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當壹側有扶手時,長凳的凈寬度應為墻面裝飾面至扶手中心線的水平距離;當兩側有扶手時,長凳的凈寬應為兩側扶手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當有突起時,臺階的凈寬度應從突起的表面開始計算。說明:本條明確當樓梯壹側有扶手時,墻面裝飾的結構厚度應從樓梯的凈寬度中扣除。另外,當有框架柱或其他構件時,設置等。樓梯間凸出(樓梯間四角凸出除外),影響同行寬度的,樓梯的凈寬度應從凸出部分計算。當樓梯上附著無障礙升降平臺時,樓梯的凈寬度應從升降平臺折疊後的最外緣開始計算。
6.8.3除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和現行國家有關特殊建築設計標準外,每日主要交通的樓梯凈寬度應根據建築物的使用特點和每人0.55+(0~0.15)m寬度的人數確定,不應少於2人。(0~0.15)m是人在運動時人體的擺動,公共建築中人多的地方應取上限。
說明:樓梯踏步的最小凈寬應根據使用要求、模數標準、消防標準等綜合因素確定。在消防標準中,樓梯臺階的凈寬度為每個人流0.55m,兩個人流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1.10 m,這適用於疏散樓梯,但對於除居住建築中的樓梯和特殊維修樓梯外,通常用作日常主要交通的其他樓梯,特別是公共建築(如商場、劇院、體育館等)的主樓梯,並未充分使用。)帶封閉人員,這樣就要考慮多人通行,以免在處理交通時造成擁擠和堵塞。另外,人流寬度是按0.55m計算的最小值,實際上人體在移動時有壹定的擺動,兩者之間有空隙。因此,本條規定每個人流的寬度為0.55 m+(0 ~ 0.15) m,單人樓梯段的寬度需要適當加大。
在人防樓梯的標準化設計中,樓梯臺階的凈寬為1100~1400,與寬度為1200、1300的人防門配合良好。
6.8.4當臺階改變方向時,扶手轉彎端平臺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臺階的凈寬度,且不應小於1.2m,當需要承載較大物件時,應適當加寬。直樓梯中間平臺的寬度不應小於0.9m
說明:樓梯平臺的寬度是指墻面裝飾面與扶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當樓梯平臺上有影響通道寬度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礙物時,樓梯平臺的寬度應從突出物或其他障礙物的外緣開始計算。當框架梁底部與樓梯平臺地面之間的高度小於2.00m時,若平臺欄桿(板)與框架梁內側齊平設置,則樓梯平臺的凈寬度應從欄桿(板)內側開始計算。
本條文規定,當樓梯改變方向時,扶手轉彎端平臺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樓梯的凈寬度,且不應小於1.20m·m,同時應考慮不同類型施工隊伍的要求,滿足平臺最小寬度以保持疏散寬度的壹致性。需要搬運大件物品時,要適當加寬,家具等大件物品可以通過。
人防樓梯標準化設計中,平臺寬度按梯寬+0.05計算。
1020、1220、1320、1520門寬對應的站臺寬度分別為:1.25、1.35、1.45、1.65。
直樓梯中間平臺主要供* * *人在途中休息,不影響疏散寬度,所以不要求與樓梯凈寬壹致,但0.90m為最小寬度。在實際設計中,中間平臺的寬度應根據建築類型合理確定,並符合特殊建築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
6.8.5每次飛行的步數不得少於3級,且不得超過18級。6.8.6樓梯平臺上下過道的凈高不應小於2.0m,臺階的凈高不應小於2.2m..
註:臺階的凈高是從臺階前緣量級以上的突起下緣之間的垂直高度(包括每個臺階的最低和最高臺階的前緣線外0.3m的範圍)。
說明:本條所稱的凈高,是指從樓梯平臺、臺階等部位的裝飾面開始,到上部突出部分的磚裝飾面的下緣計算。
由於建築物的垂直處理和樓梯做法的改變。樓梯平臺上下部分的凈高不壹定與各層相同,此時的凈高不應小於2.00m。使人三月而不相見。壹般來說,樓梯的凈高應該限制在人伸直手臂,在樓梯上盤旋向上時,手指剛好接觸到上突起下緣的點。為了保證人們在出行時不會遇到和感到壓抑,樓梯的凈高按樓梯的常用坡度不應小於2.20m。住宅等室內空間的非公共樓梯和維修專用樓梯,條件不允許時可適當放寬。
6.8.7樓梯應至少在壹側設置扶手,當樓梯凈寬達到三個人流時應在兩側設置扶手,達到四個人流時應增設中間扶手。(人防樓梯壹般為1100、1200、1300、1500,均小於三人寬度,可壹側設扶手。)
6.8.8室內樓梯扶手距臺階前緣的高度不應小於0.9m。當樓梯水平欄桿或欄桿板的長度大於0.5m時,其高度不應小於1.06m
6.8.9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兒童活動的特殊場所,樓梯間凈寬度大於0.2m時,必須采取防止兒童墜落的措施
說明:為什麽樓梯段和平臺形成的空間是樓梯間。為保護兒童生命安全,中小學、幼兒園等兒童特殊活動場所樓梯的樓梯間寬度大於0.20m(兒童胸背厚度),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兒童墮落。防止其在樓梯扶手上玩滑梯遊戲,造成摔倒事故,摔到樓梯底部。樓梯欄桿應采用不易攀爬的結構和花飾,欄桿或花飾鏤空部分的凈距不應大於0.11m。樓梯扶手應配備防止兒童滑倒的設施。應參考其他兒童活動頻繁的公共場所。(人防標準樓梯間凈寬度按0.15m設計)6.8.10樓梯踏步的寬度和高度應符合表6.8.10的規定。住宅樓梯最小寬度為0.26,最大高度為0.175。
住宅套房樓梯的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2和0.200。宿舍和小學宿舍樓梯的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6和0.15。
其他宿舍樓梯最小寬度為0.27,最大高度為0.165。居住建築樓梯最小寬度為0.300,最大高度為0.150。
公共建築樓梯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320、0.130,托兒所、幼兒園樓梯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6、0.130,小學樓梯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6、0.150,人員密集、垂直交通繁忙的建築樓梯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8和0.68。
其他建築樓梯最小寬度為0.26,最大高度為0.175(人防標準樓梯設計按此控制)。
超高層建築核心筒內樓梯最小寬度為0.25,最大高度為0.18。維護和內部服務樓梯的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分別為0.220和0.200。
註:距內扶手中心0.250處的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的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220米..
說明:樓梯踏步的高寬比是根據樓梯坡度和不同類型人體自然踏步(步距)的要求確定的,滿足安全、方便、舒適的要求。壹般坡度控制在30°左右,僅少數人居住的住宅套房對樓梯的要求放寬,但不應超過45°。步距根據水平步距公司(2r+g)計算,其中r為步高,g為步寬。成人和兒童,男女,青壯年和老年人都不壹樣,壹般在560到630之間,兒童在560左右,成人平均在600左右。本條規定的臺階高寬比可以反映樓梯的坡度和步距。
人流密集、垂直交通繁忙的建築主要指電影院、劇院、音樂廳、體育館、商場、醫院、賓館、客運站、博物館、展覽館、公共圖書館、遊樂園等。
超高層建築往往由不同的功能類型組成。由於其日常垂直交通主要依靠乘客電梯,超高層建築核心筒內的疏散樓梯平時很少使用,主要用於安全疏散。因此放寬了對臺階尺寸的要求,臺階最小寬度可為0.25m,最大高度可為0.18m,以節省使用空間,合理組織樓梯。
6.8.11梯段內各臺階的高度和寬度應壹致,相鄰梯段內臺階的高度和寬度應壹致。()
說明:每個樓梯段的踏步高度和寬度要壹致,相鄰的樓梯也要壹致,以保證樓梯的舒適性,防止摔跤。當同壹梯段的前兩個臺階和後兩個臺階的樓地面厚度不同時,應註意調整結構的臺階高度大小,避免高低不均。
當首層樓梯與避難層按防火規範要求劃分,上下樓梯不連通時,可視為相鄰樓梯,可按不同高度和寬度設計臺階。
6.8.12當同壹建築的地上和地下功能不同時,樓梯踏步的高度和寬度可按本標準表6.8.10的規定執行。
說明:考慮到同壹建築地上和地下的不同功能,樓梯可根據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進行設計。地面和地下使用功能相同的建築,同壹樓梯踏步高度應壹致。
6.8.13踩踏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條文說明:樓梯踏步應采取防滑措施,如飾面防滑、設置防滑條等。防滑措施的構造要註意舒適和美觀,構造的高度可與臺階平齊、凹進或略高。
6.8.14當《特殊建築設計標準》對樓梯有明確規定時,應按國家現行的《特殊建築設計標準》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二條,有關協會和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信息和培訓服務,發揮自律作用,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