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史上最大的海戰,陸戰,空戰。

史上最大的海戰,陸戰,空戰。

萊特灣戰役

1944年,美軍沿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兩線對日軍發起連續攻勢。在尼米茲和麥克阿瑟的聯合進攻下,日軍節節敗退。到1944年秋,尼米茲的中太平洋部隊已經攻占了馬裏亞納群島;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隊完全控制了新幾內亞,下壹步的主要目標是準備菲律賓進軍。為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命令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組成聯合部隊,於1944年10月20日在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登陸。

65438年6月+10月10,麥克阿瑟的金凱海軍中將率領第7艦隊738艘,運送美國第6軍174000人。在尼米茲麾下的哈爾西海軍上將第三艦隊,16艘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7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支援下,向萊特島推進。10年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當天下午,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總統奧斯梅納的陪同下涉水上岸。他站在蒙蒙細雨中發表了動情的講話:“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感謝萬能的主,我們的軍隊屹立在菲律賓,壹片飽含我們兩國人民鮮血的土地。”

日本保衛國土固然重要,但堅守菲律賓、臺灣省和琉球群島對日本的安全同樣重要。日本只有守住這個外圍島鏈,才能把荷屬東印度不可或缺的石油資源輸送到本土。為此,日本制定了“捷”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包含四個作戰計劃:保衛菲律賓為“捷1”計劃;保衛臺灣省、琉球群島和日本南部是“捷二”計劃;保衛日本中部是“捷3”計劃;保衛日本北部是“捷4”計劃。

當美軍先頭部隊在萊特島登陸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上將立即下達了“捷1”的作戰命令。根據豐田的命令,水面艦隊被分成兩部分,由副海軍上將基諾·須田指揮。蘇添本人率領5艘戰列艦(包括兩艘超級戰列艦“1號”)、12巡洋艦和15驅逐艦,經南海、斯布延海和中國聖貝納迪諾海峽到達萊特灣。他的副手西村海軍中將率領2艘戰列艦、1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經蘇祿海到達蘇裏高海峽。10年10月25日上午,兩人預定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沖進萊特灣,攻擊美國的兩棲艦隊。為了使鐵鉗般的手臂更加平衡,豐田命令仍在琉球群島的中將島帶領他的三艘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向南航行,與西村會合。同時也讓小澤司令率領由四艘航母組成的編隊從瀨戶內海誘敵哈爾西,企圖將他從萊特島引開。

此時,哈爾西第3艦隊的第38特混艦隊正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待命。從北到南依次是謝爾曼的38-3特遣隊旅、博根的38-2特遣隊旅和戴維森的38-4特遣隊旅。萊特灣是金凱的第七艦隊。美軍很快發現了日軍的戰鬥隊形。他們把小澤的艦隊稱為北路艦隊,蘇田的艦隊稱為中路艦隊,西村和島的艦隊稱為南路艦隊。

10年10月23日上午,美國潛艇“海鯽魚”和“魚糜”在巴拉望島西部首次發現蘇甸中層。他們立即向哈爾西發出報告,然後用魚雷攻擊日本船只,擊沈了兩艘日本重巡洋艦,擊中了1巡洋艦。在被擊沈的日軍巡洋艦中,1是蘇電的旗艦。歷史上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戰役開始了。

哈爾西壹接到潛艇的報告,就命令謝爾曼和戴維森的旅向博根的旅靠攏,並下令三個旅做好進攻準備。哈爾西準備從卑爾根和戴維森兩個旅中拿出4艘戰列艦、10巡洋艦、14驅逐艦和自己的旗艦“新澤西”號,組成第34特混艦隊,由李海軍中將統壹指揮,留守守衛聖貝納迪諾海峽。

65438+年10月24日淩晨,金凱派出的巡邏隊報告西村南路艦隊正在向蘇裏高海峽靠近。金凱以為哈爾西會封鎖聖貝納迪諾海峽,於是命令少將·奧爾登多夫率領第7艦隊所有炮兵支援艦(6艘戰列艦,8艘輕重巡洋艦,21驅逐艦)封鎖蘇裏高海峽。

24日8時剛過,蘇電艦隊進入斯布延海。哈爾西立即命令正在烏爾裏希航行的麥凱恩38-3特遣大隊調轉航向,回來作戰。10上午9時,正當蘇天中艦隊正在穿越斯布延海,向聖貝納迪諾海峽進發時,哈爾西的三個旅對蘇天中艦隊連續發動了五次空襲,擊沈巨型戰列艦武藏號,擊傷三艘戰列艦,重創1重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蘇天損失慘重,覺得自己的任務難以執行。於是在下午三點半,他命令艦隊掉頭,撤退到哈爾西飛行之外的地方。

這時,小澤的北路艦隊已經到了離恩戈尼角不遠的地方。為了誘敵,小澤發出明確的電報吸引哈爾西的註意,出動76架飛機攻擊謝爾曼的大隊,擊沈了謝爾曼的輕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晚上,謝爾曼向哈爾西報告,偵察機在190海裏處發現日軍北路的航母艦隊。哈爾茜是好戰的。他總是選擇續航時間最長,戰鬥力最強的航母來參賽。他認為蘇田的中艦隊損失慘重,倉皇撤退,金凱的第7艦隊足以對付。日軍南路艦隊薄弱,金凱第7艦隊可以應付這種道路編隊。因此,他決定先殲滅小澤的北路艦隊。

24日晚8時20分,哈爾西下定決心,帶領他的第3艦隊,包括第38特遣艦隊的3個旅和新組建的第34特遣艦隊向北進軍。此外,他命令麥凱恩的38-3旅不要返回萊特灣,而是向北航行,以便第二天加入對北方部隊的攻擊。與此同時,我打電報給金凱:“我率領三個特混旅,計劃在明天拂曉對敵人的航空母艦實施突然襲擊。”然而,金凱認為,哈爾西的電報意味著只派三支特遣隊北上,而第三十四特遣隊仍在封鎖聖貝納迪諾海峽。

當哈爾西的艦隊在向北追擊時,24日晚,蘇田中路艦隊出現在哈爾西後方的聖貝納迪諾海峽,其艦體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但火控裝置完好無損。這時,蘇田收到東京豐田發來的電報:“依靠上帝的幫助,繼續前進。”盡管豐田的誘餌戰術成功了,但蘇天對此壹無所知,因為蘇天沒有收到哈爾西艦隊正在全力追擊北路艦隊的無線電通告。所以蘇天在這次海戰中過於謹慎。

日軍的南路艦隊西村為了在25日黎明前進入萊特灣,提前了行動時間。這樣壹來,南路艦隊的直謨艦隊就追不上他,也遇不上他了。西村距離齊默艦隊40海裏。他們不知道自己被美軍發現了,但還是保持無線電靜默。

美國巡洋艦炮擊日本軍艦

24日23時,西村艦隊2艘戰列艦、1巡洋艦、4艘驅逐艦魚貫進入蘇裏高海峽。他們先是被美國魚雷艇襲擊,然後在奧爾登多夫闖入埋伏圈。奧爾登多夫的驅逐艦從兩側發射魚雷,戰列艦和巡洋艦從正面發射炮彈。西村2艘戰列艦、1巡洋艦、3艘驅逐艦被擊沈,幾乎全軍覆沒。剩下的1艘受傷的驅逐艦被迫倉促撤退。之後,石馬見西村艦隊全軍覆沒,便小心翼翼地調頭,率領三艘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全速駛出海峽。

65438+10月25日淩晨1,蘇田中路艦隊4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2個驅逐艦中隊駛出聖貝納迪諾海峽,換上夜航搜索編隊,謹慎駛入萊特灣。25日上午7時,蘇田中路艦隊在萊特灣北部薩馬島海域與美國第7艦隊第3特混艦隊旅會合,該艦隊由少將·斯普拉格指揮,擁有6艘小型護航航母和7艘18節的驅逐艦。蘇天以為是哈爾西的航母艦隊,立即下令攻擊。蘇電艦隊突然出現,令斯普拉格大吃壹驚,令驅逐艦前進止步,而航母則在硝煙的掩護下向南撤退。

接到斯普拉格的電報後,金凱意識到哈爾西的第34特混艦隊根本不在聖貝納迪諾海峽,他的第7艦隊的所有炮兵支援艦都在南面追擊日本南路艦隊。萬般無奈之下,金凱命令斯普拉格盡力對付敵人,延緩蘇田艦隊對萊特灣登陸運輸隊的進攻。他還命令奧爾登多夫停止追擊日軍南路的石馬艦隊,返回萊特灣支援斯普拉格。他再次打電報給哈爾茜尋求幫助。而哈爾西在接到緊急電報後,認為蘇田艦隊早已遍體鱗傷,不會有攻擊能力。壹定是金凱不耐煩了,所以沒有立即返回李那裏去營救。

蘇天緊跟斯普拉格,開始炮轟他的航母群。壹艘航空母艦因多處受傷於9: 07沈沒。斯普拉格以警告驅逐艦進行報復,擊沈了兩艘日本巡洋艦。然而,美國驅逐艦的炮火並沒有對重裝甲的日本戰列艦構成任何威脅。反而是日本軍艦的巨炮讓美國驅逐艦千瘡百孔。就在美艦極度困難的時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這幫助了斯普拉格。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都已經起飛了。但這些艦載機沒有攜帶穿甲彈,因為沒想到要對付日本戰列艦,所以要帶殺傷性炸彈和深水炸彈。這些炸彈在戰列艦上沒有發揮太大作用,只是擊沈了1艘日軍重巡洋艦。但蘇天艦隊編隊被美機打散,被斯普拉格的航母艦隊甩在後面。蘇天認定獵物已經逃脫,於是用無線電將自己丟失的船傳回自己的“大和號”,準備沖進萊特灣,摧毀麥克阿瑟的登陸部隊和運輸艦。

在擺脫了蘇典的艦隊後,斯普拉格的護航航母群遭到了被稱為“神風”的日軍自殺飛機的攻擊,美軍1艘護航航母被擊沈,另有1艘受傷。

25日淩晨2時,哈爾西艦隊的偵察機發現了小澤的北路艦隊。此時,小澤的四艘航母上只剩下29架飛機。早上7點,哈爾西的艦隊發起了第壹次攻擊,擊沈了輕型航母千歲號和驅逐艦1,擊傷了輕型航母千代田號,使其倚火在水中無法動彈。八點二十分,哈爾茜再次收到金凱的電報,請求幫助:“我的情況危急。只有快速戰列艦和航母的火力支援,才能保護護航航母不被敵人發現,阻止敵人進入萊特灣。”金凱的電報也傳到了珍珠港,尼米茲覺得有必要親自過問這件事。於是,在早上10,他給哈爾西發了壹封簡短的電報:“第34特別行動隊在哪裏?”為了防止敵人破譯,報務員把電報改成了“全世界都想知道第34特混編隊在哪裏?”接到電報後,哈爾西仿佛被“扇了壹記耳光”,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為這是對他的極大諷刺。但他命令米切爾率領第38特混艦隊的兩個營繼續攻擊小澤艦隊,他率領第34特混艦隊和博根特混艦隊返回萊特灣救援。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向壓力低頭,發兵南下”。

米切爾帶領謝爾曼和戴維森的兩個特遣隊向北追擊小澤。臨近中午,米切爾派出了壹支由200多架艦載機組成的突擊艦隊,攻擊剩余的日本航母。結果“瑞豐”號和小澤的旗艦“瑞和”號被擊沈,小澤被迫轉移到巡洋艦上。最後,失去所有誘餌航母的小澤帶著剩余的10水面艦艇逃回日本。他的誘餌任務完成了,但是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因為他沒有給蘇天發過壹句話。

25日早晨11,蘇天完成整隊陣容,向萊特灣進發。蘇天編隊向萊特灣推進兩小時時,蘇天突然決定停止對萊特灣的突擊,下令“全艦隊向北推進!”這樣來之不易的勝利就會付之東流。原來,蘇天從截獲的無線電中得知,美軍護航航母上的飛機正在萊特島降落。這是驚慌失措的美軍因為美軍航母遭到日軍攻擊而采取的避免機艦互毀的緊急措施,但蘇田誤以為這是美軍飛機準備對他進行更集中空襲的陸上基地。其次,從截獲的給金凱的緊急電報來看,他誤以為哈爾西已經南下三個多小時了,從而放棄了進攻萊特灣的作戰計劃,向北駛去,以便退出聖貝納迪諾海峽,設法夜間西逃。

午夜剛過,哈爾西到達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東口,但蘇天的艦隊已經過了。26日上午,哈爾西艦隊艦載機追擊蘇天編隊。日本巡洋艦能代號被擊沈,大和號被擊中三次,但仍能航行。隨後,雙方的距離逐漸拉大,萊特灣之戰到此結束。

萊特灣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壹次大海戰,也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在四天的戰鬥中,美軍損失了1艘輕型航母、2艘護航航母、2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損失了100多架飛機,傷亡2800多人。日軍* * *損失重型航母1艘,輕型航母3艘,戰列艦3艘,重型巡洋艦6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11艘,潛艇6艘,損失飛機400余架,傷亡7400余人。除了以陸地為基地的飛機,日本海軍幾乎銷聲匿跡,美軍獲得了對海上的絕對控制權。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表示:“經過這場戰爭,日本的海上力量成為絕對的輔助力量。除了壹些特殊的船只,再也沒有海上戰艦的空間了。”

不列顛之戰英國和德國空軍在不列顛上演了世界上最大的空戰。1940年6月,法西斯德軍橫掃西歐。英國在歐洲的遠征軍被敦刻爾克打敗。英軍雖以“發電機計劃”撤兵大陸,但損失了全部重型裝備。英國皇家空軍在法國上空與德國空軍的戰鬥中也損失了1000多架飛機。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該計劃要求“德國空軍應盡快動用全部力量擊敗英國空軍”,奪取制空權,並配合海軍和陸軍登陸英國。德國空軍投入不列顛之戰的飛機約有2400架,其中包括1,285轟炸機,其主要基地位於法國、荷蘭和挪威的東北部和西北部。由於英國在這場戰役中的頑強表現,希特勒被迫回頭對付蘇聯,走上了兩線作戰的老路,才把英國徹底驅逐出戰爭。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又稱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主要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規模最大的戰役之壹。參戰的主要軍隊是蘇聯和納粹德國。這場戰役成為人類戰爭史上壹場雙方傷亡慘重,對平民犧牲漠不關心的著名戰役。壹般認為,戰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現稱“伏爾加格勒”)的大規模轟炸;德國人入侵了這座城市;城市地區的巷戰;蘇聯紅軍營地;最後,德國人和軸心國盟軍被消滅了。這場戰爭中的總傷亡人數估計超過200萬。名稱:斯大林格勒戰役地點:斯大林格勒時間:1942 7月17至1943 2月2日。參與者:蘇聯,德國結果:德國戰敗戰鬥人員:蘇聯165438+百萬傷亡:雙方。

  • 上一篇:介紹荊楚文化。
  • 下一篇:緬甸有哪些讓妳不後悔的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