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博物館是國家AAAA級景區,也免費向公眾開放。(疫情期間需預約)工業歷史的展示、工業遺產的保護、科學知識的普及、旅遊休閑在此匯聚。
當我第壹次到達這裏時,我被博物館的外觀深深吸引住了。這裏有青春的氣息,沒有鋼鐵的厚重感。
工業博物館很無聊?不要!
至少柳州工業博物館是壹個緊跟時代潮流的博物館。在這裏,不僅可以了解柳州100多年的工業發展史,還可以打破傳統的工業展覽。
走在室外展區,空氣清新,綠化環境極佳。
直接去了24小時書吧感受濃郁的校園風情。這裏也是名副其實的拍照聖地,網絡名人打卡。
沿著指示牌壹路參觀,走進生態園。
它的外觀是重工業園區和田園風格的結合,給人壹種全新的視覺體驗。
柳州汽車廠的制造似乎在這個地區的展覽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接下來,走進柳州工業博物館內館參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0世紀50年代法國制造的雙動印刷機。80年代由柳州微型汽車廠從法國引進,用於生產汽車大型沖壓件。
墻上的浮雕,拋光精美,生動地展示了柳州的工業發展和工作的歷程。
柳州工業涵蓋面廣,包括皮革工業;
傳統的石油開采業;
伐木業;
木制品制造業;著名的柳州的棺材是把樹心挖空做成的。柳州棺木以品質出眾,木質致密,堅韌質輕,無蟲無蟻而著稱。當年有句順口溜“吃在廣州,玩在蘇州,死在柳州”。從這句順口溜可以知道柳州棺槨在江南地區的名聲。)
醫藥行業;
制糖業(提取蔗糖);糖是廣西的名產。到目前為止,廣西每年的制糖工業占全國的比重很大。
鋼鐵工業;
重工業是柳州工業史上最輝煌的產業之壹,所以在展廳裏可以看到很多重型機械和生產車間的仿真圖片。
展廳裏還有壹輛“炭車”。1933 65438+2月,劉記用研制的煤氣發生爐改裝了兩臺木炭發動機,用其中壹臺組裝了壹輛以木炭為燃料的汽車,開到南寧供市民參觀。炭車的誕生開創了廣西汽車生產的歷史。
在這個工業博物館裏,處處可見廣西人民的智慧、勤勞和奉獻精神。
柳州位於廣西中部,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西南交通樞紐。早在西晉,古人就開通了柳州至貴州的驛道。隋朝打開了通往越南的道路。唐朝貞觀年間,開通了貴州-柳州-桂林-南寧之路。前後開通了多條航線,實現了陸運和南北水運能力。因此,柳州在古代是重要的商埠,柳州交通樞紐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壹次工業革命:
65438年至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這是英國棉紡織業的壹次技術革新,拉開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9年,英國人瓦特制造的改進型蒸汽機投入使用,得到大力推廣和發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此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也加入了這壹行列。
第壹次工業革命是機器生產代替了生產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業,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隨後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開啟了歐美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
從65438+70年代開始。主要表現在電的廣泛使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造,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代表發明: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卡爾。本茨制造的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貝爾發明了電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等等。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中國深受影響。清政府推行洋務運動,從西方引進了壹系列先進技術。中國第壹批現代企業的創辦,加速了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柳州山清水秀,是壹座與祖國歷史文化相連的歷史文化名城、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它是中國現代工業化進程的縮影。跟隨博物館的展覽,我們見證了柳州近百年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今天柳州的輝煌成就。凝聚著柳州人的智慧、艱辛和奉獻。工業沈澱了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感情,也成就了我們共同的財富和驕傲。
第壹次來柳州,有如此震撼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對於熱愛歷史的我來說,是壹次難得的學習經歷。如果不是真的熱愛歷史,怎麽會寫出這種觀點?越寫越興奮,越寫越多話。感謝柳州,給我帶來了又壹次新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