於民主黨的“人民”。與人民觀念相對立的,稱為“反對派”或“敵對分子”。介於“人民”和“反對派”之間的東西叫做“中間派”。

居民,僅指居住地。居住地通常是指“戶籍”所在地。即某個國家的成員可以合法居住的地方。壹般來說是以縣級區域為單位。住在地方以外的,只能是“暫住地”。如果妳暫住壹年以上,那就叫做“永久居留”,在壹些城市,妳可以拿到“居住證”。但他們壹般不具備居住在那裏並有戶籍的成員所擁有的全部權利,比如選舉權、子女受教育權以及壹些其他社會福利待遇。

-

公民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意識是相對於主體意識而言的,主體意識是指壹個國家的人民參與社會和國家治理的意識。公民政治權利是指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它包括以下內容: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政治參與的基本條件是知情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任何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有中國人和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人是對壹個經濟體有認同感,有歸屬感的人的集合,人是指成年人。

人民與公民的聯系:人民是不同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國家和同壹國家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公民是壹個法律概念,是指具有壹定國籍,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公民和人民的區別是從三個角度考慮的,含義不同,性質不同,範圍不同。

含義不同,人民當家作主。在我國現階段,他們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壹的愛國者。公民是指具有壹國國籍,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2.

性質不同,人是相對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範圍不壹樣。公民包括人和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近代以後,“人民”這壹概念被廣泛使用,但往往夾雜著公民、國民的字眼來指代所有的社會成員。當然,更像是“人”,他們的意義變得很模糊,在什麽意義上,這取決於當時有權使用它的人的需要。

在中國,按照毛澤東思想,現階段的人民是指壹切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中國* * *生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壹的愛國者。

  • 上一篇:急!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
  • 下一篇:論過錯責任原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