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最初是希臘的壹個地名。雅典東北30公裏處。它的名字來源於腓尼基語marathus,意為“盛產茴香”,因古代這裏生長著無數茴香樹而得名。這是體育運動中馬拉松的名稱。
在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 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國王大流士壹世渡海西侵,進攻北極,在雅典東北的馬拉松灣登陸。雅典軍隊英勇作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了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迅速告訴雅典人勝利的消息,希臘派出長跑冠軍菲迪皮德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中心廣場(42km 195m)。在以最高速度完成36.2公裏的距離並傳達勝利的消息後,他倒在地上,因體力不支而死。他奇跡般的輝煌成就使他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
1896年第壹屆奧運會時,顧拜旦采用了歷史學家米歇爾·布瑞爾(Michel Breal)設立的競賽項目的建設,並將其命名為“馬拉松”。比賽遵循費迪南德·彼得斯(Ferdinand Peters)跑的路線,距離約40公裏,200米。十幾年過去了,馬拉松的距離壹直保持在40公裏左右。1908第四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了方便英國王室觀看馬拉松比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臺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體育場。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測量為26英裏385碼,換算成42.195公裏。國際田聯後來確定這個距離為馬拉松跑的標準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才被列入第23屆奧運會。
因為馬拉松壹般在室外舉行,不確定因素很多,所以馬拉松壹直用世界最好成績,直到2004年6月65438+10月1,沒有世界紀錄。
歷史
[編輯此段落]
1896第壹屆奧運會後,馬拉松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辦。美國從1897開始舉辦波士頓馬拉松,到2000年已經舉辦了104,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馬拉松。馬拉松在高速公路上舉行,可以是起點和終點相同的往返路線,也可以是起點和終點不同的單程路線。比賽期間,沿途必須放置標有行進距離的公裏標誌,每5公裏設壹個飲料站提供飲料,兩個飲料站之間設壹個水站提供飲用水或水。只有賽前體檢合格的人才能報名參賽。
2004年6月65438+10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新的決定:公路賽和競走,包括馬拉松,將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有世界紀錄。
國際田聯宣布這壹決定後,英國長跑運動員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認定為女子10公裏、20公裏和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波蘭人克雷茲諾夫斯基則是男子50公裏賽跑的首位世界紀錄保持者。
斯皮裏東·路易斯——第壹個馬拉松冠軍
1896四月10是第壹屆奧運會的最後壹個項目——馬拉松。希臘人特別興奮,因為在此前已經進行的十壹項賽事中,希臘運動員還沒有拿過壹枚金牌,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馬拉松上。比賽前,許多希臘人許下心願,如果獲勝者是希臘人,裁縫會為他做新衣服,餐廳會請他吃壹頓免費餐,理發師也會終身免費為他理發。
這場比賽只有25名選手。唯壹的希臘球員是壹個名叫斯皮裏東·路易斯的士兵。二十五歲的路易斯非常冷靜自信,路上偶爾會喝壹口酒。體育館裏的觀眾焦急地等待著運動員的到來。路易超車,32km超越澳大利亞的弗拉克,勝利已是十拿九穩。路易斯的老板是壹名上校,擔任發令員。上校此刻正趕往體育場。他騎馬來到國王的包廂,自豪地宣布:“斯皮裏東·路易斯領先了!”“此時,7萬希臘觀眾歡騰壹片。路易斯第壹個出現在雅典體育場。王儲康斯坦丁和喬治王子陪在路易身邊,陪他跑完最後100米。路易斯最終以2小時58分50秒奪冠。
斯皮裏東·路易斯為希臘贏得了唯壹壹枚金牌,這為第壹屆奧運會主辦國希臘贏得了榮譽。國王從盒子裏跳下來,像歡迎凱旋歸來的英雄壹樣歡迎他。壹位王子給了他壹塊金表。許多希臘人甚至要求路易當牧師...路易本人後來更喜歡過簡樸的生活,很少向別人談起自己的輝煌歷史。1940年,斯皮裏東·路易去世了。後來,為了永久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希臘政府用大理石重建了他的墳墓,並在上面雕刻了象征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
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肯尼亞的保羅·特加特(出生於6月1969,17)的成績是2小時4分55秒。創建於2003年9月28日的第30屆柏林馬拉松賽。
在2007年9月30日的柏林馬拉松比賽中,34歲的埃塞俄比亞名將Gebreselassie以2小時4分26秒的成績刷新了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保拉·拉德克裏夫(出生於1973 17年2月17日)於2003年4月13日在倫敦創造,時間為2小時15分25秒。
起源
[編輯此段落]
公元前492年春天,波斯想再次征服美麗富饒的希臘城邦。波斯派出大量戰艦與他們隔海入侵希臘,打響了歷史上著名的希波戰爭。波斯海軍在海上遭遇颶風襲擊,300艘戰艦和2萬多名海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軍隊失去了海軍的回聲,如同單臂,遭到色雷斯人的攻擊,波斯指揮官身受重傷。入侵希臘的軍事行動不得不半途而廢。
波斯國王勃然大怒。第二年,他幻想不戰而降,投降希臘。他派使者到希臘各城邦索要“水土”,意思是讓他們臣服於波斯。希臘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害怕波斯帝國的武力,都屈膝投降了。但是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能低下驕傲的頭嗎?雅典人把波斯使者從懸崖上扔到海裏,斯巴達人把使者扔到井裏自己去取“水土”。
大流士壹生中從未受過如此羞辱。他惱羞成怒,決定第二次派最有經驗的將軍去希臘。公元前490年,波斯軍隊渡過愛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馬拉松平原登陸。處境危險的雅典,在嚴密動員、加強戒備的同時,派出當時的長跑運動員菲利皮德斯,日夜兼程向200多公裏外的斯巴達城邦求援。這位長跑運動員以驚人的速度在壹天多壹點的時間裏到達了斯巴達。但斯巴達人拒絕出兵,理由是祖先規定月未圓,不能出兵。腓力比德苦苦哀求,斯巴達人無動於衷,腓力比德別無選擇,只能趕回馬拉松去保命。
雅典人聽說斯巴達人不會出兵,並沒有氣餒。他們立即組織所有公民,甚至奴隸,加入軍隊,沖向馬拉松,占領有利地形。
根據雅典的法律,雅典的10將領在遠征期間要輪流掌控軍權,每人壹天。重大軍事行動必須事先經過10將軍討論,最後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議。在雅典軍事領事卡利烏斯的主持下召開了壹次軍事會議。會上,10將領就被動防禦還是主動進攻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壹位名叫米太亞得的將軍主張采取主動。投票時,5票對5票。卡利斯領事支持米太亞得將軍。為了充分發揮米太亞得的指揮能力,其他將領主動放棄了輪流擔任總司令的權利,讓米太亞得獨自指揮戰爭。
當時雅典軍隊有10000人,加上援軍1000人,但總人數只有11000人。波斯軍隊有65438+萬人,裝備精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米太亞得決定不與敵硬拼,而是把戰線稍微拉長,在兩側安排精銳步兵,這樣正面戰線的兵力就弱了。
公元前490年9月2日早晨,大戰前夕,米太亞得動員了希臘士兵。他說:“雅典是永遠保持自由,還是戴上奴隸的枷鎖,這取決於妳。”他鼓舞人心的話鼓舞了士兵們保衛祖國的決心。激戰開始了,希臘士兵在下面進攻。波斯軍不知道是什麽,馬上反擊。希臘軍隊邊打邊退,波斯軍隊步步推進。危急時刻,埋伏在兩側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了出來,從兩面夾擊波斯軍。波斯軍隊追趕希臘人的時間太長了。此時被希臘軍隊包圍,無法相顧。它慌忙逃到海邊,想上船逃走。希臘軍隊追至海邊,與波斯軍隊交戰,奪取戰船。希臘戰士基納爾拼命用手抓住壹艘戰艦,壹只手被敵人砍斷。他忍住疼痛,用另壹只手抓住軍艦,終於和戰友壹起抓住了壹艘軍艦。在這場戰役中,波斯人留下了6400具屍體和7艘戰船。雅典人犧牲了192人,包括執政官卡利烏斯和幾位將軍。當晚,斯巴達派出的2000名前鋒士兵趕到時,月光下看到的只是遍地屍體的戰場。
米太亞得急於告訴焦急等待勝利消息的雅典人民,他選擇了長跑運動員菲迪皮德斯來傳遞這壹消息。長跑運動員當時受了傷,但為了讓同胞們早點知道勝利的消息,他拼命地跑。當他跑到雅典的中心廣場時,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了。他激動地喊道:“歡呼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叫聲壹落,他壹頭栽倒在現場,再也沒有醒來。
波斯戰爭持續了近半個世紀。馬拉松是希臘人和波斯人之間的第壹場戰役,極大地激勵了希臘人爭取自由和獨立。
為了紀念這場戰役的勝利,表彰盡職盡責的英雄菲迪皮德斯的貢獻,1896年,雅典人規定了壹項新的比賽——馬拉松。距離是馬拉松到雅典的距離,根據菲迪皮德斯當年走過的路線確定為40公裏200米。1920,經過慎重確定,距離改為42公裏195米。菲迪皮德斯和馬拉松的名字將隨著奧運會的聖火世世代代留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