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出生於湖南江華縣(今江華瑤族自治縣)馬史鎮朝陽村的壹個農民家庭。他的本名是智勝,他的名字是仙茶。1917轉長沙市嶽雲中學。
“五四”時期,李積極參加了由發起的驅逐湖南巡撫張的運動。6月,他和毛澤東壹起去北京上訪。
1920年8月,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第壹批團員成立。不久,又加入了中國* * *產黨的創建小組,還參加了外國語學會的學習,與余秀松等人組成了全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秋,上海成立勞動補習班,組織紡織工會。1921年7月,參加並領導上海英美煙廠工人罷工,罷工成功,上海煙草工會成立。8月,參與創辦上海第壹工人補習學校,培養工人運動骨幹。8月11,勞動組合秘書部成立,擔任《勞動周刊》幹事、編輯。1922 1,參與成立香港海員罷工支援協會,支援香港海員罷工。30日被巡警抓獲,經黨組織解救後釋放。3月中旬,他幫助浦東日化紗廠的工人成立了浦東紡織工會。支持上海郵政局的罷工鬥爭,與罷工工人壹起起草和分發章程和罷工傳單。罷工取得壹定勝利後,上海郵政友好協會成立。6月,租界巡捕房以“威脅增加工資,唆使郵差罷工,擾亂秩序”的罪名逮捕了李,判處他三個月徒刑。服刑後,他被移交給中國軍閥官廳,關入龍華軍事監獄。經過多次搶救,於5438+00年6月出獄。
1925年5月,李赴廣州參加籌備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作為大會主席團成員,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組織部長。6月,各省各港爆發總罷工,他參與領導,任罷工委員會主任、黨組副書記。1926年5月在廣州參加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當選為執行委員、組織部長。
1927年2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廣州辦事處主任兼中國罷工委員會書記。15年4月,廣州在上海發生反革命叛亂後被捕並被秘密殺害。趙金龍(1779-1832)是清末楚、越、瑤人民起義的領袖。姚,江華(今碼市)金田鄉人。道光十壹年(1831)十壹月,為反抗漢族官紳地主的暴政,糾集廣東、湖南常寧瑤族六七百人,以賽神為名,在江華金田起義,殺死黨員、官員二十余人,攻占兩河口地區,改稱道光十壹年為“金龍元年”。次年正月,擊敗前來“討捕”的官軍,攻打藍山、寧遠邊境。團隊發展到2000-3000人。接著,清軍在塘圩大敗,提督海陵被殺。聲勢大振,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壹萬多人。此後,趙率起義軍至可心縣,殺死知縣王鼎銘,清軍損失慘重。親自命巡撫呂坤、湖北太守羅思舉引兵上山,分兵合圍。4月,清軍步步進逼,在長寧陽泉鎮“投擲燃燒彈,死傷千余人”,金龍中彈壯烈犧牲。
趙金龍是江華金田(今江華院子城)壹帶的瑤族人。他剛正不阿,愛護他人,在瑤族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道光十壹年(1831),清政府下令“山田升官”。“山田促進”就是加稅,把瑤族居住的山區所有不納稅的土地都改為納稅,從而引起瑤族的強烈反抗。於是瑤族推舉趙金龍為領袖,準備舉行武裝起義。道光十壹年(1831),臘月二十九,趙金龍自稱“大朝之王”,身穿繡有“金龍之王”字樣的黃袍,手持大刀,高呼“進京殺道光帝”的口號,沿途張貼“叛賊不擾民,只準殺官”的標語。後來在與清軍海陵河、馬濤的戰鬥中,趙金龍講究戰略戰術,在藍山祠堂打死了清軍兩名將領。這就是瑤族人常說的“金龍出洞,海馬回祠堂”的神奇戰役。有詩為證:玉在山前流,瑤家淚幾代難收。金龍壹生氣就往南靠,海馬塘不會遊泳。貨場,古稱碼頭店,歷來商賈雲集,貿易繁榮,歷史悠久,文化獨特。它是中國杜堯最具文化氣息的城鎮之壹,被譽為“小南京”和“瑤鄉第壹鎮”。
壹是民族特色鮮明。馬史鎮是瑤族和漢族雜居的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移居到這裏,不同的文化在這裏交融,形成了馬史獨特的民族文化。農歷正月十五的“燃龍獅”活動,歌舞升平,鞭炮齊鳴,熱鬧非凡,已成為碼市文化的象征,並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史街的“土地故事”,仙家村的“彈春牛”,朱軾村的“調犀牛”,山瑤的長鼓舞和宋瑤,平地瑤的“村歌”,都有獨特的民族特色。
第二,飲食文化出名。馬史的腐乳供不應求,還有各種野味。姚佳臘肉、荷葉米粉肉、姚佳十八釀、馬史粽子、馬史大鼓、馬史田螺、米豆腐、鹹菜、醬菜、幹菜,味道鮮美,久負盛名。
第三,歷史名人輩出。碼市是清朝農民起義領袖、清朝中興將軍、抗法英雄王等歷史名人的故鄉。也是華中早期黨員、黨團創始人、工人運動領袖的故鄉。名人故居等歷史文化遺址眾多,古村落城堡保存完好,為碼市旅遊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內涵,為紅色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史鎮黨委、政府正在深度挖掘、加快民族文化融合,利用節日效應,以元宵節“燃龍獅”為主題,舉辦馬史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節,吸引省內外遊客前來參觀、體驗瑤族風情和秀美山水。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馬史鎮黨委、政府正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湖南江華大龍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最南端的江華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處,距廣東長沙、桂林300km半徑內,距長沙520km,距廣州414km,距桂林234km,距連州78km。G207國道貫穿南北,S326省道貫穿東西,洛湛鐵路貫穿全縣。縣城沱江半天可達廣州、梧州、桂林、長沙,經梧州口岸到港澳只需10多小時。零陵機場是江華最近的機場,長沙-永州、長沙-永州-海口航線早已開通。恭喜高速、二廣高速、海口高速。森林公園內部交通全面改善,通鄉公路實現水泥硬化或油路化,村級公路水泥硬化達到80%以上。園區內景點有直達道路,水泥硬化道路全部在建。整個園區以鐵路、跨縣公路為基礎,以縣道、鄉道為脈絡,交通網絡系統由內而外通達,上下通暢。公園是以森林資源為主體,以保護自然生態為主要功能,以“自然”、“古樸”、“野趣”為特色,集觀光、科研、休閑、健身於壹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在公園的高山密林中,有許多形象奇特的巖石,如插旗石、麒麟石、蓮花石、情侶石等,形狀各異,似人、似獸、似物,栩栩如生。這些石頭分布在公園各處,點綴著它的靜謐之美,更加突出了公園的自然和野趣。江華大龍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最南端。大龍山主峰位於江華國有林場馬史分公司與廣東連州市、連南縣與廣西連山縣、賀州市的分界線上,最高海拔1.577米,屬於武陵山脈的孟珠嶺北段。全脈1.500米以上山峰4座,1.000米以上山峰70座,山勢為東北-西南走向。大龍山省級森林公園規劃總面積2369.8hm2,其中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積占2180.2hm2,森林覆蓋率92%,森林蓄積量311765m3,用材林總面積2093.5hm2,占森林面積的96.03%。主要用材林有杉木、馬尾松、馬尾松。杉木林面積1003.3hm2,馬尾松林面積561.5 hm2,天然闊葉林面積442 hm2,其他樹種面積86.7 hm2。
楊彥水庫
黃石水庫,在大龍山被稱為“南嶺千島湖”。庫區群山環繞,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湖裏有5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湖水清澈,依山傍水。島上的古老森林與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趣。由於湖水深淺不壹,加上山野四點鐘鮮花的交替盛開,湖水呈現出綠、紫、橙、暗紅的各種顏色,就像天空中的五色雲朵。在明媚的陽光下,更加燦爛美麗,微風吹拂,水面蕩漾。
馬史大力實施“旅遊興鎮”戰略,制定了旅遊總體規劃方案和景區總體規劃,進壹步加大景區投入,旅遊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馬史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瑤族風情和文化氛圍。馬史鎮大力實施“旅遊興鎮”戰略,做好旅遊景區總體規劃。同時,進壹步加大景區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該鎮投入400多萬元新建街道2000米,投入600多萬元新建自來水廠,繼續完善供水管網,投入1多萬元改造路燈。新城區初具規模,城區面積擴大到4平方公裏。結合鎮內“五水”交匯處的特點,突出了沿河瑤族特色民居景觀帶,完成了園林綠化、河道整治、水系整理、遊客接待中心等項目。
致力於旅遊資源保護,大力發掘民俗文化,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燒龍獅”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彈春牛”等多項民間表演被列為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該鎮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全國民俗文化旅遊節,吸引了近萬名省內外遊客前來體驗瑤族風情。同時,借助古鎮獨特的建築藝術、珍貴的革命歷史、秀美的山水風光和色香味俱全的土特產,精心打造了“千裏瑤山第壹鎮”的旅遊名片。
目前,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前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為馬史鎮增添了新的旅遊元素,該鎮處於水庫淹沒區的源頭,是江華縣發展庫區生態旅遊和民族旅遊的重要接待場所和中轉站,是吸引粵港遊客的第壹站。如今,以倡導健康、舒適、休閑生活的姿態,空氣清新、冬暖夏涼、風景秀麗的市場已成為粵港兩地最理想的生態旅遊目的地之壹。
該鎮自2000年被列為湖南省50個重點小城鎮以來,先後獲得“湖南省文明村鎮”、“湖南省環境優美村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