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空穴來風”這個詞的含義在報紙和網絡上爭論了很久。總結壹下,有兩種觀點:壹種是原意是有根據有道理,但現在的報刊十有八九是想從文字中講道理,沒有根據和出處就用,以至於歪理邪說傳播,誤導人民子弟,應該糾正。按照這種觀點,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末期宋玉的名篇《封府》。在原文中,有壹小段是這樣寫的:“王嶽:‘夫之風,天地之氣,順而順,不擇高低。怎麽說兒子覺得我壹個人呢?“宋玉對他說:‘我從老師那裏聽來的:壹聽就知道,毫無根據。如果是別人委托,氣氛就不壹樣了。”“其中“枳(即鉤,讀作G not u,意為彎曲)來巢,空(讀作kǒng,“洞”)來風”是宋玉引用其老師屈原的話,大意是枳因其枝條彎曲,能引鳥來巢;山上有洞,導致空氣流動,形成風。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也寫過壹句詩:“爛株難免,洞易來。”意思是腐爛的樹樁不可避免的會引來昆蟲,孔洞容易形成風(也就是氣流)。可見“空穴來風”是指說法有理有據,有理由。這種說法以《人民日報》主編的《報紙常見用字錯誤200例》(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為代表。
另壹種觀點認為,原意確實是指有依據、有理由,但“無依據、無起源”這種新的觀念已經被很多名人和普通大眾使用了很長時間,詞典又增加了這個新的意思,所以應該允許兩種意思並存,讓它自然發展,與時俱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李行健先生代表了這壹觀點。這種觀點對這個詞的來源和原意沒有異議。對於該詞後來的“發展”和“變化”的含義,他們列舉了大量的例子,包括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臺灣省著名歷史小說家萊文、著名作家梁實秋、著名記者、政論家、出版家鄒韜奮等名人和權威人士,以及當今書刊中的普通人,證明“空穴來風”的另壹個含義是“空穴來風、無緣無故”,壹直沿用至今, 以及臺灣省出版的《日常用詞》、出版的《漢語大詞典》(羅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現代漢語成語詞典》(李行健主編、長春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漢語出版社2004年6月5438+10月出版)
雖然語義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但往往與社會、習俗、文化交流、時代變遷密切相關,實際情況非常復雜。所以我認為第壹種觀點讓人們簡單的改正錯誤,完全回到使用初衷的軌道上來,是不現實的。我堅信,用不了多久,初衷就會被徹底拋棄。在以後的字典裏,肯定會這樣標註:“空穴來風,古義是謠言有理有據,現在是謠言無根據,無中生有。”
從純理論的角度來看,第壹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我贊同第二種觀點,未來會成為現實。然而,這種特殊的語義現象引起了我對社會學的思考和質疑。
第壹,詞義解釋權。第二個觀點,雖然引用了大量的名人、權威人士和普通大眾作為例子,說明新義早就有了,但是不管普通大眾用的多廣,不管名人、權威人士多有名氣、多有聲望,不管時代有多久遠,第壹個使用新義(即憑空捏造的意思)的肯定是誤用了,或者是明顯錯誤的。臺灣省出版的《壹日壹詞》、《漢語大詞典》(羅主編)、《現代漢語成語大詞典》(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成語大詞典》(李行健主編)可以作為標準答案嗎?盡管大陸的羅先生是語言學家和宗教學家,但臺灣省的辭書仍然存在著壹個正宗的問題。曾任上海市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會長、中國宗教學會顧問、上海市宗教學會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名譽所長。李行健先生雖然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顧問委員,但畢竟大部分詞典都保留了初衷,只能發表自己的意見。相比之下,我個人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應該更權威,但應該有壹個權威部門或權威機構做出明確公開的解釋。由於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想問:國家對這類問題有特殊規定嗎?誰有權解釋,誰無權解釋(套用法律術語)?什麽時候能下結論?因為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可能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後患,我後面會詳細闡述。
第二,日常使用的問題。“空穴來風”這個詞有兩種完全相反的解釋。我不敢說它在古今中外的語義學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但也是極其罕見的。這種現象值得認真研究和解決。否則可能會在壹定範圍內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造成混亂。學生應該是第壹個陷入困境的人。我從事通識教育十幾年了。據我所知,通識教育界基本向學生推薦的《現代漢語詞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說明了初衷。李行健先生不僅主編了《現代漢語成語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還為學生編寫了《學生規範詞典》、《中學生規範詞典》,對學生影響很大,都是對第二種含義的解釋。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解釋會讓學生無所適從。假設這個名詞解釋出現在高考中,或者學生在考試中使用這個詞,應該如何判斷對錯?其次,頭疼的可能是法律界(包括執法和執紀人員)。“空穴來風”這個詞在明星的八卦新聞中使用頻率最高。假設某報紙報道“某明星的某些事並非空穴來風”。明星認為報道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將對方告上法庭。法庭辯論中,雙方都拿出自己的字典,做出完全相反的解釋。那麽法官應該如何選擇呢?雖然可能沒必要擔心,但是完全有可能!我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十幾年,對紀檢術語和法律術語有壹點了解,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例如,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對領導幹部違反廉潔自律規定的違紀行為的說明中,將“禮品”解釋為“包括禮金、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在最高人民法院同期的司法解釋中,“贈與”被解釋為“包括贈與、現金贈與和各種有價證券”。這兩種差異明顯的解釋,在處理同壹個案件時,實際上造成了壹些混亂。既然有人對法律條文的最終司法解釋寫了大書,就應該有壹個部門對這個意義完全相反的特殊詞語盡快下結論。
第三,關於詞義的發展。至於“空穴來風”,我的意見是建議權威部門明確解釋:“空穴來風,在古代是指謠言有理有據,現在是指謠言毫無根據,憑空捏造。”各種字典解釋要統壹,避免進壹步混亂。這雖然是“看文不對題”、“以錯為正”,有點法不責眾的無奈,但尊重了“群眾的首創精神”,也切合實際,絲毫不影響文字的繼續使用。這種奇怪的語義現象令人著迷。由此,我思考了詞義和字音的發展。我們經常把“jué”讀錯為“jiao (ji?o)色","遊說"讀作"遊說","造詣"讀作"造詣"," Yun (yùn)讀作" Yun (wēn)" Ng ","劉晶晶(qiào)"讀作"劉晶晶(ké)","突(jiá)但停"讀作" ga (gā)但停","再接再厲"寫成"再接再厲","撤銷"寫成"撤銷"等等。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習慣成自然。主觀因素是造成這種現象的第壹個原因,但漢字的繁簡復雜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然外國人怎麽會說“不會比學中文難吧!”受到“空穴來風”現象的啟發,我們可以逆向思考:既然大家都誤用了,為什麽不幹脆“以錯為正”,這樣更容易學習和寫作呢?我想,也應該是寫作改革發展的方向,就是刪繁就簡,約定俗成,簡單易學!
其實這件事不壹定特別難操作。只要語言學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統壹發布規範性文件,黨政機關和教育部門帶頭使用,群眾自然會看好,因為發明權是他們的。近年來,權威部門在語言發展方面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以前“創新”是作為形容詞,不能帶賓語。近年來發展了詞條,如“創新體系”;以前“改革發展穩定”是用標點和文字寫的,現在改成“改革發展穩定”;過去的“賬本”改為“賬本”等。,都有明確規範的用法,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在語義上的體現。
寫這個讓我想起壹件有趣的事。教高中語文的時候,有個女生在作文裏寫道:“他的鼻子像外國人,看起來很陡。”讀到這裏,感覺這個女生的文字很大膽,很有創意,忍不住大聲讀出來。我特意把“陡”字圈了出來,說:“新!精彩!”這引來了同事們的批評,但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事後,我公開表揚了這位學生,但私下警告她:“我批改的作文可以大膽,但不能出現在考試中。”我壹直在想,如果有壹天這個女生成功了,成為了權威和名人,她作文裏的那句話會不會成為“陡峭”這個詞新含義的典範?想了想,不禁又擔心起來,因為有個著名的體育解說員曾經創造了壹個“偷鐘快如閃電”的例子。我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