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筆畫是漢字的原料。寫出漂亮的字,關鍵是如何利用這些原料來塑造漢字。所謂結構,就是漢字的基本筆畫按照壹定的規則構成文字,基本筆畫的規則和方法是“架結構”,或者說是“結結構”、“結字”。坦白說,“結構”就是筆畫之間的關系。
在書法藝術中,壹個字的美主要是通過它的整體結構來實現的。單個點畫形式寫得再好,離開了整體結構,也會變得毫無意義。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說:“書法是以用筆為基礎的,也是需要勞動來完成字的。”寫字和寫字在書法中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同樣重要。
楷書結構原理
漢字的結構雖然豐富多樣,但也不是沒有規律。從審美的角度來看,用毛筆書寫楷書的規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65438+
無論壹個漢字有多少筆畫、形狀和距離,它的位置都應該是均勻對稱的。這種對稱的結構往往給人壹種穩重、威嚴、平衡的感覺,這種性格在漢字中占有相當的數量。
九成宮禮泉碑文
2.共同穩定性原則
不論筆畫的長短、粗細、直不直,這個原則要求所有的構成單位都要協調穩定,整個字既要失去中心,又要失去重心。
北
3.回避原則
回避,是回避,退讓,只是,是趨勢,接近。點畫之間,筆畫方向和後向形式造成的視覺運動感往往與筆畫沖突或偏離。這時候如果兩部分都拉伸,就會身體上被冒犯,精神上被糾纏;如果兩部分融合,就會相互背離,走神。只有回避和趨向,才能使結構完善,相得益彰。
孔廟碑
4.變革的原則
書法藝術最忌諱平淡、雷同、單調。所以在遵循書法風格和結構原則的前提下,要規避風險,化險為夷。通過筆觸的收放、長短、粗細、疏密結合,達到“幾幅畫同時施,造型各異,點面俱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增強其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變化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雁塔聖訓序
(1)突出顯示主筆
劉熙載在《藝術?《提綱》壹書說:“畫山者,必有主峰,主峰為峰所拱;寫字的人,必有主筆,主筆由余筆拱起。主筆差,其余皆敗,故善書者爭之。“主筆是壹個筆畫,可以覆蓋、承載、穿透或遮蓋壹個字的其他部分。主筆或舒展或厚重,在整個字裏起到穩定結構、傳遞精神的作用。要想強大,必須特別註意主筆。余筆與主筆相比,往往細而收斂,襯托和襯托主筆。只有分清輕重緩急,才能做到情景生動,精神疲憊。
2)密度對比
在楷書中,疏密對比是重要的表現形式之壹。壹個字無論是復雜還是簡單,都應該有密度變化,稀疏筆畫拉伸,密集筆畫收斂。若壹味求疏,字體雖寬且闊,易散;壹味求保密,雖形緊湊,但謹慎緊迫。字裏有疏密變化,字體端莊紮實,又舒適飛揚。
(3)正反相映
它是直的和正方形的,並且它向側面傾斜。書法既要避免平、僵、鈍,又要避免緊張、過度傾斜。盲目的直立,像個木偶;盲目地冒險,像個瘋子。兩者都應該避免。但如果能積極向上,尊重變化,相映成趣,就能得到理想的藝術效果。
4)因為單詞的垂直形式
雖然規範是楷書的第壹特征,要求每個字都是方方正正、整齊劃壹的,但是排列不同結構的字卻不是固定的模式,這大概就是書法和字體的區別吧!字長,字小,字斜,字密,自然不平。如果堅持統壹,那就“像個運營商”,毫無生氣。所以基於我們的自然結構,每壹個字只要長就要管,平就平,大就大,小就小,又不失整體風格。
(5)變形和姿勢
壹個字裏相同的筆畫和偏旁部首,或者壹部作品裏相同的字,應該是形異,避免雷同。
另外,有時為了表現特殊的藝術效果,還可以改變點畫的基本形狀,改變點畫的位置,增加結構形式,避免單調。變化必須成立,不能隨意亂塗亂畫,創造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