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是天下之家,國家是皇帝的。皇帝心疼公款用他的錢吃喝。歷史上有些朝代也管理公款吃喝,但很少有官員因此被定罪。北宋時期,因公款吃喝入獄的蘇舜欽被革職,這是歷史上懲治公款吃喝的特例。
蘇舜欽出生在壹個官員家庭,他從小就閱讀了大量的詩歌書籍。做官後,頗得歐陽修賞識。當時,蘇舜欽的詩歌與梅齊名,被稱為“蘇梅”。
據《蘇舜欽傳》和《宋史》記載,李青四年(1044),蘇舜欽被任命為監所所長。禮堂是朝廷的機密辦公室。當時醫院裏公文成堆,廢紙信封太多放不下。正因如此,音樂劇場的前身曾經形成壹個“慣例”:每年春秋兩季舉辦奧運會的時候,把廢紙賣掉,換壹些酒錢,大家盡興而歸。因此,當在今年秋天舉辦奧運會時,他派人去賣廢紙,並邀請、王壹柔和梅等官員吃了壹頓小規模的晚餐。
席間,蘇舜欽覺得賣廢紙的錢少了,也是出於懷疑,出了十二兩銀子,讓新來的人象征性地給點錢,籌錢喝酒。席間,大家肆無忌憚,邊喝酒邊背詩;酒暖耳熱的時候,又叫了兩個藝妓來招待,壹會兒很開心。殊不知,壹場災難已經降臨。
那時候文人聚會很高雅,連不讀書的人都想湊個熱鬧。時任太子中書總管的丁力就屬於這壹類。他聽說蘇舜欽有個晚宴,說他也想參加。因為蘇舜欽平時看不起他這個人,所以拒絕:“音樂裏沒有琴、琶、鈸、笛,座位裏有國家、家園、恐懼、競爭。”意思是我們下等官員喝酒,怎麽能屈尊於妳?
丁力碰了釘子,當時進攻不方便。他試圖打聽晚宴的細節,然後添油加醋,把飲酒的情形描繪成不雅,並起訴蘇舜欽。當時,王負責糾察官員和整頓軍紀。他聽說蘇舜欽用公款吃喝,不道德,他怎麽能坐視不管!因為是範仲淹和宰相杜炎的女婿推薦的,這些人與王的政見不同,所以王可以借此機會消滅異己。經查,蘇舜欽不僅用賣廢紙的錢吃飯,還召妓,甚至有人出言不遜——薊縣大學校官王壹柔唱《傲歌》詩,說“周公、孔子醉酒,被趕為奴”,簡直狂妄,不敬。王控告犯了的罪,這使他大發雷霆。他以監守自盜的罪名解除了蘇舜欽的職務,參加晚宴的其他官員也被降級。
蘇舜欽因公款吃喝被免職,這似乎很不公平,但也是必然的。北宋時期冗員過多,財政不堪重負。法院頒布法令懲罰公款吃喝。據宋代《清袁迢律課職制門》記載,官員壹切公務活動都有用餐標準,規定詳細具體;如果官員違反規則,他們將受到懲罰,甚至被起訴。同時,朝廷還規定,官員違反禁酒令,要找藝妓陪侍,加重罪名:“昌各州之首,事先屬於縣鎮村官、妓女的酒席,有賴於司法的監督。就是去非臣吃喝的,挨八十棍,也不虧。“很明顯,蘇舜欽用公款吃喝是頂風違紀的,他被開除是合理的。
蘇舜欽曾經給歐陽修寫過壹封信,抱怨這件事。歐陽修看後嘆道:“子美(蘇舜欽詞)令人扼腕嘆息,但願我能不為其代言。”意思是妳先犯錯,人家握著把柄。我怎麽能代表妳說話呢?蘇舜欽背了黑鍋,回到蘇州老家隱居;雖然後來被朝廷所用,但他還是郁郁寡歡,四十多歲就去世了。
由此聯想到今天,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各地認真治理公款吃喝,成效顯著。然而,壹些人將公款吃喝從“地上”轉移到“地下”,比以前更加隱蔽,難以查處。由此看來,還是要加大力度遏制公款吃喝,倡導廉潔節儉的作風。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員幹部要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不妨以蘇舜欽為鏡,照照自己,千萬不要因為公款吃喝而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