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在民事訴訟中為自己辯護?

如何在民事訴訟中為自己辯護?

如何在民事訴訟中為自己辯護?民事訴訟中為自己辯護的基本辯護技巧有五種,分別是:直接反駁、避實就虛、消極質疑、借詞反駁、引申歸謬法。(1)直接反駁法被告人和辯護人在法庭辯論中有時會回避實質問題,抓住表面特征掩蓋真相,在小問題上做文章。公訴人可以采取抓住主要矛盾、直擊要害的直接反駁方法進行答辯。所謂直接反駁法,就是抓住對方錯誤的本質,主動反駁,以此在辯論中搶占主動,搶占制高點,將對方推入被動。比如在張某搶劫案的辯護中,有律師提出張某的行為不構成搶劫罪,理由是張某沒有實施暴力,只是舉起了拳頭,被害人留下了物品,所以被告人的行為只構成搶劫罪。顯然,辯護律師的觀點是錯誤的。檢察官覺得這個案件的關鍵是被告是否使用暴力,他壹抓住這個實質問題就會說清楚。因此,公訴人采用直接反駁的方式進行答辯:“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可見,暴力並不是構成搶劫罪的唯壹條件。使用語言、以壹定的動作或者手勢相威脅,也可以構成搶劫罪。被告人張某對被害人舉起拳頭,威脅實施暴力,實質是實施精神脅迫,使被害人不敢反抗,被迫當場交出財物。這是暴力搶劫的行為,完全符合搶劫罪的特征。”因為公訴人抓住了辯護要點,辯護人無言以對。運用直接反駁法,壹定要仔細分析對方觀點的錯誤本質,然後抓住其錯誤本質進行反駁,這是成功的關鍵。(2)公訴人在庭審辯論中無法控制被告人的意誌。尤其是被告人在法庭上往往在承認自己部分行為的同時,否認自己的犯罪故意。如果他從證據和其他事實上直接反駁這壹點,對方會以“死老鼠摸不著涼”的形式堅持自己的辯護。公訴人缺乏最直接的證據,難以揭穿被告人辯護的虛假性,使辯論陷入被動。此時,公訴人可以采用避實就虛的方法,即暫時避開難以直接回答的實質性問題,抓住對方的“虛”,選擇其薄弱環節反復出擊,將對方的“虛”問題辯清楚後,實質性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張某盜竊案中,張某從其朋友李某家中盜竊了壹輛摩托車,被告人在法庭上承認該車是他借來的。公訴人沒有就借車、偷車的實質問題與被告直接糾纏。他抓住被告人當天去過李家兩次,沒有提出借車的情節攻擊,換壹種方式問被告人:“妳之前交代過當天去過李家兩次。是真的嗎?”被告說是真的。檢察官又問:“這兩次李家有人嗎?”被告回答“是”,公訴人順勢出擊:“李家有人,妳不跟車主借車,卻趁家裏沒人的時候開走。這是借車嗎?”被告無奈承認沒有借車,證實了偷車的真實問題。本案中,公訴人抓住被告人未經借車就去過李家兩次這壹看似“虛擬”的事實,揭露偷車真相。(3)質疑否定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方法在法庭辯論中經常無中生有,用虛構的事實和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論點。事實勝於雄辯,虛構的論據經不起事實的檢驗。壹旦事實被揭穿,謊言就會被戳穿。對此,公訴人可以用否定的提問方式進行反駁:即公訴人要隱藏自己掌握的真實情況,沿著對方虛構的理由提問,對方會不斷制造虛假的論據為自己辯解,在讓他多說的過程中,不斷暴露自己的弱點,不自覺地與真實情況相矛盾。後來抓住了它的矛盾,固定了矛盾,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戰術,讓防守的各種矛盾攻擊自己,從而達到自我否定的目的。例如,在蔡盜竊摩托車案中,蔡被釋放出獄。他被盜的車被抓後,他拒絕解釋被盜的車是從別人那裏購買的。但公訴人已掌握購買時間與事實不符。如果公訴人直接透露這壹點,被告人可能會辯稱是記憶錯誤,所以無法認定為盜竊罪。公訴人用否定提問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先是沒有否認自己購買被盜汽車的辯解,然後問:“妳什麽時候從誰那裏買的?”被告聲稱是三個月前從壹個陌生人那裏買的,公訴人問:“妳準確記得買車的時間嗎?”被告聲稱時間絕對準確。作為固定矛盾,公訴人問被告人為什麽記得準確。被告認為三個月前他有機會列出購買的理由。在出示了壹個月前被害人的車被盜的證據後,公訴人指出:如果被告所說的是真的,那麽就不應該與實際情況相矛盾。既然與實際情況相矛盾,說明被告說了謊。被告不得不在法庭上認罪。(4)借詞反駁實際上是以詞反駁詞,即不從正面反駁辯護人的觀點和意見,避免直接對抗,而是采取迂回策略,避開對方的氣勢,不受對方思維的約束。而是把辯論中反對者的錯誤意見隨便放在壹邊,借用被告人的供述和證人證言來分析辯護意見的虛偽性。這種辯論方法適合反駁沒有事實依據的空話。比如在壹起受賄案的法庭辯論中,辯護人以被告人翻供為由,為被告人進行無罪辯護。公訴人沒有直接揭露被告人的罪行,只是簡單問了被告人幾個問題:第壹,妳的下屬會不會陷害妳?回答沒有;第二,妳女兒會陷害妳嗎?回答沒有;第三,妳女兒會陷害妳嗎?回答沒有,公訴人進壹步提出,既然他們都不會誣陷妳,那就確認妳受賄了。妳怎麽解釋?被告沈默不語,無法為自己辯護。被告的論點有時自相矛盾,不合邏輯,可以用他們的話來反駁。如果有辯護人以贓物尚未追繳、沒有實物為由質疑價格鑒定。公訴人回答:“價格是物價部門根據車主的證言,進行市場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正因為贓物沒有追回,所以叫鑒定,辯護人也沒有見過贓物。為什麽斷言估值過高?”在本案中,辯護人利用被盜物品未被追回這壹前提,得出被高估的結論。然後用辯護人“贓物沒有追回”的話來總結“妳憑什麽斷言贓物估價過高?”結論讓辯護人無言以對。(5)引申歸謬法指出了辯護方錯誤觀點的實質,是有力的反駁,但有時無力指出荒謬話題的實質。這時,恰當地應用推廣歸謬法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擴展歸謬法是形式邏輯歸謬法在法庭辯論中的運用。也就是說,先假設對方觀點為真,然後從這個假設為真的命題中推導出壹個或壹系列荒謬的結論,從而得出對方觀點為假的辯論方法。在壹起毀壞壹個人外貌的傷害案件中,辯護人提出:“毀壞壹個人的外貌,應當是毀壞外貌,使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受害者被刺後,雖然臉部受傷,但最大的傷口現在已經愈合,臉上只留下幾處小疤痕。所以還沒有達到毀容的程度,不能作為重傷處理。”從辯護人的這壹荒謬觀點出發,公訴人推導出如下結論:“按照辯護人的說法,要把壹個人的外貌毀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那麽僅僅達到‘半面目全非’和‘面目全非’的程度,當然不是毀了壹個人的外貌。而且為了上法庭,受害人不能就醫,必須忍著痛苦上法庭,保持‘原形’,證明自己毀容到什麽程度,是輕傷還是重傷。”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個結論很荒謬。公訴人雖然沒有從犯罪直接故意和實際造成嚴重後果的事實上反駁辯護人,但實際上推翻了對方的論點,達到了反駁的目的。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壹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壹)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通過以上介紹,訴訟中的正當防衛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雖然有豐富的技巧,但沒有必須遵守和執行的規則和規範。妳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為自己的切身利益提出相應的辯護意見。
  • 上一篇:毛拉用維吾爾語怎麽寫?
  • 下一篇:妳怎麽看待頭條問答平臺?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